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设备的刹车限位装置间隙的计算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252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锚设备的刹车限位装置间隙的计算方法,应用于锚设备的刹车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所述调节装置推动下刹车片的第二端,将刹车系统松开至锚设备能够抛锚的状态,获取所述调节装置推动下刹车片的第二端的移动距离;根据获取的所述下刹车片的第二端的移动距离计算刹车带所在圆的周长变化量;根据所述刹车带所在圆的周长变化量计算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值,使得没有经验的人员也能通过间隙值调节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设备的刹车限位装置间隙的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锚设备的刹车限位装置间隙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锚设备是船舶的重要设备,刹车系统是锚设备的必要组成系统,刹车限位装置又是刹车系统的重要部件。锚设备用于放锚链和收锚链,其基本要求是需要松出锚链时能够松出去,需要刹住锚链时能够刹得住,需要收回时能够用锚机绞回。控制锚设备的锚链松出或刹紧的设备就是锚设备的刹车系统。
[0003]锚设备的刹车系统包括刹车带、调节装置和刹车限位装置,刹车带用于套设在刹车毂上,刹车带包括上刹车片和下刹车片,上刹车片和下刹车片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刹车片的第一端和下刹车片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上刹车片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到与船体相连的刹车支撑架上,刹车限位装置设置在下刹车片的下方,且其与下刹车片之间具有间隙,调节装置与下刹车片的第二端连接,用于拉动或推动下刹车片,从而使得刹车带抱紧或松开刹车毂,实现控制锚设备的锚链松出或刹紧。
[0004]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是刹车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刹车带磨损状况和刹车带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在实际使用中,当联动装置推动下刹车片时,下刹车片将先被推开脱离刹车毂,由于重力作用以及上刹车片和下刹车片转动连接的原因,如果下刹车带下方没有刹车限位装置的托举和限制,下刹车片离开刹车毂的间隙将很大,而上刹车片由于重力作用还是贴在刹车毂上,导致松开刹车带时上刹车片与刹车毂之间的摩擦力还是较大,严重时锚设备的锚在刹车带完全松开时还是不能利用重力抛出,就算能抛出或用锚设备送出,上刹车片也会由于长期局部摩擦而导致磨损较快,致使上刹车片使用寿命减少。如果刹车限位装置间隙过小,下刹车片还没有充分脱开就被刹车限位装置限制时,下刹车片也会由于长期局部摩擦而导致磨损较快。所以,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锚设备刹车系统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0005]目前船员装设或调节刹车限位装置的间隙时主要依靠个人经验,费时费力,并且有调节刹车限位装置间隙经验的船员极少,导致很多船舶因刹车限位装置的间隙不合适影响到锚设备的正常使用,甚至有些船舶因为限位装置间隙的设定不当造成了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设备的刹车限位装置间隙的计算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值,使得没有经验的人员也能通过间隙值调节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锚设备的刹车限位装置间隙的计算方法,应用于锚设备的刹车系统,刹车系统包括刹车带、调节装置和刹车限位装置,刹车带用于套设在刹车毂上,刹车带包括上刹车
片和下刹车片,上刹车片和下刹车片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刹车片的第一端和下刹车片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上刹车片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到与船体相连的刹车支撑架上,刹车限位装置设置在下刹车片的下方,且其与下刹车片之间具有间隙,调节装置与下刹车片的第二端连接,用于拉动或推动下刹车片,从而使得刹车带抱紧或松开刹车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通过调节装置推动下刹车片的第二端,将刹车系统松开至锚设备能够抛锚的状态,获取调节装置推动下刹车片的第二端的移动距离;
[0010]根据获取的下刹车片的第二端的移动距离计算刹车带所在圆的周长变化量;
[0011]根据刹车带所在圆的周长变化量计算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
[0012]进一步地,调节装置包括L型联动件和驱动组件,L型联动件包括长端和短端,短端与长端的连接处通过第三转轴连接到刹车支撑架上,短端远离长端的一端为第三端,第三端与下刹车片的第二端连接,长端远离短端的一端为第四端,驱动组件与第四端连接,用于驱动第四端上下移动;
[0013]获取调节装置推动下刹车片的第二端的移动距离的步骤包括:
[0014]获取长端的第四端的移动距离;
[0015]根据获取的长端的第四端的移动距离计算短端的第三端的移动距离,短端的第三端的移动距离即为调节装置推动下刹车片的第二端的移动距离。
[0016]进一步地,根据获取的长端的第四端的移动距离计算短端的第三端的移动距离的步骤包括:
[0017]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短端的第三端的移动距离:
[0018]X2=X1*L2/L1,式中,X2为短端的第三端的移动距离,X1为长端的第四端的移动距离,L2为短端的长度,L1为长端的长度。
[0019]进一步地,根据刹车带所在圆的周长变化量计算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的步骤包括:
[0020]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
[0021]S=C

/2π,式中,S为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C

为刹车带所在圆的周长变化量。
[0022]进一步地,根据获取的下刹车片的第二端的移动距离计算刹车带所在圆的周长变化量的步骤包括:
[002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刹车带所在圆的周长变化量:
[0024]C

=X2*360/C,式中,C

为刹车带所在圆的周长变化量,C为刹车带围成的弧度,X2为调节装置推动下刹车片的第二端的移动距离。
[0025]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螺杆和手轮,手轮与螺杆的顶端连接,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第一轴套与长端的第四端设转动连接,第二轴套位于第一轴套的下方,并与刹车支撑架转动连接;
[0026]获取长端的第四端的移动距离的步骤包括:
[0027]获取将刹车系统松开至锚设备能够抛锚的状态时手轮转动的圈数,根据公式X1=n*L3计算长端的第四端的移动距离,其中,n为手轮转动的圈数,L3为螺杆上每圈螺纹的高度。
[002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理论计算,下刹车片的第二端的直线变化量转化为刹车带所在圆的圆周变化量,进而得到圆周半径变化量,把圆周半径变化量作为锚设备中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值,从而船员装设或调节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时,没有实际经验的人员也能够根据计算的间隙值调节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的间隙,能够最大限度延长刹车带的使用寿命,减少锚设备的刹车系统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锚设备的刹车限位装置间隙的计算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锚设备的刹车限位装置间隙的计算方法在刹车系统上的换算示意图。
[0031]图中,1

刹车带,2

刹车限位装置,3

刹车毂,4

L型联动件,41

长端,42

短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设备的刹车限位装置间隙的计算方法,应用于锚设备的刹车系统,所述刹车系统包括刹车带、调节装置和刹车限位装置,刹车带用于套设在刹车毂上,刹车带包括上刹车片和下刹车片,上刹车片和下刹车片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刹车片的第一端和下刹车片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上刹车片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到与船体相连的刹车支撑架上,刹车限位装置设置在下刹车片的下方,且其与下刹车片之间具有间隙,调节装置与下刹车片的第二端连接,用于拉动或推动下刹车片,从而使得刹车带抱紧或松开刹车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所述调节装置推动下刹车片的第二端,将刹车系统松开至锚设备能够抛锚的状态,获取所述调节装置推动下刹车片的第二端的移动距离;根据获取的所述下刹车片的第二端的移动距离计算刹车带所在圆的周长变化量;根据所述刹车带所在圆的周长变化量计算刹车限位装置与下刹车片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设备的刹车限位装置间隙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L型联动件和驱动组件,所述L型联动件包括长端和短端,所述短端与长端的连接处通过第三转轴连接到刹车支撑架上,所述短端远离长端的一端为第三端,所述第三端与下刹车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长端远离短端的一端为第四端,所述驱动组件与第四端连接,用于驱动第四端上下移动;所述获取所述调节装置推动下刹车片的第二端的移动距离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长端的第四端的移动距离;根据获取的所述长端的第四端的移动距离计算短端的第三端的移动距离,所述短端的第三端的移动距离即为调节装置推动下刹车片的第二端的移动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设备的刹车限位装置间隙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长端的第四端的移动距离计算短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鑫李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航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