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在制备治疗难治性Hp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869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小檗碱在制备治疗难治性Hp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研究发现小檗碱可有效降低Hp在细胞内和动物胃内的定植和感染,同时可修复自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檗碱在制备治疗难治性Hp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小檗碱在制备治疗难治性Hp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1983年两位澳大利亚学者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随后发现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慢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异型增生

胃癌这一演变过程的始动因素。Hp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17%~90%。目前相关研究认为,约90%非贲门癌的发生与Hp感染有关。Hp感染是目前预防胃癌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根除Hp应成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
[0003]目前尽管有多种方案用于Hp的根除治疗,但是仍有20

30%患者不能成功根除,这除了与Hp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cagA基因分型、Hp球形变、不同菌株混合感染等因素有关外,细菌的内化是Hp根除失败的原因之一。过去认为Hp是一种非侵袭性的病原体,一般只粘附于胃黏膜上皮细胞或在胃腔内存活,但是目前研究证实Hp不仅可在胃黏膜细胞表面生存,还可进入胃黏膜上皮细胞,并在其中存活。
[0004]细菌内化可以逃避在细胞外具有抗菌活动性的抗生素的作用,避免被抑制或杀灭,并可在适时的时候再次从细胞中出来,在胃黏膜表面定植并大量繁殖。因此,寻找针对Hp细胞内化的治疗靶点在当前至关重要。
[0005]小檗碱(Berberine)亦称黄连素,1826年M.

E.夏瓦利埃和G.佩尔坦从 Xanthoxylonclava树皮中首次从中药黄连中分离的一种季铵生物碱,是黄连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小檗碱抗菌谱较广,体外对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霍乱弧菌等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抑菌作用,且与青霉素、链霉素等并无交叉耐药性。小檗碱的抗菌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认为是抑制了细菌的RNA、蛋白质和脂质的生物合成;也有部分研究认为可能是与菌体内DNA形成复合物而影响DNA的复制,干扰细菌繁殖。此外,近年来研究发现,小檗碱在调节肠道菌群、调节血脂、血糖代谢、抗心律失常及抗肿瘤方面亦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6]随着Hp耐药的不断增多,小檗碱在抗Hp方面的潜在作用也受到关注。研究证实,小檗碱在体外发挥着抗Hp作用(MIC50=12.5mg/mL)。也有研究认为,在传统三联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小檗碱,可以提高Hp根除率、促进溃疡愈合、及改善相关临床症状。Wu等通过小鼠实验证实,小檗碱抑制Hp相关胃炎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Th17细胞反应有关;小檗碱可负向调控IRF8

IFN
‑ꢀ
γ信号通路,降低IL

17,CXCL1和CXCL9等炎症因子的。然而,小檗碱对胞内Hp是否有清除作用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檗碱在制备治疗难治性 Hp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该含有小檗碱的药物能通过调控靶向自噬

溶酶体通路有效清除人体
内难治性幽门螺杆菌和人类胃黏膜上皮细胞内幽门螺杆菌,用于难治性Hp感染具有显著效果。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檗碱在制备治疗难治性Hp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构建Hp活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共培养模型及Hp感染小鼠模型,发现小檗碱可以有效降低Hp在细胞内及动物胃内的定植与感染,同时通过进一步的研发现,小檗碱通过调控靶向自噬

溶酶体通路进而有效清除细胞内Hp,同时还具修复自噬

溶酶体通路的功能。
[0010]进一步的,所述难治性Hp感染是指经根除失败2次及以上次数的Hp感染。
[0011]一般而言,“难治性”在临床上的定义需要药物、剂量、疗程的说明,而对于Hp的治疗,从药物方面讲:其组成复杂,方案众多;从剂量方面讲:有一定范围;从疗程方面讲:不统一,有10d~14d疗程,因此其定义难以标准化。目前对于“难治性Hp感染”的定义,大多都提到按照相关共识推荐。因此,专利技术人将此研究中的“难治性Hp感染”也可称之为“多次治疗失败”的Hp 感染,定义为根除失败≥2次的Hp感染。
[0012]进一步的,所述难治性Hp感染是指细胞内Hp感染。
[0013]进一步的,所述小檗碱通过靶向自噬

溶酶体通路清除Hp。
[0014]进一步的,所述小檗碱通过靶向自噬

溶酶体通路清除细胞内Hp。
[0015]进一步的,所述药物通过小檗碱降低Hp在细胞内及动物胃内的定植和感染。
[0016]进一步的,所述治疗难治性Hp感染的药物为片剂、粒剂或丸剂。
[0017]进一步的,所述治疗难治性Hp感染的药物使用时,口服,0.3

0.6g小檗碱/次,一日3次。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研究发现,小檗碱能降低Hp在细胞内及动物胃内的定植与感染,同时能以靶向自噬

溶酶体通路为清除细胞内Hp及难治性Hp的治疗靶点,所制备的药物可用于根除难治性Hp和细胞内Hp,效果显著;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挖掘小檗碱能清除细胞内Hp和调控自噬

溶酶体通路的新机理,同时结合多种经典实验方法,对开发新的根除Hp感染方案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最终为制订高效的Hp根除方案奠定理论基础;
[0021]本专利技术的新机理目前尚未见同类研究报道,该研究结果将进一步为揭示宿主和病原菌的互作关系提供新思路,也将为根除失败的难治性Hp感染人群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细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细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图,其中a为幽门螺杆菌532,b为幽
门螺杆菌536;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构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构图;
[0031]图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添加有巴弗洛霉素A1的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图;
[0032]图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添加有渥曼青霉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图;
[0033]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添加有3

甲基嘌呤抑制剂的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檗碱在制备治疗难治性Hp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难治性Hp感染是指经根除失败2次及以上次数的Hp感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难治性Hp感染是指细胞内Hp感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檗碱通过靶向自噬

溶酶体通路清除Hp。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檗碱通过靶向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轶涵谢川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