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用水培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35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用水培槽,包括:大棚主体、输水主管道、水培模块,所述输水分管道通过水阀和软管连接有水培模块,水培模块包括管状支撑柱、支撑底板、竖向支撑件、竖向支撑板、水培槽,竖向支撑板上端安装另一组竖向支撑件和管状支撑柱,设置第二层的水培槽,同理,可以依次向上设置多层水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依次向上设置多层水培槽,提高大棚的空间利用率;实现水培模块的拼装式快速搭建,提高水培模块的组装效率,提高施工效率;在植物成熟时可以直接通过托盘将其从水培模块上摘除,提高水培植物采收效率。提高水培植物采收效率。提高水培植物采收效率。

A water culture tank in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用水培槽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为一种大棚用水培槽。

技术介绍

[0002]无土栽培技术是一世界设施农业中广泛采用的技术,其通过改变自然环境来获得植物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要素,从而达到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延长生长季节,提高效益的目的。目前世界上己有100多个国家将无上栽培技术用于现代化温室生产,现有的无土栽培主要分为三大类:基质栽培、水培和雾培,随着土地资源的紧缺,使用水培方式种植蔬菜的越来越多。
[0003]现有的水培机构大多数采用固定结构,或者单层设置,对于大棚的空间利用率有限,安装复杂,施工缓慢,且采收阶段效率底下。
[0004]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大棚用水培槽,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棚用水培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水培机构大多数采用固定结构,或者单层设置,对于大棚的空间利用率有限,安装复杂,施工缓慢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棚用水培槽,包括:大棚主体、输水主管道、水培模块,所述大棚主体内设有横梁支架,横梁支架上吊装输水主管道,输水主管道连接有输水分管道;
[0007]输水分管道通过水阀和软管连接有水培模块,水培模块包括管状支撑柱、支撑底板、竖向支撑件、竖向支撑板、水培槽,所述支撑底板上固定安装竖向支撑件,竖向支撑件上固定安装管状支撑柱,管状支撑柱上设置水培槽;
[0008]竖向支撑件上镜像安装有另一个竖向支撑件,并在该竖向支撑件上固定安装竖向支撑板,竖向支撑板上端安装另一组竖向支撑件和管状支撑柱,设置第二层的水培槽,同理,可以依次向上设置多层水培槽;
[0009]竖向支撑件由Y形支撑夹和固定板一体组成,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第一固定螺丝,使竖向支撑件与支撑底板或者竖向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0]Y形支撑夹镜像设置后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下部的Y形支撑夹内设有管状支撑柱,管状支撑柱内设有第二固定螺丝,第二固定螺丝与Y形支撑夹螺纹连接,使管状支撑柱与竖向支撑件固定安装。
[0011]优选的,所述输水分管道下端固定安装有管道支撑柱,管道支撑柱与地面固定安装。
[0012]优选的,所述水培槽的内开设有培养槽,水培槽一端设有进液管一和进液管二。
[0013]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一和进液管二与培养槽相通,进液管一和进液管二分别连接液体输入管。
[0014]优选的,所述水培槽下端对称开设有限位嵌槽,限位嵌槽与管状支撑柱嵌入式贴合。
[0015]优选的,所述水培槽上盖有托盘,托盘一体设有培养盒,培养盒的底部开设有网状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水培模块解决现有的水培机构大多数采用固定结构,或者单层设置,对于大棚的空间利用率有限,安装复杂,施工缓慢的问题;
[0017]1、竖向支撑件上镜像安装有另一个竖向支撑件,并在该竖向支撑件上固定安装竖向支撑板,竖向支撑板上端安装另一组竖向支撑件和管状支撑柱,实现第二层的水培槽设置,同理,可以依次向上设置多层水培槽,提高大棚的空间利用率;
[0018]2、Y形支撑夹镜像设置后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实现两个竖向支撑件镜像固定,下部的Y形支撑夹内设有管状支撑柱,管状支撑柱内设有第二固定螺丝,第二固定螺丝与Y形支撑夹螺纹连接,使管状支撑柱与竖向支撑件固定安装,实现水培模块的拼装式快速搭建,提高水培模块的组装效率,提高施工效率;
[0019]3、水培槽上盖有托盘,托盘一体设有培养盒,培养盒的底部开设有网状孔,通过将相通培养盒浸入培养槽内,使培养液体经过网状孔进入培养盒,在培养盒内设置植物,在植物成熟时可以直接通过托盘将其从水培模块上摘除,提高水培植物采收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水培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图1的A处放大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水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大棚主体;2、横梁支架;3、输水主管道;4、输水分管道;5、管道支撑柱;6、水培模块;7、管状支撑柱;8、支撑底板;9、竖向支撑件;10、竖向支撑板;11、水培槽;12、进液管一;13、进液管二;14、限位嵌槽;15、培养槽;16、托盘;17、培养盒;18、网状孔;19、固定板;20、第一固定螺丝;21、Y形支撑夹;22、固定螺栓;23、第二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棚用水培槽,包括:大棚主体1、输水主管道3、水培模块6,所述大棚主体1内设有横梁支架2,横梁支架2上吊装输水主管道3,输水主管道3连接有输水分管道4,输水分管道4下端固定安装有管道支撑柱5,管道支撑柱5与地面固定安装;
[0027]输水分管道4通过水阀和软管连接有水培模块6,水培模块6包括管状支撑柱7、支撑底板8、竖向支撑件9、竖向支撑板10、水培槽11,所述支撑底板8上固定安装竖向支撑件9,
竖向支撑件9上固定安装管状支撑柱7,管状支撑柱7上设置水培槽11;
[0028]竖向支撑件9上镜像安装有另一个竖向支撑件9,并在该竖向支撑件9上固定安装竖向支撑板10,竖向支撑板10上端安装另一组竖向支撑件9和管状支撑柱7,实现第二层的水培槽11设置,同理,可以依次向上设置多层水培槽11,节省大棚内的空间;
[0029]竖向支撑件9由Y形支撑夹21和固定板19一体组成,通过在固定板19上设置第一固定螺丝20,使竖向支撑件9与支撑底板8或者竖向支撑板10固定连接;
[0030]Y形支撑夹21镜像设置后通过固定螺栓22固定连接,实现两个竖向支撑件9镜像固定,下部的Y形支撑夹21内设有管状支撑柱7,管状支撑柱7内设有第二固定螺丝23,第二固定螺丝23与Y形支撑夹21螺纹连接,使管状支撑柱7与竖向支撑件9固定安装,实现水培模块6的拼装式快速搭建,提高水培模块6的组装效率;
[0031]水培槽11下端对称开设有限位嵌槽14,限位嵌槽14与管状支撑柱7嵌入式贴合,实现水培槽11与管状支撑柱7快速固定,防止水培槽11与管状支撑柱7滑脱;
[0032]水培槽11的内开设有培养槽15,水培槽11一端设有进液管一12和进液管二13,进液管一12和进液管二13与培养槽15相通,进液管一12和进液管二13分别连接液体输入管,实现水培槽11同步输入水和营养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用水培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主体、输水主管道、水培模块,所述大棚主体内设有横梁支架,横梁支架上吊装输水主管道,输水主管道连接有输水分管道;输水分管道通过水阀和软管连接有水培模块,水培模块包括管状支撑柱、支撑底板、竖向支撑件、竖向支撑板、水培槽,所述支撑底板上固定安装竖向支撑件,竖向支撑件上固定安装管状支撑柱,管状支撑柱上设置水培槽;竖向支撑件上镜像安装有另一个竖向支撑件,并在该竖向支撑件上固定安装竖向支撑板,竖向支撑板上端安装另一组竖向支撑件和管状支撑柱,设置第二层的水培槽,同理,可以依次向上设置多层水培槽;竖向支撑件由Y形支撑夹和固定板一体组成,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第一固定螺丝,使竖向支撑件与支撑底板或者竖向支撑板固定连接;Y形支撑夹镜像设置后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下部的Y形支撑夹内设有管状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云周龙魏亮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云天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