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施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果园土壤打孔施肥设备,包括底座、升降台、绞龙组件、施肥组件和控制组件,底座的下侧设置有移动轮,底座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脚,底座上垂直设置有支架,支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杆,导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升降台滑动设置在导杆上,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按压部,绞龙组件沿竖直方向转动设置在升降台的下端,绞龙组件连接设置有驱动组件,施肥组件包括储肥箱、泵体和施肥环,控制组件设置在底座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打孔效果更好,而且打孔位置和施肥位置同步,施肥效果更佳。施肥效果更佳。施肥效果更佳。
A portable orchard soil drilling and fertiliz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果园土壤打孔施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施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果园土壤打孔施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果园的有机肥施肥量较大,而我国在有机肥的施用上还主要停留在人工撒施阶段,一般是利用车辆将有机肥堆积到田间,再用铁锹撒开,或者是在车辆上随走随撒。这种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撒肥不均匀,工作量繁重,工作条件恶劣,最重要的是无法将有机肥直接输送到果树吸收养分的根系部位,造成有机肥肥效降低,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现有的打孔施肥设备集合打孔和施肥的功能,可对土壤进行打孔,使得施肥更容易被植物根系吸收。现有的打孔施肥设备存在以下缺陷:
[0003](1)需要手动旋转打孔组件,遇到土质较硬的土壤时,打孔效果差。
[0004](2)打孔组件和施肥组件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使得施肥位置容易产生偏差,施肥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果园土壤打孔施肥设备,不仅打孔效果更好,而且打孔位置和施肥位置同步,施肥效果更佳。
[0006]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便携式果园土壤打孔施肥设备,包括底座、升降台、绞龙组件、施肥组件和控制组件;
[0008]所述底座的下侧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脚;
[0009]所述底座上垂直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升降台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杆上,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可使所述升降台下滑;
[0010]所述绞龙组件沿竖直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台的下端,所述绞龙组件连接设置有驱动组件;
[0011]所述施肥组件包括储肥箱、泵体和施肥环,所述储肥箱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泵体设置在所述储肥箱的底部,所述泵体与所述施肥环相连通,所述施肥环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施肥孔,所述施肥环设置在所述绞龙组件的正下方,所述施肥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绞龙组件的外径;
[0012]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另一侧,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泵体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台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延伸部,所述支架对应一侧固定设置有滑槽部,所述延伸部可沿所述滑槽部上下滑动,所述按压部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按压部的一侧与所述延伸部抵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4个,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置有尖刺部。
[0015]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扶手。
[0016]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上侧设置有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储肥箱上设置有补充管。
[0018]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设置有绞龙组件,打孔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绞龙组件旋转,同时通过按压部向下施加压力,使得绞龙组件对土壤进行打孔,根据土壤的软硬可对应调节施加压力,打孔效果更好。
[0020](2)设置有施肥组件,打孔时绞龙组件穿过施肥环的内圈完成打孔,与此同时泵体将储肥箱内的肥料泵入施肥环内,最后由施肥孔直接喷淋进土壤打孔处,打孔位置和施肥位置同步,施肥效果更佳。
[0021]本技术不仅打孔效果更好,而且打孔位置和施肥位置同步,施肥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4]图中:1、底座;11、支架;111、导杆;112、滑槽部;113、扶手;12、移动轮;13、支撑脚;2、升降台;21、延伸部;3、绞龙组件;31、驱动组件;4、按压部;5、开关组件;6、复位弹簧;7、控制组件;8、施肥组件;81、储肥箱;811、补充管;82、泵体;83、施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6]如图1
‑
2所示,一种便携式果园土壤打孔施肥设备,包括底座1、升降台2、绞龙组件3、施肥组件8和控制组件7。
[0027]底座1的下侧设置有移动轮12,通过移动轮12可移动底座1,从而提高便携性;底座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脚13,在打孔时用于将底座1稳固在土壤上。
[0028]底座1上垂直设置有支架11,支架11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杆111,导杆11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6,升降台2滑动设置在导杆111上,升降台2可沿导杆111上下滑动;支架11的一侧设置有按压部4,按压部4可使升降台2下滑,在本实施例中,导杆111的数量为2个。
[0029]绞龙组件3沿竖直方向转动设置在升降台2的下端,绞龙组件3连接设置有驱动组件31,驱动组件31为电机,通过电机驱动绞龙组件3旋转以实现土壤打孔的效果。
[0030]施肥组件8包括储肥箱81、泵体82和施肥环83,储肥箱81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一侧,用于储存液体肥料;泵体82的进水端设置在储肥箱81的底部,泵体82的出水端与施肥环83相连通,施肥环83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施肥孔,施肥环83设置在绞龙组件3的正下方,施肥环83的内径小于绞龙组件3的外径,使得绞龙组件3可通过施肥环83的内圈,对土壤进行打孔。
[0031]控制组件7设置在底座1的另一侧,控制组件7分别与驱动组件31和泵体82电性连接,控制组件7包括单片机控制器和电源组件。
[003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升降台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延伸部21,支架11对应一侧固定设置有滑槽部112,延伸部21可沿滑槽部112上下滑动,按压部4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支架11上,按压部4的一侧与延伸部21抵接。使用人员向下压按压部4,可使延伸部21带动升降台2下降高度,便于绞龙组件3对土壤进行打孔,此时复位弹簧6被压缩;打孔完成后,使用人员松开按压部4,通过复位弹簧6的弹力使得升降台2带动绞龙组件3回到初始位置。
[003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脚13的数量为4个,支撑脚13的底部设置有尖刺部,在打孔时,支撑脚13的尖刺部深入土壤内,使得底座1在打孔作业时更加平稳。
[003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架11的顶部设置有扶手113,使用人员可通过扶手113推动底座1移动,符合人体工学。
[003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架11的上侧设置有开关组件5,开关组件5与控制组件7电性连接,开关组件5包括钻孔开关和施肥开关,其中钻孔开关用于控制驱动组件31的开关,施肥开关用于控制泵体82的开关,使用人员可根据实际操作开启,十分便捷。
[003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储肥箱81上设置有补充管811,便于使用人员通过补充管811补充液体肥料,保证长时间的施肥工作。
[003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果园土壤打孔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升降台、绞龙组件、施肥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底座的下侧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所述底座上垂直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升降台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杆上,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可使所述升降台下滑;所述绞龙组件沿竖直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台的下端,所述绞龙组件连接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施肥组件包括储肥箱、泵体和施肥环,所述储肥箱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泵体设置在所述储肥箱的底部,所述泵体与所述施肥环相连通,所述施肥环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施肥孔,所述施肥环设置在所述绞龙组件的正下方,所述施肥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绞龙组件的外径;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另一侧,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中伟,熊成程,杨干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森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