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生物膜微动力污水净化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45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生物膜微动力污水净化槽,包括:桶体,其内部分别设置有厌氧仓、曝气仓、深度净化仓和沉淀仓,且所述厌氧仓内固定连接有生物挂膜网柱,所述曝气仓内填充有丝状绳形生物填料;且所述深度净化仓内填充有球状重密度生物填料;气动移液器,其固定在所述深度净化仓内的中部,且所述气动移液器的出液端与所述沉淀仓贯通连接;曝气机,其与所述气动移液器连通;气动污泥硝化液回流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深度净化仓内;主曝气管,其设置在所述曝气仓内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障污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仅使用一个动力设备,并且能够连续性的进行污水处理,具有降低能耗、运行稳定、运维简单的有益效果。运维简单的有益效果。运维简单的有益效果。

A fixed biofilm micro dynamic sewage purificati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生物膜微动力污水净化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净化槽,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生物膜微动力污水净化槽。

技术介绍

[0002]净化槽,是一种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用于分散型生活污水或者类似生活污水的处理。污水进入净化槽后,沉淀分离槽进行预处理,去除比重较大的颗粒及悬浮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预过滤槽内装有填料,在填料上的厌氧生物膜的作用下,去除可溶性有机物;曝气仓集曝气,高滤速,截留悬浮物为一体。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提升泵从调节池提升污水,进行水力推流,并且净化槽为了达到净化效果,通常采用多个动力设备,在达到污水净化效果的同时增加了能耗,不利于绿色环保,增加了污水净化的成本。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当污水大量涌入净化槽时,未处理达标的污水将被直接排放,大大的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0004]因此,一种在保障污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仅使用一个动力设备,不需要从调节池提升污水,同时能够防止大量污水涌入,有效防止污水处理未达标直接排放,并且能够连续性的进行污水处理,具有降低能耗、运行稳定、运维简单的固定生物膜微动力污水净化槽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6]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固定生物膜微动力污水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桶体,其内部分别设置有厌氧仓、曝气仓、深度净化仓和沉淀仓,且所述厌氧仓内固定连接有生物挂膜网柱、所述厌氧仓与所述曝气仓的中底部连通,所述厌氧仓的顶部一侧贯通设置有用于与调节池连通的进水管,所述曝气仓内填充有丝状绳形生物填料;所述曝气仓的底部与所述深度净化仓的底部连通,且所述深度净化仓内填充有球状重密度生物填料,所述沉淀仓的顶部贯通设置有排水管;
[0008]气动移液器,其固定连在所述深度净化仓内的中部,且所述气动移液器的出液端与所述沉淀仓贯通连接;
[0009]曝气机,其与所述气动移液器连通;
[0010]气动污泥硝化液回流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深度净化仓内,且所述气动污泥硝化液回流组件与所述曝气机气动连通,所述气动污泥硝化液回流组件的出液端位于所述生物挂膜网柱的上方;
[0011]主曝气管,其设置在所述曝气仓内的底部,且所述主曝气管与所述曝气机连通。
[0012]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生物挂网膜柱包括:
[0013]第一柱形筒,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厌氧仓的内部中间位置;
[0014]用于附着厌氧菌生物膜的第一挂膜网,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柱形筒内。
[0015]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气动污泥排放组件,其包括:
[0016]第一加压筒,其垂直设置所述沉淀仓内,所述第一加压筒的底端与所述沉淀仓的底端抵近,且所述第一加压筒的顶部与所述曝气机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连接有第一气流开关;
[0017]污泥排放管道,其一端部贯通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压筒内,所述污泥排放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沉淀仓的底端抵近,且所述污泥排放管道的另一端部贯通设置在所述桶体外。
[0018]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微曝气管,其设置在所述深度净化仓内的底部,且所述微曝气管与所述曝气机连通。
[0019]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气动移液器包括;
[0020]底端设置有进液口的壳体,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深度净化仓内的中部;
[0021]曝气管,其一端部贯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曝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曝气机连通;
[0022]出水管,其一端部贯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部贯通设置在所述沉淀仓内的顶部;
[0023]气液连通管,其一端与所述曝气管的一端部贯通连接,所气液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部贯通连接;
[0024]U形管,其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贯通连接,且所述U形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气液连通管的上方;
[0025]用于保障所述壳体内部压强的单向止回阀,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进液口处。
[0026]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沉淀仓的内部中间位置还固定连接有第二柱形筒,所述第二柱形筒内设置有用于附着生物膜吸附游离污泥的第二挂膜网,且所述第二柱形筒的顶端与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连通。
[0027]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气动污泥硝化液回流组件包括:
[0028]第二加压筒,其垂直设置所述深度净化仓内,所述第二加压筒的底端与所述深度净化仓的底端抵近,且所述第二加压筒的顶部与所述曝气机通过第二管道连通;
[0029]输送管道,其一端部贯通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压筒内,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深度净化仓的底端抵近,所述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柱形筒的顶端连通。
[0030]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桶体的顶端贯通所述厌氧仓设置有第一检查口,且所述第一检查口连接有第一封盖;所述桶体的顶端贯通所述曝气仓还设置有第二检查口,且所述第二检查口连接有第二封盖;所述桶体的顶端贯通所述沉淀仓还设置有第三检查口,且所述第三检查口连接有第三封盖。
[0031]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用于调节控制回流量的第二气流开关。
[0032]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曝气机的控制开关设置为液位开关,且所述液位开关固定连接在所述气动移液器的外侧。
[0033]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34]其一,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净化槽或微动力设备,其主要优势在于采用气动移液器推流,略去了污水提升泵、污泥回流泵等动力设备,在保障污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仅使用
一个动力设备,并且能够连续性的进行污水处理,在气动移液器的水力推流作用下,厌氧仓、曝气仓和深度处理仓将清理出等量的存储空间,从而达到调节污水的质和量的目地。并且本专利技术不需要从调节池提升污水,同时能够防止大量污水涌入净化槽,从而有效防止污水未达标处理直接排放,具有降低能耗、运行稳定、运维简单的有益效果。
[0035]其二,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气流开关,可控制气动污泥排放组件的开启或关闭,在不需要排放污泥时关闭第一气流开关,减少能耗,需要排放污泥时再开启第一气流开关。通过设置的第二气流开关,能够根据硝化液的浓度,调整气动污泥硝化液回流组件的回流量大小,进一步保障污水的返硝化效果,从而保障污水的精华效果。
[0036]其三,通过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液位开关,在深度净化仓中,当水位上升触发液位开关,曝气机开始工作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当深度净化仓中的水位不足以触发液位开关时,曝气机停止工作,具有保障污水处理的连续性、增强适用性的有利之处。
[0037]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污水流向示意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生物膜微动力污水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其内部分别设置有厌氧仓、曝气仓、深度净化仓和沉淀仓,且所述厌氧仓内固定连接有生物挂膜网柱、所述厌氧仓与所述曝气仓的中底部连通,所述厌氧仓的顶部一侧贯通设置有用于与调节池连通的进水管,所述曝气仓内填充有丝状绳形生物填料;所述曝气仓的底部与所述深度净化仓的底部连通,且所述深度净化仓内填充有球状重密度生物填料,所述沉淀仓的顶部贯通设置有排水管;气动移液器,其固定连在所述深度净化仓内的中部,且所述气动移液器的出液端与所述沉淀仓贯通连接;曝气机,其与所述气动移液器连通;气动污泥硝化液回流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深度净化仓内,且所述气动污泥硝化液回流组件与所述曝气机气动连通,所述气动污泥硝化液回流组件的出液端位于所述生物挂膜网柱的上方;主曝气管,其设置在所述曝气仓内的底部,且所述主曝气管与所述曝气机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定生物膜微动力污水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挂网膜柱包括:第一柱形筒,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厌氧仓的内部中间位置;用于附着厌氧菌生物膜的第一挂膜网,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柱形筒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定生物膜微动力污水净化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动污泥排放组件,其包括:第一加压筒,其垂直设置所述沉淀仓内,所述第一加压筒的底端与所述沉淀仓的底端抵近,且所述第一加压筒的顶部与所述曝气机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连接有第一气流开关;污泥排放管道,其一端部贯通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压筒内,所述污泥排放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沉淀仓的底端抵近,且所述污泥排放管道的另一端部贯通设置在所述桶体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定生物膜微动力污水净化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曝气管,其设置在所述深度净化仓内的底部,且所述微曝气管与所述曝气机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定生物膜微动力污水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移液器包括;底端设置有进液口的壳体,其固定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丕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京宾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