一种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5212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包括:多个预制筏板,多个所述预制筏板用于在后浇筑连接形成基础筏板,所述基础筏板的底部用于在后浇筑连接至原主体基础;预制井壁,所述预制井壁的底部用于在后浇筑连接于所述基础筏板;预制走廊柱,所述预制走廊柱的底部用于在后浇筑连接于所述基础筏板;预制顶板,所述预制顶板用于在后浇筑连接于所述预制走廊柱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梯组件在工厂完成制作,在施工现场只需将各电梯组件进行安装和连接作业即可,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相比于现浇施工,减少了现场的湿作业量,提高了现场施工的效率。工的效率。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施工的主导工程之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的安全性。
[0003]老旧小区加装的电梯,其井道基础目前基本上是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交通、消防、扰民、环保等系列问题,同时现浇的施工周期较长,工程量大,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受季节影响,并且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导致众多的电梯加装受阻。因此对于加装电梯如何缩短工期,减少现场的湿作业量,减少扰民现象是目前加装电梯时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以解决加装电梯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施工工序复杂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的施工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包括:
[0008]多个预制筏板,多个所述预制筏板用于在后浇筑连接形成基础筏板,所述基础筏板的底部用于在后浇筑连接至原主体基础;
[0009]预制井壁,所述预制井壁的底部用于在后浇筑连接于所述基础筏板;
[0010]预制走廊柱,所述预制走廊柱的底部用于在后浇筑连接于所述基础筏板;
[0011]预制顶板,所述预制顶板用于在后浇筑连接于所述预制走廊柱的顶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预制筏板上设置有第一锚固钢筋,所述第一锚固钢筋用于后浇筑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预制筏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基础筏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伸出钢筋,所述预制井壁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一伸出钢筋匹配的第一灌浆套筒,所述第一伸出钢筋和所述第一灌浆套筒用于灌浆连接所述基础筏板和所述预制井壁。
[0014]进一步地,所述基础筏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二伸出钢筋,所述预制走廊柱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二伸出钢筋匹配的第二灌浆套筒,所述第二伸出钢筋和所述第二灌浆套筒用于灌浆连接所述基础筏板和所述预制走廊柱。
[0015]进一步地,所述预制顶板包括:
[0016]第一顶板;
[0017]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上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预制走廊柱的顶部向外延伸设置有钢柱,所述钢柱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0018]进一步地,所述预制顶板还包括:
[0019]连接件;
[0020]所述第一顶板的一侧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顶板延伸的两个连接臂,所述第二顶板的一侧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顶板延伸的两个侧翼,所述连接件用于后浇筑连接所述连接臂和所述侧翼。
[002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朝向所述第二顶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锚固钢筋,所述侧翼朝向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锚固钢筋;
[0022]所述连接件具有主筋,所述主筋伸出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锚固钢筋或所述第三锚固钢筋连接。
[002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通过两个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侧翼;
[0024]所述连接件还具有:
[0025]端板,所述端板位于远离所述主筋伸出端的一侧;
[0026]纵筋,所述纵筋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端板的端部,且第二端连接所述主筋的另一端;
[0027]钢板,所述钢板与所述端板连接;
[0028]其中,两个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端板连接。
[0029]进一步地,所述基础筏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与所述原主体基础上植入的第四锚固钢筋匹配,并通过后浇筑使所述基础筏板与所述原主体基础连接。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S1,通过后浇筑使多个预制筏板连接形成基础筏板;
[0032]S2,吊装所述基础筏板,使用调节垫片调节所述基础筏板的水平度;
[0033]S3,通过后浇筑使所述基础筏板与预处理过的原主体基础连接;
[0034]S4,通过后浇筑使预制井壁的底部与所述基础筏板连接;
[0035]S5,通过后浇筑使预制走廊柱的底部与所述基础筏板连接;
[0036]S6,通过后浇筑使预制走廊柱的顶部与预制顶板连接。
[003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38]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包括多个预制筏板、预制井壁、预制走廊柱和预制顶板,多个预制筏板用于在后浇筑连接形成基础筏板,通过在原主体基础上依次后浇筑基础筏板、预制井壁、预制走廊柱和预制顶板以形成装配式电梯架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梯组件在工厂完成制作,在施工现场只需将各电梯组件进行安装和连接作业即可,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相比于现浇施工,减少了现场的湿作业量,提高了现场施工的效率。
[0039]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的预制顶板包括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两对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后浇筑连接第一顶板的连接臂和第二顶板的侧翼,相较于整体式的预制顶板而言,在后浇筑连接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实现了预制顶板的精确安装,保证了预制顶板的平行度和垂直度,提高了后浇筑施工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的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与原主体基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004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础筏板与预制井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础筏板与预制走廊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预制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预制顶板的连接件;
[004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础筏板与原主体基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7]附图标记:
[0048]100.基础筏板;110.预制筏板;111.第一伸出钢筋;112.第二伸出钢筋;113.第二通孔;114.第一锚固钢筋;200.预制井壁;211.第一灌浆套筒;300.预制走廊柱;311.第二灌浆套筒;312.钢柱;400.预制顶板;410.第一顶板;411.连接臂;420.第二顶板;421.第一通孔;422.侧翼;430.连接件;431.端板;432.钢板;433.纵筋;434.主筋;001.原主体基础;001a.第四锚固钢筋;002.调节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0]除非另作定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预制筏板,多个所述预制筏板用于在后浇筑连接形成基础筏板,所述基础筏板的底部用于在后浇筑连接至原主体基础;预制井壁,所述预制井壁的底部用于在后浇筑连接于所述基础筏板;预制走廊柱,所述预制走廊柱的底部用于在后浇筑连接于所述基础筏板;预制顶板,所述预制顶板用于在后浇筑连接于所述预制走廊柱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筏板上设置有第一锚固钢筋,所述第一锚固钢筋用于后浇筑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预制筏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筏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伸出钢筋,所述预制井壁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一伸出钢筋匹配的第一灌浆套筒,所述第一伸出钢筋和所述第一灌浆套筒用于灌浆连接所述基础筏板和所述预制井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筏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二伸出钢筋,所述预制走廊柱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二伸出钢筋匹配的第二灌浆套筒,所述第二伸出钢筋和所述第二灌浆套筒用于灌浆连接所述基础筏板和所述预制走廊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顶板包括:第一顶板;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上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预制走廊柱的顶部向外延伸设置有钢柱,所述钢柱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电梯预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顶板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顶板的一侧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顶板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旭东高向玲杨杰苏纯泰周叶青李斌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