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蜡样芽孢杆菌、油麦菜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3345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蜡样芽孢杆菌、油麦菜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蜡样芽孢杆菌,拉丁文名为Bacillus cereus;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82。本发明专利技术从龙葵茎中分离出一株蜡样芽孢杆菌,其产生的代谢物及灭活菌能显著促进油麦菜的生长、改善油麦菜的品质。改善油麦菜的品质。改善油麦菜的品质。

A strain of Bacillus cereus, microbial fertilizer of oilseed lettuc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蜡样芽孢杆菌、油麦菜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肥料
,尤其涉及一株蜡样芽孢杆菌、油麦菜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油麦菜(Lactuca sativa L.)为最重要的蔬菜食品之一,菊科莴苣属。因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和酚类化合物,对减少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疾病有积极的作用,也是蛋白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广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化学农药和肥料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出现板结,肥力较低的现象,使得油麦菜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长势下降、产量和品质下降。
[0003]内生菌(Endophyte)是指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组织或器官的内部真菌或细菌,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生菌主要通过从土壤中获取养分,并转移到植物中;产生生长调节剂(生长素、乙烯)或信号分子(NO)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减少宿主的氧化应激;保护植物免受疾病的侵害;阻止食草动物取食;抑制寄生植物对宿主的作用。近年来,因内生菌能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与代谢而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使内生菌对植物的应用迅速发展。
[0004]但是,目前内生菌在农业上的应用并不广,内生菌的保存条件、施用方法、施用条件以及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安全性使得内生菌在农业上利用率不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油麦菜微生物菌肥,以解决现有技术当中内生菌利用率不高、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在于针对目前对于内生菌的利用率不高、安全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促进油麦菜的生长发育的微生物菌肥,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并且微生物菌肥的促生效果优异。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蜡样芽孢杆菌,拉丁文名为Bacillus cereus;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82。
[0008]优选的,所述油麦菜微生物菌肥为所述的蜡样芽孢杆菌的灭活菌体或所述的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去除菌体后的发酵上清液。
[0009]优选的,所述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去除菌体后的发酵上清液的OD
600
=0.3~0.7。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油麦菜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将蜡样芽孢杆菌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制成蜡样芽孢杆菌原液;
[0012](2)将步骤(1)得到的蜡样芽孢杆菌原液离心,得到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去除菌体后的发酵上清液和沉淀物;
[0013](3)将步骤(2)得到的沉淀物烘干,研磨后得到蜡样芽孢杆菌的灭活菌体。
[0014]优选的,步骤(1)所述培养基为LB培养基;所述培养时间为8~16h;所述培养温度为35~39℃。
[0015]优选的,步骤(2)所述离心的转速为7500~8500rpm;所述离心的时间为4~6min。
[0016]优选的,步骤(3)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50~170℃;所述烘干的时间为2~4h;所述研磨后的沉淀物过60~80目筛,收集筛下组分。
[0017]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的提供了所述油麦菜微生物菌肥、所述的油麦菜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油麦菜微生物菌肥在油麦菜种植中的应用,S1)在种植前使用所述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去除菌体后的发酵上清液浸泡油麦菜种子和S2)在油麦菜移栽后每周施用所述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去除菌体后的发酵上清液或在油麦菜催苗期前和种植后分别施用蜡样芽孢杆菌的灭活菌体。
[0018]优选的,所述浸泡时油麦菜种子与所述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去除菌体后的发酵上清液的质量体积比为4~8g∶20~30ml;所述浸泡时间为25~35min;所述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去除菌体后的发酵上清液的施用量为250~350L/亩。
[0019]优选的,在油麦菜催苗期前6~8d和油麦菜长至6~8cm时分别施用所述蜡样芽孢杆菌的灭活菌体;所述蜡样芽孢杆菌的灭活菌体的施用量独立为8~12kg/亩。
[0020]本专利技术供试菌株内生菌LSE01即为所述蜡样芽孢杆菌,分离于龙葵茎内。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两种新型生物菌肥,经过热处理获得的失活菌和菌株的代谢物用于油麦菜的种植,并与传统霍格兰溶液作比较,发现龙葵茎中分离出的内生菌LSE01产生的代谢物及LSE01灭活后能显著促进油麦菜的生长、改善油麦菜的作物品质,解决了内生菌在农业应用上所存在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不同处理组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图;
[0025]图2为不同处理组对油麦菜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每个值表示SD
±
平均值(n=3),不同的字母在p<0.05处显示出显著差异;
[0026]图3为不同处理组对油麦菜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每个值表示SD
±
平均值(n=3),不同的字母在p<0.05处显示出显著差异;
[0027]图4为不同试验组油麦菜生长情况(从左到右依次为对照组(W)、1/2浓度霍格兰(1/2H)、失活菌(HT

B)和菌代谢物(BM)组,三次重复)。
[0028]生物保藏说明
[0029]蜡样芽孢杆菌,拉丁文名为Bacillus cereus;
[0030]该菌株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日期为2022年03月10日,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82。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蜡样芽孢杆菌,拉丁文名为Bacillus cereus;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82。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油麦菜微生物菌肥为所述的蜡样芽孢杆菌的灭活菌体或所述的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去除菌体后的发酵上清液。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去除菌体后的发酵上清液的OD
600
=0.3~0.7;优选为0.4~0.6;进一步优选为0.5。
[003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油麦菜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1)将蜡样芽孢杆菌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制成蜡样芽孢杆菌原液;
[0036](2)将步骤(1)得到的蜡样芽孢杆菌原液离心,得到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去除菌体后的发酵上清液和沉淀物;
[0037](3)将步骤(2)得到的沉淀物烘干,研磨后得到蜡样芽孢杆菌的灭活菌体。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所述培养基为LB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蜡样芽孢杆菌,拉丁文名为Bacillus cereus;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82。2.一种油麦菜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麦菜微生物菌肥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样芽孢杆菌的灭活菌体或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去除菌体后的发酵上清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麦菜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去除菌体后的发酵上清液的OD
600
=0.3~0.7。4.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油麦菜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蜡样芽孢杆菌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制成蜡样芽孢杆菌原液;(2)将步骤(1)得到的蜡样芽孢杆菌原液离心,得到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去除菌体后的发酵上清液和沉淀物;(3)将步骤(2)得到的沉淀物烘干,研磨后得到蜡样芽孢杆菌的灭活菌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麦菜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培养基为LB培养基;所述培养时间为8~16h;所述培养温度为35~39℃。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麦菜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离心的转速为7500~8500rpm;所述离心的时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潇肖启程万聿可冯炜然黄雨田王欣任伟任重刘婷罗旭彪罗胜联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