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甩油环的滑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33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甩油环的滑动轴承,工作稳定可靠,能够有效增加运行状态下的供油量,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轴承本体;甩油环,甩油环安装于轴承本体上;其中,甩油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储油孔,储油孔均包括进油端和排气端,进油端位于甩油环的侧面上,排气端上连接有大气压平衡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滑动轴承技术领域。技术领域。技术领域。

A sliding bearing with oil sli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甩油环的滑动轴承


[0001]本技术属于滑动轴承
,特指一种带甩油环的滑动轴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滑动轴承用的甩油环,如公开号CN202418235U所公开的内容,甩油环上不具有储油孔结构,甩油环旋转过程中,润滑油的携带量较少,润滑效果还不理想;
[0003]也有如公开号CN203239759U所公开的内容,甩油环上设置了储油孔结构,用于增加甩油环的带油量,但是储油孔为盲孔式结构,实际使用中,润滑油还是不易进入储油孔内,输送润滑油能力较低,导致轴承供油不足,常产生瓦温过高,甚至因少油而产生烧瓦事件,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甩油环的滑动轴承,工作稳定可靠,能够有效增加运行状态下的供油量。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甩油环的滑动轴承,包括:
[0006]轴承本体;
[0007]甩油环,甩油环安装于轴承本体上;
[0008]其中,甩油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储油孔,储油孔均包括进油端和排气端,进油端位于甩油环的侧面上,排气端上连接有大气压平衡孔。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油端的朝向与甩油环的旋转方向同向设置。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甩油环两侧的储油孔对称设置。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对称的一组储油孔所在的平面与甩油环上相应位置的径向法线夹角为45
°
~135
°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孔呈倾斜设置。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甩油环的截面呈梯形结构。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本体包括上轴瓦和下轴瓦,下轴瓦上还设有用于收集润滑油的油槽。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6]甩油环两侧对称设置储油孔,使甩油环重心平稳,且储油量大;
[0017]储油孔底部设置大气压平衡孔,降低储油孔内压力,便于进、出油;
[0018]储油孔孔口对着甩油环旋转方向,且成一定角度,便于润滑油灌入储油孔内。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未安装甩油环;
[0020]图2是本技术图1的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包含甩油环;
[0021]图3是本技术图2中B

B向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甩油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附图标记为:1、轴承本体;2、甩油环;3、储油孔;4、进油端;5、大气压平衡孔;6、上轴瓦;7、下轴瓦;8、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4:
[0025]一种带甩油环的滑动轴承,包括:
[0026]轴承本体1;
[0027]甩油环2,甩油环2安装于轴承本体1上;
[0028]其中,甩油环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储油孔3,储油孔3均包括进油端4和排气端,进油端4位于甩油环2的侧面上,排气端上连接有大气压平衡孔5。
[0029]在甩油环2上设置储油孔3,大幅增加甩油环2的带油量,同时设置大气压平衡孔5,用于平衡储油孔3的内部压力,便于润滑油顺利进、出;大气压平衡孔5的孔径小于储油孔3的孔径,可以实现排气功能,平衡储油孔3的内部压力,又能在甩油环2旋转过程中未进入轴承本体1内时减少储油孔3内润滑油由平衡储油孔3甩出的量。
[0030]使用原理为:甩油环2在轴的带动下跟着轴旋转,当储油孔3旋转到下方,浸没在润滑油内时,储油孔3内灌入润滑油,储油孔3里的润滑油在上升的过程中,一部分储油孔3内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大气压平衡孔5排出,另一部分储油孔3内润滑油达到设定高度后,在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储油孔3的两侧孔口排出,润滑油经甩油环2两侧导向斜面落在轴上和油槽8里,进入滑动轴承间隙中,形成动压油膜。
[0031]所述进油端4的朝向与甩油环2的旋转方向同向设置,便于提高进油量。
[0032]所述甩油环2两侧的储油孔3对称设置,平衡甩油环2两侧的重量,使甩油环2重心平稳。
[0033]优选的:两对称的一组储油孔3所在的平面与甩油环2上相应位置的径向法线夹角C为45
°
~135
°
,进油效果较好。
[0034]所述储油孔3呈倾斜设置,优选的:储油孔3的倾角D为30
°
~80
°
,方便润滑油存入及排出。
[0035]所述甩油环2的截面呈梯形结构,即在甩油环2的两侧形成导向斜面,甩油环2旋转过程中润滑油由储油孔3排出时,容易沿着导向斜面流动,使得润滑油更易落在轴上和油槽8里。
[0036]所述轴承本体1包括上轴瓦6和下轴瓦7,下轴瓦7上还设有用于收集润滑油的油槽8。
[0037]由于甩油环2在旋转过程中,润滑油会经甩油环2两侧的导向斜面落在轴上和油槽8里,油槽8起到收集润滑油的作用;且油槽8与下轴瓦7的内壁连通,使得油槽8内的润滑油又会进入下轴瓦7与轴之间,从而形成动压油膜,起到润滑作用。
[0038]其中,两对称储油孔3为一组,储油孔3的组数与甩油环2的直径大小相关联,一般根据具体情况储油孔3组数可选为2至πD/10,D为甩油环2内径,πD/10值取整数。
[0039]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甩油环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本体(1);甩油环(2),甩油环(2)安装于轴承本体(1)上;其中,甩油环(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储油孔(3),储油孔(3)均包括进油端(4)和排气端,进油端(4)位于甩油环(2)的侧面上,排气端上连接有大气压平衡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甩油环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端(4)的朝向与甩油环(2)的旋转方向同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甩油环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环(2)两侧的储油孔(3)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甩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辉李必相廉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七八一六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