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军刚专利>正文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268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外科手术治疗导致的手术创伤大、费用高、并发症多的问题,包括安装板和压迫头;所述压迫头可调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压迫头能沿竖向路径以远离或靠近所述安装板并定位在竖向上的某一点处的方式进行调节;所述安装板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绑带连接,所述安装板通过与之连接的所述绑带束紧在患者身体上使所述压迫头抵压于患者皮肤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无创伤、便捷、可反复使用、费用低、能减少严重并发症等的优点。能减少严重并发症等的优点。能减少严重并发症等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的说,是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介入技术的普及和介入材料的进步,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腔内治疗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但由穿刺导致的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发生逐渐增多,尤其是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有报道其发生率约为0.3%~8.0%。
[0003]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实质上是经股动脉的医源性操作导致股动脉壁部分损伤后破裂口形成,血液经破裂口往返于血管内外,受损动脉破裂口外的血液被周围纤维组织包裹而形成的搏动性囊性血肿,其无动脉血管壁内、中、外膜三层结构,并非动脉的真性扩张。文献显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多数不能自愈,其不断长大可出现局部神经组织压迫,或瘤体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进而脱落致远端肢体栓塞,或皮肤和皮下组织坏死,或显著失血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时合理地干预,减少和避免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后果。
[0004]20世纪90年代初,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其有效率高,但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患者不耐受,同时并发症多,因此推广使用困难。随后无创治疗手段单纯压迫与超声引导下压迫(ultrasoundguidecompression,UGC)治疗先后出现并应用临床,研究提示UGC治疗有效率较单纯压迫治疗高,但仍不理想、多在60%~70%,尤其是肥胖、双联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治疗、或瘤体较大瘤颈较短时疗效更差。Cope和Zeit于1986年首次报道了X线透视下指导凝血酶注射治疗假性动脉瘤有效,随后演变为超声引导下瘤腔注射凝血酶(ultrasound 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UGTI)治疗,UGTI治疗可出现发热、药物过敏反应、急性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无创伤、便捷、可反复使用、费用低、能减少严重并发症等的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包括安装板和压迫头;所述压迫头可调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压迫头能沿竖向路径以远离或靠近所述安装板并定位在竖向上的某一点处的方式进行调节;所述安装板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绑带连接,所述安装板通过与之连接的所述绑带束紧在患者身体上使所述压迫头抵压于患者皮肤表面。
[0008]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压迫头与安装板组成一个相对距离可调的器械,可以在安装板固定的情况下,比如通过绑带束紧在患者身体上的方式,通过改变压迫头相对于安装板的位置来达到压迫患者肢体的效果。因此,该种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可超声引导其束紧位置,使压迫头能精准压迫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口部或颈部,阻断股动脉真假腔(假性动脉瘤)之间的血流,使瘤腔内停滞的血液可逐渐凝固血栓化后堵住破裂口,持久阻断真
假腔往返的血流,达到闭合假性动脉瘤的目的。相比其他处理方式,该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能够通过非外科手术的方式达到治疗的目的,具有无创伤、费用低、减少严重并发症的优点,同时也具有便捷、可反复使用的优点。
[0009]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压迫头上沿竖向远离所述安装板的面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沿竖向朝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凸设。
[0010]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压迫头设置为沿横向延伸的圆柱杆或弧形板。
[0011]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安装板设置为横向延伸的圆弧弯板;所述压迫头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凹面侧,且对应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在纵向上的中部并在竖向上对应所述安装板的弧顶位置。
[0012]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弧形的安装板在通过绑带束紧在患者身上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0013]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安装板的纵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横向设置的用于连接绑带的连接杆。
[0014]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压迫头通过调节支架与所述安装板可调连接;所述调节支架包括导杆、螺杆和推板;所述导杆和所述螺杆均竖向设置;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安装板并与之螺接,所述导杆穿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导杆和所述螺杆连接所述推板,所述导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压迫头;回转所述螺杆时能驱动所述导杆沿竖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压迫头沿竖向移动。
[0015]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导杆套设有一直线导套,所述导杆通过所述导套连接于所述安装板。
[0016]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导杆设置为两根,两根所述导杆沿横向依序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螺杆的两侧;所述压迫头横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应所述导杆。
[0017]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螺杆的两侧各设置一根导杆增加了压迫头运动的平稳性。
[0018]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压迫头设置为沿横向延伸的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两端分别可回转地连接于相应所述导杆。
[0019]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圆柱杆状的压迫头可回转地连接在导杆上,可在压迫皮肤时不牵拉皮肤,提高舒适性。
[0020]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还包括绑带,所述绑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杆。
[0021]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旋钮。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中,压迫头与安装板组成一个相对距离可调的器械,可以在安装板固定的情况下,比如通过绑带束紧在患者身体上的方式,通过改变压迫头相对于安装板的位置来达到压迫患者肢体的效果。因此,该种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可超声引导其束紧位置,使压迫头能精准压迫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口部或颈部,阻断股动脉真假腔(假性动脉瘤)之间的血流,使瘤腔内停滞的血液可逐渐凝固血栓化后堵住破裂口,持久阻断真假腔往返的血流,达到闭合假性动脉瘤的目的。相比其他处理方式,该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
能够通过非外科手术的方式达到治疗的目的,具有无创伤、费用低、减少严重并发症的优点,同时也具有便捷、可反复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示出了实施例5中的一种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的一侧结构;
[0026]图2示出了图1中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的另一侧结构;
[0027]图3是图1中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的主视结构图;
[0028]图4是图1中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的侧视结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和压迫头(2);所述压迫头(2)可调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所述压迫头(2)能沿竖向路径以远离或靠近所述安装板(1)并定位在竖向上的某一点处的方式进行调节;所述安装板(1)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绑带连接,所述安装板(1)通过与之连接的所述绑带束紧在患者身体上使所述压迫头(2)抵压于患者皮肤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头(2)上沿竖向远离所述安装板(1)的面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沿竖向朝远离所述安装板(1)的一端凸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头(2)设置为沿横向延伸的圆柱杆或弧形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设置为横向延伸的圆弧弯板;所述压迫头(2)位于所述安装板(1)的凹面侧,且对应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在纵向上的中部并在竖向上对应所述安装板(1)的弧顶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无创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纵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横向设置的用于连接绑带的连接杆(3)。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股动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军刚张东烨王玉龙杨莉军梁万添周婉明
申请(专利权)人:庞军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