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却装置,涉及功率器件冷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外壳和多个通道隔板。外壳为具体内部空腔的盒体结构,所述外壳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正对设置。所述多个通道隔板设置在外壳的内部空腔中,与外壳的前后两侧衔接,从上至下排列,形成多个从左至右的直通的冷却通道,越靠近冷媒进口的冷却通道越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直通的方式减小冷却液的循环阻力,减小热量反向传递,实现提升冷却装置的冷却性能。同时,采用越靠近冷媒进口的冷却通道越小的布局设置,有利于冷却液的均匀的向多个冷却通道进行流通。流通通道为弯向出入口的弧形设计,可以减小涡流引起的热积累。的热积累。的热积累。
coo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功率器件冷却
,具体涉及一种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功率器件工作时,会因功率损耗引起器件发热、升温。器件温度过高将缩短寿命,甚至烧毁,这是限制电力电子器件电流、电压容量的主要原因。为此,必须考虑器件的冷却问题。
[0003]现有的冷却装置一般采用S型盘管的结构,但这种结构冷却液在S 型盘管中的循环阻力较大,迂回的结构会导致部分热量反方向传递,削弱冷却效果,即现有的冷却装置冷却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冷却装置冷却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外壳和多个通道隔板;
[0009]所述外壳为具体内部空腔的盒体结构,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的外壳壁分别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
[0010]所述多个通道隔板设置在外壳的内部空腔中,从上至下排列,形成多个从左至右的直通的冷却通道;
[0011]其中,靠近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冷却通道的内径小于远离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冷却通道。
[0012]优选的,所述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处于同一水平处,与冷媒进口持平的冷却通道最小。
[0013]优选的,所述冷却通道的内壁截图呈椭圆形。
[0014]优选的,所述冷却通道的内壁截图呈弧形。
[0015]优选的,所述通道隔板的截面为弧形,形成的多个冷却通道均为渐变形通道;同一冷却通道中,靠近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内壁小于远离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内壁。
[001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外壳和多个冷却柱,
[0017]所述外壳为具体内部空腔的盒体结构,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的外壳壁分别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
[0018]所述冷却柱为点柱状,所述多个冷却柱设置在外壳的内部空腔中,所述冷却柱与外壳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冷却通道;
[0019]所述冷却通道采用渐变方式布局,离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越近的冷却通道越小。
[0020]优选的,所述冷却通道的内壁截图呈椭圆形或弧形。
[0021]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外壳和分层隔板,
[0022]所述外壳为具体内部空腔的盒体结构,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的外壳壁分别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
[0023]所述分层隔板设置在外壳的内部空腔中,将外壳的内部空腔分成包括上下两个通道的双层冷却通道。
[0024]优选的,所述分层隔板的截面为弧形。
[0025]优选的,所述双层冷却通道的通道壁的截图呈锯齿状或圆角锯齿状。
[0026](三)有益效果
[002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8]本技术的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外壳和多个通道隔板。外壳为具体内部空腔的盒体结构,所述外壳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正对设置。所述多个通道隔板设置在外壳的内部空腔中,与外壳的前后两侧衔接,从上至下排列,形成多个从左至右的直通的冷却通道,越靠近冷媒进口的冷却通道越小。本技术采用直通的方式减小冷却液的循环阻力,减小热量反向传递,实现提升冷却装置的冷却性能。同时,采用越靠近冷媒进口的冷却通道越小的布局设置,有利于冷却液的均匀的向多个冷却通道进行流通。流通通道为弯向出入口的弧形设计,可以减小涡流引起的热积累。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实施例1中的冷却装置俯视图的截面图;
[0031]图2是实施例1中冷却装置外壳内壁采用圆角时俯视图的截面图;
[0032]图3为实施例1中的冷却装置的主视图;
[0033]图4为冷却通道的轮廓为椭圆形时图3中A
‑
A方向的剖视图;
[0034]图5为冷却通道的轮廓为弧形时图3中A
‑
A方向的剖视图;
[0035]图6为冷却通道的轮廓为矩形时图3中A
‑
A方向的剖视图;
[0036]图7为多个冷却通道连通时图3中A
‑
A方向的剖视图;
[0037]图8为实施例1中通道隔板的截面为弧形时的冷却装置俯视图的截面图;
[0038]图9为实施例2中的冷却装置俯视图的截面图;
[0039]图10为实施例3中分层隔板截图为内凹的弧形时的冷却装置截面图;
[0040]图11为实施例3中分层隔板截图为外凸的弧形时的冷却装置截面图;
[0041]图12为实施例3中双层冷却通道的通道壁锯齿化时的冷却装置截面图。
[0042]其中,外壳1,通道隔板2,冷却柱201,分层隔板202,冷媒进口3,冷媒出口4,冷却通道5。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冷却装置冷却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减小冷却液的循环阻力,减小热量反向传递,提升冷却性能。
[004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46]半导体模块在功率转换装置中使用非常广泛。在这种构成用于节能的控制装置的半导体模块中,包括有控制大电流的功率半导体元件。普通的功率半导体元件在控制大电流时会发热,并且随着功率转换装置的小型化、高输出化的不断发展,其发热量不断集中。因此,在具备多个功率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模块中,功率半导体元件的冷却方法成为较大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直通的方式减小冷却液的循环阻力,减小热量反向传递,实现提升冷却装置的冷却性能。
[0047]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48]实施例1:
[0049]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冷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和多个通道隔板2。
[0050]外壳1为具体内部空腔的盒体结构。所述外壳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冷媒进口3和冷媒出口4,所述冷媒进口3和冷媒出口4正对设置。
[0051]所述多个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多个通道隔板;所述外壳为具体内部空腔的盒体结构,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的外壳壁分别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多个通道隔板设置在外壳的内部空腔中,从上至下排列,形成多个从左至右的直通的冷却通道;其中,靠近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冷却通道的内径小于远离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冷却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处于同一水平处,与冷媒进口持平的冷却通道最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的内壁截图呈椭圆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的内壁截图呈弧形。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隔板的截面为弧形,形成的多个冷却通道均为渐变形通道;同一冷却通道中,靠近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内壁小于远离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内壁。6.一种冷却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颖斌,周广楠,李湛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量芯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