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转体桥梁空间位置高精度实时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的
,尤其是一种大型转体桥梁空间位置高精度实时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立体交叉线路不断增多,如何避免施工对既有线路的干扰成为目前桥梁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桥梁转体技术本质上是利用桥梁本身的结构来做支撑,以避免在河道或交通线上搭设支架,待修建完成后再旋转到位。桥梁转体施工对交通干线造成的干扰小,交通运输部明确规定存在跨越的地方必须转体施工。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实现“转得动,转得稳,转得准”的目标对于桥梁工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转体施工控制主要采用牵引索牵拉转体,若转体超过设计角度,则只能采用千斤顶顶推回位,因此对精准转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固定在上部结构(上转盘)的撑脚与滑道之间存在空隙,转体过程中梁体在绕竖轴转动的同时,还存在绕结构纵、横向的转动,导致转体结构的空间位置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确保“转得准”,实现转体桥梁跨越障碍、穿越指定空间等精准动作,对桥梁转体全过程进行监测是重要的环节。转体过程监控主要包括结构变形监控与转体角度监控,监测设备和方法包括转盘指针、全站仪、卫星定位等。
[0003]转盘指针法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转体角度监测方法,分为激光投线仪法与机械转盘指针法,二者原理相同,利用各类“指针”对位来实现对桥梁转体过程中的位置监测,能够防止转体过度。但这类方法对精度控制较差,少量的角度指示误差就可导致梁体悬臂端产生明显偏差;另一方面单一的角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转体桥梁空间位置高精度实时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转体桥梁上布置基准点并建立对应的三维空间坐标系,采集所述基准点的初始坐标A0和转体变化后的坐标A1;(S2)基于刚体空间位置变换基本理论以及所述基准点的初始坐标A0和转体变化后的坐标A1,计算刚性变换矩阵H,确定结构运动特征;(S3)获取梁体的关键位置测点的初始坐标值B0,根据结构运动特征,计算所述梁体的关键位置测点在转体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坐标值B1,实现所述转体桥梁的空间位置的高精度实时预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转体桥梁空间位置高精度实时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所述转体桥梁的上转盘上选取所述基准点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转体桥梁空间位置高精度实时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空间中一组点集P={p
i |p
i
∈R,i=1,2,
…
n}通过空间变换为点集Q={q
i |q
i
∈R,i=1,2,
…
n},按下式(1)计算从P到Q的坐标变换:q
i
=Hp
i
(1),式中,q
i
和p
i
为空间点集P和Q中的四维列向量,表示P和Q中每个点的三个位置坐标,p
i
=[x
i
,y
i
,z
i
,1]
T
、q
i
=[x
i
′
,y
i
′
,z
i
′
,1]
T
;H为空间物体坐标变换矩阵;按下式(2)计算空间物体坐标变换矩阵H:
ꢀꢀꢀꢀꢀ
(2),式中,R为旋转变换矩阵,t为平移向量,v为透视变换向量,S为整体比例因子;对于空间刚体,为保证其变换后形状大小保持不变,在式(2)中,设v为0向量,S为1,按下式(3)和式(4)计算旋转变换矩阵R和平移向量t:
ꢀꢀꢀ
(3),
ꢀꢀꢀꢀꢀꢀꢀ
(4),式中,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朱克宏,刘亚帅,吴永煌,李厚荣,张绳忠,翟云锋,徐作林,李江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