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213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筒状的支撑壳,所述支撑壳的一端设置有鼓风腔,所述鼓风腔内设置有朝向所述支撑壳的另一端吹风的鼓风装置;所述支撑壳内具有多根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软管,所述软管朝向所述鼓风腔的一端通过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壳内,并与所述鼓风腔相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向外伸出所述支撑壳,形成可自由摆动的刷扫端;所述鼓风腔上还设置有进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无需手动刷扫动作即可对灰尘进行自动扫除等优点。尘进行自动扫除等优点。尘进行自动扫除等优点。

A dust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
,特别的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吸尘器是利用负压吸入空气和吸进物品表面的尘埃以达到清洁作用。目前,吸尘器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灰尘清理,对物品表面黏附力较弱的灰尘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而对于一些不经常打扫的角落,比如通风口、通风道等灰尘堆积较厚,黏附力较强的灰尘,仅靠吸尘器的负压吸附很难清理,而这些部位因为操作空间的限制,也不便直接使用带毛刷的吸头进行刷扫吸附。如何对灰尘进行扫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无需手动刷扫动作即可对灰尘进行自动扫除的除尘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筒状的支撑壳,所述支撑壳的一端设置有鼓风腔,所述鼓风腔内设置有朝向所述支撑壳的另一端吹风的鼓风装置;所述支撑壳内具有多根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软管,所述软管朝向所述鼓风腔的一端通过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壳内,并与所述鼓风腔相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向外伸出所述支撑壳,形成可自由摆动的刷扫端;所述鼓风腔上还设置有进气孔。
[0006]采用上述结构,鼓风机构吹出的风(空气)进入软管内,通过软管的刷扫端吹出,由于软管的刷扫端伸出支撑壳,且可以自由摆动,高速吹出的空气让软管的刷扫端产生高频率的扰动,形成刷扫的动作,就可以对物品表面的灰尘进行刷扫,同时,刷扫后的灰尘能够被软管吹出的风吹离物品表面,从而达到良好的扫除效果。上述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时无需操作者的手动刷扫动作,就能够将附着在物品表面的灰尘扫除,操作使用更方便。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撑壳上的外壳体,所述支撑壳固定在所述外壳体的中部,且二者之间具有沿所述支撑壳的长度方向贯通的吸气通道;所述外壳体的一端具有用于连接吸尘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鼓风腔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同一端。
[0008]这样,通过软管的刷扫端扫除并吹离物品表面的灰尘就能够在吸气通道的负压作用下,吸入吸尘器,以实现更好的除尘效果。另外,软管的刷扫端在内部吹起和外部吸气通道产生的负压作用下,能够产生更强烈的扰动,从而更好地扫除灰尘。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壳朝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一体成型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所述外壳体包括两个相互扣合设置的半壳体。
[00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半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孔设置有多个,并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外壳体。
[0012]这样,就可以鼓风腔的进气与吸气通道的空气相互隔离,从而保证鼓风腔的进气顺畅。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壳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还具有沿所述支撑壳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筋。
[0014]进一步的,所述鼓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鼓风腔内的无刷电机和安装在所述无刷电机上的扇叶。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软管的内径小于8mm,且管壁的厚度为2~5mm。
[0016]进一步的,所述软管的管壁上还具有扰流孔,所述扰流孔位于所述软管的刷扫端。
[001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壳内均布设置有9根所述软管。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无需手动刷扫动作即可对灰尘进行自动扫除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除尘装置,包括整体呈筒状的支撑壳1和套设在所述支撑壳1上的外壳体6,所述支撑壳1固定在所述外壳体6的中部,且二者之间具有沿所述支撑壳1的长度方向贯通的吸气通道。
[0023]所述支撑壳1的一端设置有鼓风腔2,所述鼓风腔2内设置有朝向所述支撑壳1的另一端吹风的鼓风装置3,本实施例中,所述鼓风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鼓风腔2内的无刷电机31和安装在所述无刷电机31上的扇叶32。
[0024]所述支撑壳1内具有多根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软管4,所述软管4朝向所述鼓风腔2的一端通过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壳1内,并与所述鼓风腔2相连通,所述软管4的另一端向外伸出所述支撑壳1,形成可自由摆动的刷扫端;所述软管4的管壁上还具有扰流孔41,所述扰流孔41位于所述软管4的刷扫端。本实施例中设置有9根内经为5mm,外径为10mm的软管4。
[0025]所述外壳体6的一端具有用于连接吸尘器的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与所述鼓风腔2位于所述外壳体6的同一端。所述支撑壳1朝向所述连接件7的一端一体成型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6上,所述外壳体6包括两个相互扣合设置的半壳体,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支撑壳与外壳体6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支撑壳1与所述外壳体6之间还具有沿所述支撑壳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筋。
[0026]为了让空气进入鼓风腔2,所述鼓风腔2上还设置有进气孔5,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支撑壳1一体成型在外壳体6上,而外壳体6由对称扣合的半壳体组成,使得支撑壳1也由两个半支撑壳组成,所述半支撑壳朝向所述连接件7的一端具有封板,用于固定安装所述无刷电机31,所述进气口5贯穿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体6上。
[0027]另外,为了提高两个半壳体之间的密封性,两个半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二者之间还设置有采用柔性材料TPU制作的密封垫。如图2所示,所述外壳体6上还设置有把手。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筒状的支撑壳(1),所述支撑壳(1)的一端设置有鼓风腔(2),所述鼓风腔(2)内设置有朝向所述支撑壳(1)的另一端吹风的鼓风装置(3);所述支撑壳(1)内具有多根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软管(4),所述软管(4)朝向所述鼓风腔(2)的一端通过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壳(1)内,并与所述鼓风腔(2)相连通,所述软管(4)的另一端向外伸出所述支撑壳(1),形成可自由摆动的刷扫端;所述鼓风腔(2)上还设置有进气孔(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撑壳(1)上的外壳体(6),所述支撑壳(1)固定在所述外壳体(6)的中部,且二者之间具有沿所述支撑壳(1)的长度方向贯通的吸气通道;所述外壳体(6)的一端具有用于连接吸尘器的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与所述鼓风腔(2)位于所述外壳体(6)的同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1)朝向所述连接件(7)的一端一体成型的设置在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康渠秦金宝吴魏赋钱家豪冉晋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