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永磁复合型脱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26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

永磁复合型脱扣器


[0001]本技术涉及脱扣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

永磁复合型脱扣器。

技术介绍

[0002]脱扣器利用励磁线圈带电产生的磁通来完成脱扣指令,通过撞击分闸半轴或挚子完成机构的解扣,经由传动机构来完成断路器的开断操作。时间大约在25ms~60ms之间,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断路器快速分闸。断路器快速分闸不仅能够缩短保护的极差,更重要的是对于重要负荷,能够快速切除故障与恢复供电。但是,现有市面上大部分脱扣器的速度难以满足快速分闸的要求。
[0003]鉴于此,极有必要设计一款可以实现快速脱扣的电磁

永磁复合型脱扣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在传统电磁回路中增加两组永磁体,叠加主线圈磁通与永磁磁通效应,提升衔铁动作速度;通过永磁体励磁方向与脱扣磁通方向相同,省去了电磁加速阶段时间,设计时能够减小行程,同时实现快速可靠脱扣;通过采用辅助线圈供电来实现去磁,铁心在反力弹簧作用下完成复位的电磁

永磁复合型脱扣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磁

永磁复合型脱扣器,包括静止组件、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可移动插设于所述静止组件内侧;所述静止组件包括永磁体、主线圈、副线圈,所述主线圈与副线圈同轴设置;所述永磁体设置于所述主线圈上方;通电时所述副线圈、主线圈所产生的磁通与所述永磁体激磁方向相通而进行叠加,驱动运动组件快速移动。/>[0006]其中:所述运动组件包括不导磁导杆、导磁铁芯;所述不导磁导杆无铆钉铆接在所述导磁铁芯上。
[0007]其中:所述导磁铁芯呈T形状,所述导磁铁芯上套设有反力弹簧;所述导磁导杆上设有缓冲垫圈。
[0008]其中:所述导磁铁芯上表面倾斜设置。
[0009]其中:所述副线圈包括内线圈与外线圈;所述内线圈与所述外线圈同轴设置,且相邻所述内线圈与外线圈直接由所述永磁体进行隔开。
[0010]其中:所述静止组件还包括磁轭、缓冲片、固定板组件、铜套、线圈骨架;所述固定板组件通过紧固件设置于所述磁轭上;所述缓冲片与所述铜套同轴设置,且均安装在磁轭内侧;所述线圈骨架设置于所述磁轭上。
[0011]其中:所述上部分对称开槽,用以安装永磁体。
[0012]其中:所述永磁体为一对对称永磁体,且镜像嵌入所述磁轭的槽内。
[0013]其中:所述永磁体中部开孔。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在传统电磁回路中增加两组永磁体,叠加主线圈磁通与永磁磁通效应,提升衔铁动作速度;于此同时通过永磁体励磁方向与脱扣磁通方向相同,省去了电磁加速阶段时间,设计时能够减小行程,同时实现快速可靠脱扣;
[0016]2)本技术采用辅助线圈供电来实现去磁,铁心在反力弹簧作用下完成复位;
[0017]3)采用电磁永磁复合驱动,能够减少脱扣器的动作时间;铁芯采用斜面设计,能够增加电磁吸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电磁

永磁复合型脱扣器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2]参见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户外柱上开关机构使用电磁

永磁复合型脱扣器,由磁轭1,永磁体2、3,动铁芯组件4,反力弹簧5,主线圈6,副线圈组件7,缓冲片8,固定板组件9,铜套10,螺母11,缓冲垫圈12,线圈骨架13。
[0023]在上述实施了基础上,所述动铁芯组件4由不导磁导杆4

1与导磁铁芯4

2采用无铆钉铆接工艺组成。
[0024]在上述实施了基础上,所述副线圈7包含内线圈7

1与外线圈7

2两部分。
[0025]在上述实施了基础上,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动铁芯组件4、反力弹簧5以及导杆上的螺母11,缓冲垫圈12。
[0026]在上述实施了基础上,所述静止组件包括磁轭1,永磁体2、3,主线圈6,副线圈组件7,缓冲片8,固定板组件9,铜套10,线圈骨架13。
[0027]在上述实施了基础上,所述导磁铁芯4

2上表面采用斜面设计,使得复合磁通作用在所述铁芯上的吸力更大,同时减小所述动铁芯组件4对所述永磁体2的撞击。
[0028]在上述实施了基础上,所述磁轭1上部分对称开槽,用于安装永磁体,且气隙要足够小,能有效的降低磁路磁阻,进一步提高脱扣效率。
[0029]在上述实施了基础上,所述永磁体1为一对对称永磁体,镜像嵌入所述磁轭1上部分槽内,并由所述固定板组件9完成永磁体1的固定。
[0030]在上述实施了基础上,所述永磁体2中部开孔,所述动铁芯组件4中不导磁导杆4

1通过导孔穿过永磁体2。
[0031]在上述实施了基础上,所述副线圈组件7中内线圈与外线圈由永磁体隔开。
[0032]具体的工作如下:脱扣时,主线圈6与副线圈组件7中的外线圈7

2通入相同方向的电流,永磁体2激磁方向沿导杆向上,永磁体1同时产生与线圈磁通方向相同的磁通,四者磁通叠加,实现铁芯的脱扣动作,电磁永磁磁通符合叠加,能够显著缩短脱扣时间。脱扣结束后,断开主回路开关1在副内线圈中通入与其他线圈相反方向的电流,产生与永磁体相反磁通,使永磁体去磁,铁芯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脱扣前事先完成储能电容的充能以在脱扣时提供足够大的能量,此时给予开关1、3、4导通信号,脱扣回路导通,所有线圈均接入电
源。此时,线圈中心产生磁通与永磁体磁通相叠加,衔铁在其作用下向上运动。当脱扣完成后,断开脱扣主回路开关1、3、4,给予开关2关合指令,此时两个副线圈均接入电路,随着线圈电流增加,永磁体被去磁,当弹簧反力大于永磁体作用于铁芯的磁力时,铁芯向下运动复位。
[0033]综上所述:本方技术通过在传统电磁回路中增加两组永磁体,叠加主线圈磁通与永磁磁通效应,提升衔铁动作速度。另一方面,通过永磁体励磁方向与脱扣磁通方向相同,省去了电磁加速阶段时间,设计时能够减小行程,同时实现快速可靠脱扣。采用辅助线圈供电来实现去磁,铁心在反力弹簧作用下完成复位,极大的满足快速分闸的要求,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

永磁复合型脱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静止组件、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可移动插设于所述静止组件内侧;所述静止组件包括永磁体、主线圈、副线圈,所述主线圈与副线圈同轴设置;所述永磁体设置于所述主线圈上方;通电时所述副线圈、主线圈所产生的磁通与所述永磁体激磁方向相通而进行叠加,驱动运动组件快速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

永磁复合型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包括不导磁导杆、导磁铁芯;所述不导磁导杆无铆钉铆接在所述导磁铁芯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

永磁复合型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铁芯呈T形状,所述导磁铁芯上套设有反力弹簧;所述导磁导杆上设有缓冲垫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

永磁复合型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铁芯上表面倾斜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殷冠邹宇池小兵苏一峰谢振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