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内壁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292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44
一种管道内壁除锈装置,涉及管道维护技术领域,用于实现对小管径尺寸的管道内壁的除锈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上具有沿周向均匀设置的管座,所述管座内部中空,将管道下端伸入所述管座内使得管道处于竖直状态;所述夹持座的侧壁具有竖向设置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末端具有支撑块,所述夹持座的上方具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侧壁具有耳板,所述耳板与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上盖的底部转动安装有与管座一一对应的除锈杆,所述上盖底部具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使所述除锈杆的旋转,所述除锈杆下端具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伸入管道内与管道内壁摩擦实现除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对管道内壁进行除锈。型可以方便对管道内壁进行除锈。型可以方便对管道内壁进行除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内壁除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维护
,具体地说是一种管道内壁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管道可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如消防管道、天然气管道、石油输送管道,长时间使用后管道内壁会锈蚀,进而加快管道的腐蚀。对于管径尺寸较大的管道,可以采取抛丸的形式进行除锈,而对于管径尺寸较小的管道,则不便于进行除锈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内壁除锈装置,用于实现对小管径尺寸的管道内壁的除锈处理。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内壁除锈装置,包括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上具有沿周向均匀设置的管座,所述管座内部中空,将管道下端伸入所述管座内使得管道处于竖直状态;所述夹持座的侧壁具有竖向设置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末端具有支撑块,所述夹持座的上方具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侧壁具有耳板,所述耳板与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上盖的底部转动安装有与管座一一对应的除锈杆,所述上盖底部具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使所述除锈杆的旋转,所述除锈杆下端具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伸入管道内与管道内壁摩擦实现除锈。
[0005]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座的上部具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上端大、下端小,所述夹持座的下部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与锥形孔小端连通,所述凹槽内具有储存盒,所述管座底部具有底孔,所述底孔与锥形孔内壁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转移通道。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座的侧壁具有底座,所述油缸缸筒与底座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除锈杆上端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位于所述上盖底部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上盖顶部具有驱动主动齿轮旋转的电机。
[0008]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盒内侧具有提手。
[0009]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块具有弹性,所述摩擦块外壁具有磨料。
[0010]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块设置有多个,且所述摩擦块的端部与除锈杆外壁之间通过拉线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管座内侧具有调节座,待除锈管道外径小于管座内径时,将所述调节座放置在管座内侧,并使得管道下端伸入调节座内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管座内壁具有插槽,所述调节座外壁具有与插槽插接配合的插条。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道内壁除锈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4](1)使用时将待除锈管道竖向放置在管座上,对管道内壁除锈时铁锈可以在自重下下落;进而便于铁锈的收集;
[0015](2)一次可以对多根管道进行除锈处理,作业效率高;
[0016](3)管道内掉落的铁锈落在转移通道内,经转移通道滚动至储存盒内,实现对铁锈的收集;
[0017](4)除锈杆下端伸入管道内后,在油缸的驱动下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对管道内壁的除锈。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0]图3为夹持座的俯视图;
[0021]图4为将管道安装在夹持座上的俯视示意图;
[0022]图5为将管道安装在夹持座上的正面示意图;
[0023]图6为上盖的仰视图;
[0024]图7为图4中的A

A剖视图;
[0025]图8为实施例一的除锈杆的正视图;
[0026]图9为实施例二的除锈杆的正视图;
[0027]图10为实施例二的除锈杆旋转时的示意图;
[0028]图11为上盖从夹持座上方移开后的示意图;
[0029]图12为管座的俯视图;
[0030]图13为在管座内侧放置调节座的示意图;
[0031]图14为调节座的俯视图;
[0032]图中:1夹持座,11锥形孔,12凹槽,13转移通道,14底座,2储存盒,21提手,3管座,31底孔,32插槽,33调节座,34插条,4油缸,41支撑块,5上盖,51耳板,52从动齿轮,53主动齿轮,54电机,55圆槽,6除锈杆,61摩擦块,62拉线,7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如图1至图14所示,本技术包括夹持座1、管座3、油缸4和上盖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4]如图1、图2所示,一种管道内壁除锈装置包括夹持座1,夹持座1上具有沿周向均匀设置的管座3,管座3内部中空、上端敞口,管座3的内径与待除锈管道外径相同,将管道下端伸入管座3内使得管道处于竖直状态;夹持座1的侧壁具有竖向设置的油缸4,油缸4的活塞杆末端具有支撑块41,夹持座41的上方具有上盖5,上盖5的侧壁具有耳板51,耳板15与支撑块41转动连接;油缸4活塞杆伸缩时,可以驱使上盖的上下移动,且上盖5又能相对支撑块41转动。如图6所示,耳板51的底部具有圆槽55,支撑块41伸入该圆槽55内实现与上盖5的转动连接。上盖5的底部转动安装有与管座3一一对应的除锈杆6,上盖5底部具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使除锈杆6的旋转,除锈杆6下端具有摩擦块61,摩擦块61伸入管道7内与管道7内壁摩擦实现除锈。
[0035]具体地,为便于铁锈的收集,如图3、图4和图7所示,夹持座1的上部具有锥形孔11,锥形孔11上端大、下端小,夹持座11的下部具有凹槽12,凹槽12与锥形孔11小端连通,凹槽
12内具有储存盒2,管座3底部具有底孔31,底孔31与锥形孔11内壁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转移通道13。管座3设置在锥形孔11大端与夹持座内壁之间的环形区域内,底孔31与转移通道13的上端连通,转移通道13的下端贯穿锥形孔11孔壁。管道内壁掉落的铁锈穿过底孔31落在转移通道13内,然后由转移通道13移动至储存盒2内,进而对铁锈进行收集。储存盒2内侧具有提手21,取出或放置储存盒2时,手持提手21将储存盒2放置在凹槽12内或从凹槽12内取出。
[0036]具体地,为实现夹持座1与油缸4的装配,夹持座1的侧壁具有底座14,油缸14缸筒与底座1固定连接。推动上盖5从夹持座1正上方移开,如图11所示,此时可以向管座3内插入待除锈的管道,或者将已进行完除锈作业的管道从管座3内拔出。如图5所示,将管道7插入管座3内后,管道7在管座内壁作用下保持竖直状态。
[0037]具体地,如图6所示,驱动组件包括与除锈杆6上端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52、位于上盖5底部的主动齿轮53,主动齿轮53与从动齿轮52啮合,上盖5顶部具有驱动主动齿轮53旋转的电机54。
[0038]如图8所示,摩擦块61具有弹性,摩擦块61外壁具有磨料;除锈杆6随油缸4活塞杆下移时,摩擦块61在管道7口的挤压作用下变形,直至摩擦块61伸入管道内。如图9所示,摩擦块61设置有多个,且摩擦块61的端部与除锈杆6外壁之间通过拉线62连接。摩擦块61随除锈杆6下端伸入管道内,如图10所示,当除锈杆6旋转时,摩擦块61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甩,并在管道内壁阻挡下与管道内壁接触摩擦,实现对管道内壁的除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内壁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上具有沿周向均匀设置的管座,所述管座内部中空,将管道下端伸入所述管座内使得管道处于竖直状态;所述夹持座的侧壁具有竖向设置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末端具有支撑块,所述夹持座的上方具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侧壁具有耳板,所述耳板与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上盖的底部转动安装有与管座一一对应的除锈杆,所述上盖底部具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使所述除锈杆的旋转,所述除锈杆下端具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伸入管道内与管道内壁摩擦实现除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壁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的上部具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上端大、下端小,所述夹持座的下部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与锥形孔小端连通,所述凹槽内具有储存盒,所述管座底部具有底孔,所述底孔与锥形孔内壁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转移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壁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的侧壁具有底座,所述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