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412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箱体,其内部设置的隔板将箱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相对两端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送风口;第二腔体在送风口的同一端开设第二进风口,在第一进风口的同一端开设排风口;第一通风管路,其第一端连通第一腔体;第二通风管路,连通第一通风管路,其第一端连通第二腔体;分风件,设置于第一腔体内,其第二出风口连通第一通风管路的第一端;转轮装置,贯穿第一隔板,设置于分风件朝向送风口的一侧;制冷装置,包括闭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送风机,设置于送风口;加热装置,设置于第二腔体内转轮装置与冷凝器之间;排风机,设置于排风口;隔板开设有第三进风孔,连通第一腔体。体。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建筑内环境舒适性需求的提高和建筑能耗降低的趋势,大量建筑通过增加保温和气密性来确保其室内温湿度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且温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但是随之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特别是装修、烹饪及其它人员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如何消除就成为一个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建筑采用的方式是加大引入室内的新风量以置换室内污风,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但由此又产生了新风处理能耗大,成为建筑主要能耗的新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在不增加大量能耗的同时保持室内空气质量的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借助转轮装置吸附室内回风气流中的有害成分,并利用反向的高温气流将吸附至转轮装置的有害成分带走并排出室外,在不增加大量能耗的同时消除气流中的有害成分。
[0004]本技术提供的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二端开设有送风口;所述第二腔体在所述送风口的同一端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腔体在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同一端开设有排风口;第一通风管路,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孔,所述第一通风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孔;第二通风管路,所述第二通风管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孔,所述第一通风管路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孔;分风件,所述分风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包括入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入风口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所述送风口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孔;转轮装置,所述转轮装置贯穿所述隔板,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设置于所述分风件朝向所述送风口的一侧,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通过管路闭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控制从所述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的走向;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设置于所述转轮装置朝向所述送风口的一侧;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并设置于所述转轮装置朝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侧;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的管路上设置有节流阀;送风机,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口;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设置于所述转轮装置与所述冷凝器之间;排风机,所述排风机设置于所述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所述转轮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孔,所述第二通风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孔;所述隔板上还开设有第三进风孔,所述第三进风孔连通所述蒸发器与所述送风口之间的所述第一腔体,且所述第三进风孔处设置有混风阀。
[0005]可选地,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
进风孔,所述第二通风管路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四进风孔,且所述第二通风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风孔之间设置有回风阀,所述第二通风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进风孔之间设置有排风阀。
[0006]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分风件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多块第一过滤板,多块所述第一过滤板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一过滤板均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
[0008]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冷凝器之间,并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抵接。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多块第二过滤板,多块所述第二过滤板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过滤板均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抵接。
[0010]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外壁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转轮装置包括支撑框架;转轮轮体,所述转轮轮体与所述支撑框架可转动连接;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轮轮体驱动连接,驱动所述转轮轮体转动。
[0012]可选地,所述驱动件设置为变频电机。
[0013]可选地,所述排风阀开启时,与所述混风阀的开度保持相同;或,所述回风阀开启时,与所述混风阀的开度保持相同。
[0014]本技术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采用本技术空气净化系统,借助转轮装置吸附室内回风气流中的有害成分,并利用反向的高温气流将吸附至转轮装置的有害成分带走并排出室外,无需增加大量能耗,即可消除室内回风中的有害成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空气净化系统的左视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空气净化系统的右视图;
[0019]图4为图1所示空气净化系统的俯视图;
[0020]图5为图1所示空气净化系统的转轮装置的侧视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箱体;2:第一通风管路;3:第二通风管路;4:分风件;401:入风口;402:第一出风口;5:转轮装置;501:支撑框架;502:转轮轮体;503:驱动件;504:转轴;505:传动带;6:制冷装置;601:压缩机;602:冷凝器;603:蒸发器;604:四通换向阀;605:节流阀;7:送风机;8:加热装置;9:排风机;10:隔板;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第一进风口;14:送风口;15:第二进风口;16:排风口;17:第一出风孔;18:第一进风孔;19:第二进风孔;20:混风阀;21:第四进风孔;22:回风阀;23:排风阀;24:第一过滤组件;25:第二过滤组件;2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需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24]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空气净化系统的左视图;图3为图1所示空气净化系统的右视图;图4为图1所示空气净化系统的俯视图;图5为图1所示空气净化系统的转轮装置的侧视图。
[0025]如图1

图5所示,所述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箱体1、第一通风管路2、第二通风管路3、分风件4、转轮装置5、制冷装置6、送风机7、加热装置8和排风机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二端开设有送风口;所述第二腔体在所述送风口的同一端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腔体在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同一端开设有排风口;第一通风管路,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孔,所述第一通风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孔;第二通风管路,所述第二通风管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孔,所述第一通风管路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孔;分风件,所述分风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包括入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入风口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所述送风口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孔;转轮装置,所述转轮装置贯穿所述隔板,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设置于所述分风件朝向所述送风口的一侧,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通过管路闭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控制从所述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的走向;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设置于所述转轮装置朝向所述送风口的一侧;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并设置于所述转轮装置朝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侧;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的管路上设置有节流阀;送风机,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口;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设置于所述转轮装置与所述冷凝器之间;排风机,所述排风机设置于所述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所述转轮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孔,所述第二通风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孔;所述隔板上还开设有第三进风孔,所述第三进风孔连通所述蒸发器与所述送风口之间的所述第一腔体,且所述第三进风孔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江王辛新段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茂人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