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送网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动送网定位机构,包括支撑装置、调节框架、主动辊以及从动辊,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左右两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杆以及横梁,所述支撑板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设置横梁,所述横梁后侧设置主动孔,所述主动辊设置在横梁之间且所述主动辊左右两端分别设置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远离主动辊一端穿过主动孔,所述横梁远离主动辊一侧侧壁且与主动辊对应位置设置固定装置,通过调节装置的设置,便于通过电动气缸对横梁的反作用力将调节框架前端抬起,从而便于将织网的一端伸入主动辊以及从动辊之间进行夹持。辊以及从动辊之间进行夹持。辊以及从动辊之间进行夹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送网定位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送网
,具体为自动送网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金属织网广泛用于石油、建筑、养殖、化工工业、取暖管道以及其它管道的包裹网;金属织网还可用于围栏、住宅和园林绿化防护等,同时金属织网还可用于制作石笼网箱,保护和支持海堤、山坡、路桥、水库及其他土木工程等。
[0003]现有的金属织网机多为菱形织网机或者六边形织网机,然而在织网过程中是人工送网的,工作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送网定位机构。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送网定位机构,包括支撑装置、调节框架、主动辊以及从动辊,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左右两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杆以及横梁,所述支撑板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设置横梁,所述横梁后侧设置主动孔,所述主动辊设置在横梁之间且所述主动辊左右两端分别设置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远离主动辊一端穿过主动孔,所述横梁远离主动辊一侧侧壁且与主动辊对应位置设置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圆环以及固定片,所述固定圆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中间位置设置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螺装第一螺纹钉,所述横梁远离主动辊一侧侧壁与第一螺纹孔对应位置设置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钉伸入第二螺纹孔内,所述主动辊侧壁与驱动轴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左侧的驱动轴左端设置从动齿轮,所述支撑杆侧壁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设置链条,所述调节框架内部中间位置转动设置从动辊,所述调节框架左右两侧的外壁后侧设置转轴,所述横梁顶端且与转轴对应位置设置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中间位置设置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框架左右两侧外壁的前侧设置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输出端与横梁接触。
[0008]为了便于对织网进行展平,从而提升送网的效率,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横梁顶面的前侧转动设置展平辊。
[0009]为了便于对横梁进行支撑,从而防止横梁工作过程中发生变形,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支撑杆后侧侧壁设置横杆,所述横杆与横梁之间设置支撑柱。
[0010]为了便于对调节块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对调节框架进行安装拆卸,本技术改进有,所述调节块前后两侧设置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中间位置设置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螺装第三螺纹钉,所述横梁顶端与第三螺纹孔对应位置设置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钉旋入第四螺纹孔内。
[0011]为了便于提升送网效率,本技术改进有,所述主动辊表面均布驱动柱。
[0012]为了便于提升驱动柱的防滑性能,从而进一步提升送网的效率,本技术改进有,所述驱动柱表面均布防滑纹。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自动送网定位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自动送网定位机构,通过调节装置的设置,便于通过电动气缸对横梁的反作用力将调节框架前端抬起,从而便于将织网的一端伸入主动辊以及从动辊之间进行夹持。通过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的设置,便于驱动主动辊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织网进行送料。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支撑装置;2、调节框架;3、主动辊;4、从动辊;5、支撑板;6、支撑杆;7、横梁;8、固定圆环;9、固定片;10、第一螺纹钉;11、从动齿轮;12、主动齿轮;13、链条;14、转轴;15、调节块;16、电动气缸;17、展平辊;18、横杆;19、支撑柱;20、第三螺纹钉;21、驱动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
3,自动送网定位机构,包括支撑装置1、调节框架2、主动辊3以及从动辊4,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左右两组,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板5、支撑杆6以及横梁7,所述支撑板5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顶端设置横梁7,所述横梁7后侧设置主动孔,所述主动辊3设置在横梁7之间且所述主动辊3左右两端分别设置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远离主动辊3一端穿过主动孔,所述横梁7远离主动辊3一侧侧壁且与主动辊3对应位置设置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圆环8以及固定片9,所述固定圆环8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固定片9,所述固定片9中间位置设置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螺装第一螺纹钉10,所述横梁7远离主动辊3一侧侧壁与第一螺纹孔对应位置设置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钉10伸入第二螺纹孔内,所述主动辊3侧壁与驱动轴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3左侧的驱动轴左端设置从动齿轮11,所述支撑杆6侧壁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主动齿轮12,所述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1之间设置链条13,所述调节框架2内部中间位置转动设置从动辊4,所述调节框架2左右两侧的外壁后侧设置转轴14,所述横梁7顶端且与转轴14对应位置设置调节块15,所述调节块15中间位置设置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转轴14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框架2左右两侧外壁的前侧设置电动气缸16,所述电动气缸16输出端与横梁7接触。
[0022]所述横梁7顶面的前侧转动设置展平辊17,便于对织网进行展平,从而提升送网的效率。
[0023]所述支撑杆6后侧侧壁设置横杆18,所述横杆18与横梁7之间设置支撑柱19,便于对横梁7进行支撑,从而防止横梁7工作过程中发生变形。
[0024]所述调节块15前后两侧设置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中间位置设置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螺装第三螺纹钉20,所述横梁7顶端与第三螺纹孔对应位置设置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钉20旋入第四螺纹孔内,便于对调节块15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对调节框架2进行安装拆卸。
[0025]所述主动辊3表面均布驱动柱21,便于提升送网效率。
[0026]所述驱动柱21表面均布防滑纹,便于提升驱动柱21的防滑性能,从而进一步提升送网的效率。
[0027]综上所述,该自动送网定位机构,在使用时,操作人员控制电动气缸16工作,从而通过电动气缸16对横梁7的反作用力将调节框架2前端抬起,从而便于将织网的一端伸入主动辊3以及从动辊4之间,之后通过调节框架2的重力将织网夹持在主动辊3以及从动辊4之间,之后操作人呢云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从而通过主动齿轮12、链条13以及从动齿轮11带动主动辊3转动,从而通过驱动柱21带动织网进行移动,从而完成对织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送网定位机构,包括支撑装置(1)、调节框架(2)、主动辊(3)以及从动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左右两组,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板(5)、支撑杆(6)以及横梁(7),所述支撑板(5)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顶端设置横梁(7),所述横梁(7)后侧设置主动孔,所述主动辊(3)设置在横梁(7)之间且所述主动辊(3)左右两端分别设置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远离主动辊(3)一端穿过主动孔,所述横梁(7)远离主动辊(3)一侧侧壁且与主动辊(3)对应位置设置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圆环(8)以及固定片(9),所述固定圆环(8)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固定片(9),所述固定片(9)中间位置设置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螺装第一螺纹钉(10),所述横梁(7)远离主动辊(3)一侧侧壁与第一螺纹孔对应位置设置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钉(10)伸入第二螺纹孔内,所述主动辊(3)侧壁与驱动轴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3)左侧的驱动轴左端设置从动齿轮(11),所述支撑杆(6)侧壁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主动齿轮(12),所述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1)之间设置链条(13),所述调节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丰,王树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尊海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