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可靠性井用多级提水泵头,包括下导轴承座、下导轴承和下陶瓷轴套,包括上导轴承座、上导轴承和上陶瓷轴套;首级叶轮置于下陶瓷轴套的上端,末级叶轮置于上陶瓷轴套的下端;首级叶轮的上部设置第一耐磨陶瓷环,末级叶轮的下部设置第二耐磨陶瓷环,末级叶轮的上部设置第三耐磨陶瓷环;首级导叶设置了第一陶瓷静环,末级导叶设置了第二陶瓷静环;下陶瓷轴套、首级叶轮、第一耐磨陶瓷环、第二耐磨陶瓷环、第三耐磨陶瓷环与上陶瓷轴套共用旋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可靠性井用多级提水泵头,结构合理,能够解决传统井用多级提水泵头的叶轮磨损,转子径向跳动的问题,可以实现井用多级提水泵稳定运行,提高整机的可靠性。机的可靠性。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可靠性井用多级提水泵头
[0001]本技术涉及井用潜水泵
,特别涉及一种高可靠性井用多级提水泵头。
技术介绍
[0002]井用潜水泵作为地下水抽取的核心设备,在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用水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泵和潜水电机连接在一起置于井水位以下工作,井用潜水泵的潜水电机大多装置在泵头的下端,吸水口在电动机与水泵之间,因潜水泵受到井径的限制,通常采用细长的电动机和多级导叶式的泵头。
[0003]近年来,随着变频器与永磁电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井用提水泵逐渐在领域内出现,具有结构紧凑轻便、单级叶轮扬程高等优点,并大幅度降低了打井固井的成本,但因转速的提高,泵的转子稳定性与整机可靠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转子轴向窜动与径向跳动导致的摩擦及失效是常见的故障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井用多级提水泵头,结构紧凑,能够解决传统井用多级提示泵转子磨损,性能下降,故障率高的问题,可以提高整机的可靠性。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可靠性井用多级提水泵头,包括转子组件和静止组件,转子组件处于静止组件的内部,由另外配置的潜水电机驱动转子部件;转子组件包括驱动联轴器、六方形主轴、下金属轴套、下陶瓷轴套、首级叶轮、第一耐磨陶瓷环、第二耐磨陶瓷环、末级叶轮、第三耐磨陶瓷环、上金属轴套、上陶瓷轴套;静止组件包括进水室、下导轴承座、下滑动轴承、首级支撑板、首级导叶、第一陶瓷静环、末级支撑板、末级导叶、第二陶瓷静环、上导轴承座、上滑动轴承、出水室。
[0006]下陶瓷轴套处于首级叶轮与驱动联轴器之间,并受到下滑动轴承的半径方向的支撑;上陶瓷轴套处于末级叶轮及上金属轴套的上部,并受到上滑动轴承的半径方向的支撑,确保了转子部件的半径方向稳定性;首级叶轮的上端装配了第一耐磨陶瓷环,末级叶轮的下端装配了第二耐磨陶瓷环,首级导叶内部装配了第一陶瓷静环,可避免首级叶轮向上窜动的问题与末级叶轮向下窜动摩擦问题;末级叶轮上部装配了第三耐磨陶瓷环,末级导叶内部装配了第二陶瓷静环,可避免末级叶轮向上窜动的问题。
[0007]进一步地,首级叶轮、下陶瓷轴套、末级叶轮、上陶瓷轴套、第一耐磨陶瓷环、第二耐磨陶瓷环、第三耐磨陶瓷环均与六方形主轴配合旋转。
[0008]进一步地,转子组件的下金属轴套用于保证下陶瓷轴套与下滑动轴承轴向配合位置。
[0009]进一步地,转子组件的上金属轴套用于保证上陶瓷轴套与上滑动轴承轴向配合位置。
[0010]进一步地,静止组件的首级导叶与首级支撑板形成空腔,保证首级叶轮运行在该空腔内。
[0011]进一步地,静止组件的末级导叶与末级支撑板形成空腔,保证末级叶轮运行在该空腔内。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井用多级提水泵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优化了井用多级提水泵头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传统井用多级提水泵头运行时,转子部件受到水力激振,在半径方向跳动的问题,同时并因采用第一耐磨陶瓷环、第二耐磨陶瓷环、第三耐磨陶瓷环,将首级叶轮、末级叶轮的轴向窜动控制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叶轮与支撑板或者导叶的大幅度机械磨损将得到有效控制。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可靠性井用多级提水泵头,结构紧凑,设计方案总体容易实现,成本改变非常有限,可保证井用潜水泵更好的运行状态及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传统普通井用多级提水泵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高可靠性井用多级提水泵头主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高可靠性井用多级提水泵头局部放大图;
[0019]以下对附图作补充说明:
[0020]101
‑
驱动联轴器;102
‑
六方形主轴;103
‑
进水室;104
‑
首级支撑板;105
‑
首级叶轮;106
‑
首级导叶;107
‑
末级支撑板;108
‑
末级叶轮;109
‑
末级导叶;110
‑
上导轴承座;111
‑
上滑动轴承;112
‑
上陶瓷轴套;113
‑
出水室;114
‑
下金属轴套。
[0021]01
‑
驱动联轴器;02
‑
六方形主轴;03
‑
进水室;04
‑
首级支撑板;05
‑
首级叶轮;06
‑
首级导叶;07
‑
末级支撑板;08
‑
末级叶轮;09
‑
末级导叶;10
‑
上导轴承座;11
‑
上滑动轴承;12
‑
上陶瓷轴套;13
‑
出水室;14
‑
下金属轴套;15
‑
下导轴承座;16
‑
下滑动轴承;17
‑
下陶瓷轴套;18
‑
第一耐磨陶瓷环;19
‑
第一陶瓷静环;20
‑
第二耐磨陶瓷环;21
‑
第三耐磨陶瓷环;22
‑
第二陶瓷静环;23
‑
上金属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
[0024]如图1所示,图1是传统普通井用多级提水泵头的结构示意图,传统普通井用多级
提水泵头包括驱动联轴器101;六方形主轴102;进水室103;首级支撑板104;首级叶轮105;首级导叶106;末级支撑板107;末级叶轮108;末级导叶109;上导轴承座110;上滑动轴承111;上陶瓷轴套112;出水室113;下金属轴套14。由于该类型泵六方形主轴102依赖驱动联轴器101与上陶瓷轴套112在半径方向进行定位,转子部件的挠性大,容易形成转子的径向跳动;同时,首级叶轮105仅仅依赖首级支撑板104进行轴向定位,且存在大量的首级叶轮105与首级支撑板104的摩擦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靠性井用多级提水泵头,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转子组件和静止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处于静止组件的内部;所述转子组件包括驱动联轴器(01)、六方形主轴(02)、下金属轴套(14)、下陶瓷轴套(17)、首级叶轮(05)、第一耐磨陶瓷环(18)、第二耐磨陶瓷环(20)、末级叶轮(08)、第三耐磨陶瓷环(21)、上金属轴套(23)、上陶瓷轴套(12);所述驱动联轴器(01)处于六方形主轴(02)的下端,所述下金属轴套(14)处于所述驱动联轴器(01)与所述下陶瓷轴套(17)之间,所述上金属轴套(23)处于所述第三耐磨陶瓷环(21)与所述上陶瓷轴套(12)之间;所述静止组件包括进水室(03)、下导轴承座(15)、下滑动轴承(16)、首级支撑板(04)、首级导叶(06)、第一陶瓷静环(19)、末级支撑板(07)、末级导叶(09)、第二陶瓷静环(22)、上导轴承座(10)、上滑动轴承(11)、出水室(13);所述进水室(03)用于为所述首级叶轮(05)提供进水口,所述首级支撑板(04)用于为所述首级叶轮(05)提供密封,所述末级支撑板(07)用于为所述末级叶轮(08)提供密封,所述首级导叶(06)用于收集所述首级叶轮(05)的高压水,并传输到所述末级叶轮(08),所述末级导叶(09)用于收集所述末级叶轮(08)的高压水,并传输到所述上导轴承座(10)及出水室(13),所述下滑动轴承(16)装配于下导轴承座(15)内,所述上滑动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卫东,杨昕宇,周岭,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