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219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切刀装置。切刀装置包括刀座、多把第一切刀,以及多把第二切刀,多把第一切刀和多把第二切刀以相互交叉的方式设置于是刀座,且多把第一切刀和多把第二切刀相互交叉形成多个用来成型物料的刀室,刀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排气孔,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设置有和刀室相连通的透气窗。当切刀装置切割物料时,被挤压的空气可以从排气孔和透气窗快速排出,保证切刀装置切割物料的顺畅。同时,本申请所提供的切刀装置为一体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刀座、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之间的死角和缝隙,避免切刀装置运动时勾带物料的情况。免切刀装置运动时勾带物料的情况。免切刀装置运动时勾带物料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刀装置


[0001]本技术总体来说涉及一种辊道窑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切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辊道窑外循环线设置有切块工位,该切块工位通过切刀装置把物料切成指定的块状。
[0003]在现有技术中,切刀装置在切物料的过程中,会出现切料不顺的问题。再加上匣钵会偶发定位不准,就会出现切刀装置和匣钵刮擦,导致切刀表面涂层脱落,进而导致物料受到污染。
[000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6]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切刀装置。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切刀装置,包括刀座、多把第一切刀,以及多把第二切刀,多把所述第一切刀和多把所述第二切刀以相互交叉的方式设置于是刀座,且多把所述第一切刀和多把所述第二切刀相互交叉形成多个用来成型物料的刀室,所述刀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排气孔,所述第一切刀和/或所述第二切刀设置有和所述刀室相连通的透气窗。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刀座、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为一体结构。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刀座、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为非金属材质。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刀座、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的材质为尼龙。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多把所述第一切刀以平行且对齐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刀座,多把所述第二切刀也以平行且对齐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刀座,且每把所述第二切刀均垂直交叉于多把所述第一切刀。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刀座为呈环形的板状体,所述第一切刀垂直于所述刀座且所述第一切刀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刀座,所述第二切刀垂直于所述刀座且所述第二切刀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刀座。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刀座为矩形状的环形板状体,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分别横跨设置于所述刀座的一对边。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刀座设置有环形均布的所述排气孔。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一切刀为方形板状体且所述第一切刀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透气窗,所述第一透气窗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切刀的末端且开口朝外的U形开口。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二切刀为方形板状体且所述第二切刀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透气窗,所述第二透气窗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切刀的末端且开口朝外的U形开口。
[001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切刀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8]本技术的切刀装置通过设置排气孔和排气窗,可以很好的把切物料时挤压的空气通过排气孔和排气窗排出去,让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可以很顺畅的对物料进行切割,可以有效避免切刀装置和匣钵等刮擦,导致物料受到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0020]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切刀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切刀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切刀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第一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第二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6]100

刀座;110

排气孔;
[0027]200

第一切刀;210

第一透气窗;
[0028]300

第二切刀;310

第二透气窗;
[0029]400

刀室;
[0030]500

透气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0032]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
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技术的各方面。
[0033]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3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切刀装置,该切刀装置包括刀座100、9把第一切刀200,以及9把第二切刀300。其中,刀座100为呈矩形的环形板状件,9把第一切刀200以自上而下平行且对齐的方式设置于刀座100上,9把第二切刀300以自左而右平行且对齐的方式设置于刀座100上,且每把第二切刀300均分别垂直交叉于9把第一切刀200。9把第一切刀200和9把第二切刀300,交叉形成有多个刀室400,当物料被切刀装置切后,会分别分隔成型于多个刀室400中。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切刀200和第二切刀300均设置有和刀室400相连通的透气窗500。当切刀装置向下分切物料时,被分切进入刀室400的物料会向上推动空气,而空气可以顺畅的从透气窗500排出,让切刀装置可以顺畅无阻的切割物料,有效避免因为刀室400的空气难以排出导致切刀装置不能顺畅切割物料的问题。
[0036]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刀座100设置有多个排气孔110,这些排气孔110环形设置于刀座100上。当切刀装置向下分切物料时,位于刀座100下方的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座(100)、多把第一切刀(200),以及多把第二切刀(300),多把所述第一切刀(200)和多把所述第二切刀(300)以相互交叉的方式设置于刀座(100)上,且多把所述第一切刀(200)和多把所述第二切刀(300)相互交叉形成多个刀室(400),所述刀座(100)设置有上下贯穿的排气孔(110),所述第一切刀(200)和/或所述第二切刀(300)设置有和所述刀室(400)相连通的透气窗(5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100)、所述第一切刀(200)和所述第二切刀(300)为一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100)、所述第一切刀(200)和所述第二切刀(300)为非金属材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100)、所述第一切刀(200)和所述第二切刀(300)的材质为尼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把所述第一切刀(200)以平行且对齐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刀座(100)上,多把所述第二切刀(300)也以平行且对齐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刀座(100)上,且每把所述第二切刀(300)均垂直交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东左兵郑天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