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581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包括:壳体、全热交换器、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电器盒,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新风进口和室风出口,另一端设置有新风出口和室风进口,壳体内通过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新风进口、全热交换器的一路、新风风机以及新风出口依次设置在新风通道上,室风进口、全热交换器的第二路、温湿度传感器、排风风机以及室风出口依次设置在排风通道上,电器盒安装在壳体上,电器盒与新风风机、排风风机以及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能够向室内输送新风,且能够有效防止设备内部霜冻、结露。结露。结露。

An anti frost and condensation total heat exchange fresh air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新风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

技术介绍

[0002]中央新风系统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将室内有毒有害气体、污浊空气及时排出,同时引入室外新鲜空气,并有效控制风量大小、增加能量回收,同时将环境噪音挡在室外,营造健康良好的室内高品质生活环境,为居民打造健康、节能住宅的环保系统。新风系统具有高效的换气效率,能够在数个小时之内将室内的污浊空气全部更新为室外新鲜空气,从而保证了室内空气的新鲜。
[0003]但是在极端天气下,尤其是在北方冬季,室内和室外的温湿度差容易导致设备内部霜冻、结露,影响风机运行工况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或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能够向室内输送新风,且能够有效防止设备内部霜冻、结露。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包括壳体、全热交换器、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电器盒,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新风进口和室风出口,另一端设置有新风出口和室风进口,壳体内通过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新风进口、全热交换器的一路、新风风机以及新风出口依次设置在新风通道上,室风进口、全热交换器的第二路、温湿度传感器、排风风机以及室风出口依次设置在排风通道上,电器盒安装在壳体上,电器盒与新风风机、排风风机以及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0006]进一步地,新风通道上还设置有新风初效滤网,新风初效滤网位于新风进口和全热交换器之间。
[0007]进一步地,排风通道上还设置有排风初效滤网,排风初效滤网位于室风进口和全热交换器之间。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与电器盒电连接的室外空气检测传感器和室内空气检测传感器,室外空气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新风进口处,室内空气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室风进口处。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进风管道,进风管道具有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以及送风管,第一进风管的进口端与室外连通、出口端与送风管的进口端连接,第二进风管的进口端与室内连通、出口端与送风管的进口端连接,送风管的出口端与新风进口连接,第二进风管道上设置有阀门,阀门与电器盒电连接。
[0010]更进一步地,阀门为电动阀。
[0011]进一步地,阀门为三通电动阀,三通电动阀设置在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的连接处,三通电动阀的两个进口分别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的出口端连接,三通电动阀的
出口与送风管的进口端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设备内部设置温湿度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到设备的内部情况,从而能够及时检测到设备内部情况,当室外空气检测传感器、室内空气检测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到达设定结露结霜预警值时,通过电器盒使新风风机减小进风量,或者关闭,排风风机进行单排风,停止室外空气的进入,达到了防止霜冻、结露的作用。
[0013]进一步地,当室外空气检测传感器、室内空气检测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到达设定结露结霜预警值时,通过电动阀使室内暖空气通过第二进风管的进口端进入送风管,在送风管内与室外冷空气一起混合进入新风机,混合时,室外冷空气进行了一次升温,当混合的空气经过全热交换器时,和另一个方向的排风通道的空气进行了第二次热量交换,室外冷空气被两次升温,达到了防止霜冻、结露的作用。也可以通过三通电动阀关闭新风进风让室内暖空气通过第二进风管进入送风管,室外冷空气无法进入,室内空气开始内循环净化模式,达到了防止霜冻、结露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变形例中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为室外空气检测传感器,2为室内空气检测传感器,3为温湿度传感器,4为新风风机,5为排风风机,6为新风进口,7为室风出口,8为新风出口,9为室风进口,10为电器盒,11为新风初效滤网,12为排风初效滤网,13为第一进风管,14为第二进风管,15为送风管,16为电动阀,17为三通电动阀,18为全热交换器,19为排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后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包括壳体、全热交换器18、新风风机4、排风风机5、温湿度传感器3、室外空气检测传感器1、室内空气检测传感器2、新风初效滤网11、排风初效滤网12以及电器盒10。
[0021]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进口6和与室外连通的室风出口7,另一端设置有与室内连通的新风出口8和与室内连通的室风进口9。
[0022]壳体内通过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新风进口6、全热交换器18的一路、新风风机4以及新风出口8依次设置在新风通道上,室风进口9、全热交换器18的第二路、温湿度传感器3排风风机5以及室风出口7依次设置在排风通道上,电器盒10安装在壳体上,电器盒10与新风风机4、排风风机5以及温湿度传感器3电连接。
[0023]新风初效滤网11位于新风进口6和全热交换器18之间。
[0024]排风初效滤网12位于室风进口9和全热交换器18之间。
[0025]室外空气检测传感器1设置在新风进口6处并与电器盒10电连接,用于检测进入新风进口6的室外空气质量,包括温湿度等。
[0026]室内空气检测传感器2设置在室风进口9处并与电器盒10电连接,用于检测室进入室风进口9的内空气质量,包括温湿度等。
[0027]当室外空气检测传感器1、室内空气检测传感器2以及温湿度传感器3的检测值到达设定结露结霜预警值时,电器盒10可以控制新风风机4而减小进风量,或者关闭,排风风机5进行单排风,停止室外空气的进入,达到了防止霜冻、结露的作用。
[0028]实施例二
[0029]在本实施例二中,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做赘述。
[0030]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1]如图2所示,新风进口6通过进风管道与室外连通,室风出口7通过排风管道19与室外连通。进风管道包括具有第一进风管13、第二进风管14以及送风管15,第一进风管13的进口端与室外连通、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全热交换器、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电器盒,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新风进口和室风出口,另一端设置有新风出口和室风进口,所述壳体内通过隔板将所述壳体内腔分为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新风进口、所述全热交换器的一路、所述新风风机以及所述新风出口依次设置在所述新风通道上,所述室风进口、所述全热交换器的第二路、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排风风机以及所述室风出口依次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上,所述电器盒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器盒与所述新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以及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上还设置有新风初效滤网,所述新风初效滤网位于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全热交换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上还设置有排风初效滤网,所述排风初效滤网位于所述室风进口和所述全热交换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霜冻及结露全热交换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铭邢敬贤严国东
申请(专利权)人:古德沃特空气系统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