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和电缆线输送用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231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包括由聚氨酯材料一体浇注成型的带体,带体的内部设有绳芯;所述带体的外侧面中部开设有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内设有可拆连接的环形连接件;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外侧面设有环形沟槽;所述带体的外侧面上,位于环形安装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沿带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带齿,相邻两带齿之间形成齿槽。使用时,将两条传动带面对面并拢,即可在两环形连接件之间形成电缆线输送腔,用于电缆线输线;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尺寸大小的环形连接件,对电缆线输送腔的大小进行调节,以此来满足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电缆线进行输送,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广。对应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缆线输送用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传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和电缆线输送用传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线输送
,具体涉及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和电缆线输送用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对电缆线的巨大需求。电缆线是传输电能、电信号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是电力行业最常见的材料。电缆线安装时,首先会在墙体上设置电线管,再将电缆线装到电线管内。而由于电缆线的长度较长,施工时常常需要用到穿线设备,将电缆线输送到电线管里。目前,市场上的穿线设备主要由两条传动带构成,在两条传动带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凹槽。使用时,两条传动带上的凹槽面对面并拢,形成电缆线输送腔,用于放置电缆线;然后通过传动设备旋转,带动两条传动带转动,使得电缆线通过输送腔,被输送到电线管里。但是,这种结构的穿线设备,两条传动带上的凹槽尺寸是固定的,因此两传动带之间所形成的输送腔的尺寸大小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这种穿线设备只能输送特定尺寸结构的电缆线,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在带体的中部设有环形连接件;使用时,将两条传动带面对面并拢,即可在两环形连接件之间形成电缆线输送腔,方便电缆线输线;而且环形连接件与带体可拆连接,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尺寸大小的环形连接件,对电缆线输送腔的大小进行调节,以此来满足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电缆线进行输送,此时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广。对应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缆线输送用传动装置。
[0004]对于传动带而言,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包括由聚氨酯材料一体浇注成型的带体;所述带体的内部设有绳芯;所述带体的外侧面中部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设有环形连接件;所述环形连接件与环形安装槽可拆连接;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外侧面设有环形沟槽;所述带体的外侧面上,位于环形安装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带齿,相邻两带齿之间形成齿槽。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在带体上开设有环形安装槽,并在环形安装槽内安装有环形连接件;使用时,将两条传动带面对面并拢,即可在两环形连接件之间形成电缆线输送腔,方便电缆线输线;环形连接件与带体可拆连接,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尺寸大小的环形连接件,对电缆线输送腔的大小进行调节,以此来满足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电缆线进行输送,此时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广;而且带体上带齿、齿槽的设计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当两条传动带运行时,传动带上对应的带齿和齿槽相互啮合,避免了传动带发生打滑现象,保证了对电缆线的稳定输送;此外,该传动带的带体由聚氨酯材料一体成型,其强度高、耐磨性好,长时间使用后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
[0006]作为优化,前述的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中,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内侧面设有
一组沿所述环形连接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卡接块,对应的,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设有一组卡接槽。当环形连接件和带体配合连接后,卡接块位于卡接槽内形成限位,以此来实现环形连接件和带体的固定连接,此时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槽的槽壁处设有防滑纹。由此,可以增加卡接块和卡接槽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环形连接件和带体的连接牢固度,从而可以避免在传动带运行过程中,出现环形连接件掉落的现象。
[0007]作为优化,前述的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中,所述环形连接件由聚氨酯材料一体成型。聚氨酯材料具有弹性,且耐磨性好、价格低廉,环形连接件采用聚氨酯材料制作,不会对电缆线造成损伤,而且长期使用后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此外,环形连接件一体成型,结构简单、方便制造。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内部设有钢丝绳。钢丝绳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优点,在环形连接件的内部设置钢丝绳,增加了环形连接件的抗拉强度,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0008]作为优化,前述的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中,所述带体内的绳芯为凯夫拉线。凯夫拉线强度高,抗拉扯性能强,使得传动带带体的抗拉强度高,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传动带的使用寿命。
[0009]对于传动装置而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电缆线输送用传动装置,包括两条相互配合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包括由聚氨酯材料一体浇注成型的带体;所述带体的内部设有绳芯;所述带体的外侧面中部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设有环形连接件;所述环形连接件与环形安装槽可拆连接;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外侧面设有环形沟槽;所述带体的外侧面上,位于环形安装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带齿,相邻两带齿之间形成齿槽;两个环形连接件上的环形沟槽面对面并拢,形成电缆线输送腔,用于容纳电缆线;两条传动带上均设有主动输送轮和从动输送轮;所述主动输送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由电机驱动转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缆线输送用传动装置通过两条传动带的配合来对电缆线进行输送,具有易于实施和便于控制的特点;而且其通过在传动带带体上设置可拆连接的环形连接件,并通过两环形连接件形成电缆线输送腔,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尺寸大小的环形连接件,对电缆线输送腔的大小进行调节,以此来满足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电缆线进行输送,此时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广。
[0011]作为优化,前述的电缆线输送用传动装置中,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内侧面设有一组沿所述环形连接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卡接块,对应的,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设有一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槽壁处设有防滑纹;所述环形连接件由聚氨酯材料一体成型,环形连接件的内部设有钢丝绳;所述带体内的绳芯为凯夫拉线。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带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环形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缆线输送用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电缆线装配到本技术的电缆线输送用传动装置后的示意图。
[0017]附图中的标记为:1

带体,101

环形安装槽、1011

卡接槽,102
‑ꢀ
带齿,103

齿槽;
2

环形连接件,201

环形沟槽,202

卡接块;3
‑ꢀ
主动输送轮;4

从动输送轮;5

电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申请限制的依据。
[0019]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包括由聚氨酯材料一体浇注成型的带体1;所述带体1的内部设有绳芯;所述带体1的外侧面中部开设有环形安装槽101;所述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聚氨酯材料一体浇注成型的带体(1);所述带体(1)的内部设有绳芯;所述带体(1)的外侧面中部开设有环形安装槽(101);所述环形安装槽(101)内设有环形连接件(2);所述环形连接件(2)与环形安装槽(101)可拆连接;所述环形连接件(2)的外侧面设有环形沟槽(201);所述带体(1)的外侧面上,位于环形安装槽(10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沿所述带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带齿(102),相邻两带齿(102)之间形成齿槽(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件(2)的内侧面设有一组沿所述环形连接件(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卡接块(202),对应的,所述环形安装槽(101)内设有一组卡接槽(10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1011)的槽壁处设有防滑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件(2)由聚氨酯材料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件(2)的内部设有钢丝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输送用聚氨酯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内的绳芯为凯夫拉线。7.电缆线输送用传动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民军章亚冬陈华章波叶海勇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县成泰聚氨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