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分散应力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98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底盘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分散应力的结构。该汽车底盘分散应力的结构,包括底盘臂和设置于底盘臂上的C型安装支架,所述C型安装支架的开口设置有应力分散板,所述应力分散板的侧面与C型安装支架开口的两侧相焊接,所述应力分散板的底部与底盘臂相焊接。该汽车底盘分散应力的结构通过在C型安装支架的开口侧设置有应力分散板,将C型安装支架的作用力分散传递至底盘臂上,从而防止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并且还可以增加C型安装支架的强度和刚度。安装支架的强度和刚度。安装支架的强度和刚度。

Stress dispersing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chas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底盘分散应力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底盘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底盘分散应力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底盘设计中,常常在臂上设置C型安装支架用于连杆的铰接。如图1所示,纵臂靠近端部的位置即设置有C型安装支架,在C型安装支架处常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尤其是C 型安装支架开口两侧与臂的连接处,容易因应力集中而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底盘分散应力的结构,防止C型安装支架的应力集中。
[0004]本技术公开的汽车底盘分散应力的结构,包括底盘臂和设置于底盘臂上的C型安装支架,所述C型安装支架的开口设置有应力分散板,所述应力分散板的侧面与C型安装支架开口的两侧相焊接,所述应力分散板的底部与底盘臂相焊接。
[0005]优选地,所述应力分散板的两边延伸出C型安装支架对应的范围。
[0006]优选地,所述应力分散板为中间窄两边宽的结构。
[0007]优选地,所述应力分散板中间窄的部分与C型安装支架的开口相对应。
[0008]优选地,所述应力分散板两边宽的部分分别设置有通孔。
[0009]优选地,所述底盘臂为纵臂,所述C型安装支架位于纵臂靠近端部的位置,所述应力分散板两边宽的部分分别为第一宽部和第二宽部,所述第一宽部的宽度大于第二宽部的宽度,所述第一宽部位于靠近纵臂端部的一边,所述第二宽部位于远离纵臂端部的一边。
[0010]优选地,所述应力分散板的两边向着C型安装支架的一侧弯折。
[0011]优选地,所述应力分散板和C型安装支架采用材质相同且规格相同的原材料。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底盘分散应力的结构通过在C型安装支架的开口侧设置有应力分散板,将C型安装支架的作用力分散传递至底盘臂上,从而防止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并且还可以增加C型安装支架的强度和刚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设置有C型安装支架的纵臂局部示意图;
[0014]图2

5分别是本申请的分散应力结构不同角度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纵臂1,C型安装支架2,应力分散板3,通孔4,第一宽部301,第二宽部 30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2

5所示,本技术的汽车底盘分散应力的结构,包括底盘臂和设置于底盘
臂上的C型安装支架2,所述C型安装支架2的开口设置有应力分散板3,所述应力分散板3的侧面与C型安装支架2开口的两侧相焊接,所述应力分散板3的底部与底盘臂相焊接。
[0018]因为C型安装支架2开口两侧与底盘臂之间最易出现应力集中问题,因此,本申请将应力分散板3设置于C型安装支架2的开口处,应力分散板3侧面与C型安装支架2开口的两侧相连接,底部与底盘臂,将C型安装支架2的作用力通过应力分散板3更为分散地传递至底盘臂上,从而解决应力集中的问题,还可以增加C型安装支架2以及的底盘臂对应位置的强度和刚度。
[0019]为了加强应力分散板3的应力分散效果,所述应力分散板3的两边延伸出C型安装支架 2对应的范围。
[0020]应力分散板3底部与底盘臂的焊缝通常是两边较为薄弱,而中间则较为丰满,为了防止焊缝两边薄弱被破坏,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应力分散板3为中间窄两边宽的结构。此种结构的应力分散板3可以使更多的应力分布于应力分散板3的中部,而中部是焊缝最为丰满的地方,可以承担更大的作用力,从而防止焊缝两边薄弱处因受力过大的损坏。此外,因为应力分散板3两边更宽的原因,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应力分散板3两边宽的部分分别设置有通孔4。
[0021]为了避让C型安装支架2所铰接的连接杆,所述应力分散板3中间窄的部分与C型安装支架2的开口相对应。
[0022]上述结构可以运用于底板中的各个具有C型安装支架2的结构部分,例如,所述底盘臂为纵臂1,所述C型安装支架2位于纵臂1靠近端部的位置,在设计要求中纵臂1端部的位置是不可溃缩的,为了降低纵臂1端部溃缩的可能性,所述应力分散板3两边宽的部分分别为第一宽部301和第二宽部302,所述第一宽部301的宽度大于第二宽部302的宽度,所述第一宽部301位于靠近纵臂1端部的一边,所述第二宽部302位于远离纵臂1端部的一边。靠近纵臂1端部的第一宽部301具有更大的宽度,因此,其对于纵臂1的加强效果更大,因此,可以降低纵臂1端部溃缩的可能性,而第二宽部302则较窄,纵臂1该处对应的区域在必要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溃缩的。
[0023]为了延长应力分散板3的焊缝,同时便于焊接,如图5所示,所述应力分散板3的两边向着C型安装支架2的一侧弯折。注意弯折角度不宜过大,且延伸部分越长则弯折角度越小。
[0024]应力分散板3所需的原材料相对较少,可以采用加工剩余的边角余料制作,因此,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应力分散板3和C型安装支架2采用材质相同且规格相同的原材料。应力分散板3即可采用C型安装支架2加工的剩余材料制作,同时应力分散板3和C型安装支架2采用材质相同且规格相同,其相应地热胀冷缩幅度等性质也相同,有利于焊接加工以及后期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底盘分散应力的结构,包括底盘臂和设置于底盘臂上的C型安装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安装支架(2)的开口设置有应力分散板(3),所述应力分散板(3)的侧面与C型安装支架(2)开口的两侧相焊接,所述应力分散板(3)的底部与底盘臂相焊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分散应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分散板(3)的两边延伸出C型安装支架(2)对应的范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底盘分散应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分散板(3)为中间窄两边宽的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底盘分散应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分散板(3)中间窄的部分与C型安装支架(2)的开口相对应。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底盘分散应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分散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直均陈正康姜煜陈志洋胡洪胥旭谭英杰田欢乐陈旭敬颐明侯娟朱思龙兰磊马小芹王晓东杨权曾波贾冰卢小勇张远华徐洋杨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