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付荣专利>正文

一种林业育苗扦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2075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育苗扦插装置,包括包裹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存储槽,包裹外壳的外壁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头,包裹外壳的外壁表面另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一卡孔,第一卡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头,第一卡孔的底部贯穿连接有第二卡孔,第二卡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头,第二卡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孔,包裹外壳的外壁覆盖紧密贴合有涂层,包裹外壳的内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降解表壁,存储槽为包裹外壳围绕而成,内部用来填充泥土带有肥料的,包裹外壳的材料为降解材料,可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在泥土中进行降解,而外壁的表面具有涂层,为防虫材料,可防止泥土里虫进行是撕咬,第一卡头与第一卡孔相互配合安装。一卡头与第一卡孔相互配合安装。一卡头与第一卡孔相互配合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育苗扦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育苗扦插
,具体为一种林业育苗扦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0003]在林业育苗工作中,有时需要扦插栽植培育幼苗,而所用到的工具均是手动的简易工具,长时间使用会使工作人员的疲劳感增加,给工作人员造成身体上的负担,尤其是腰部,而且费时费力,工作效率并不高,由于是人工扦插,扦插孔的各个深度也不一致,如果扦插孔深度不够的话,幼苗的放置就不够稳定,影响幼苗的生长,会造成幼苗成活率低的现象出现,从而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在对于树苗进行扦插时,直接将树枝,嵌入在土地上不易存活,没有限位的包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育苗扦插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灵活性不佳、无法做到对装置进行冲洗消毒和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育苗扦插装置,包括支撑架、U形框架和横向杆,所述支撑架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U形框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向杆,其中,
[0006]所述横向杆的外壁嵌入连接有连接握把,所述连接握把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套,所述U形框架的底部嵌入连接有扦插板,所述扦插板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刀块,所述第一刀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刀块,所述扦插板的顶部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塑形外壳,所述塑形外壳的表面贯穿连接有圆形孔槽,所述圆形孔槽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包裹外壳;
[0007]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外壁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垫,所述卡垫的顶部嵌入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顶部嵌入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合槽,所述推板的表面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横向杆的内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螺纹槽,所述旋转杆的底部嵌入连接有旋转卡轴,所述旋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把手,所述环形把手的外壁周围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踩踏板,所述踩踏板的表面固定连接凸起纹路;
[0008]所述包裹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存储槽,所述包裹外壳的外壁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头,所述包裹外壳的外壁表面另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头的底部
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头,所述第一卡孔的底部贯穿连接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头,所述第二卡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孔,所述包裹外壳的外壁覆盖紧密贴合有涂层,所述包裹外壳的内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降解表壁。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握把设置有连个,对称分布在横向杆的两侧,第一刀块和第二刀块的底部具有尖锐的表面,便于嵌入在地面,第一放置槽的大小与塑形外壳的大小结构相互吻合。
[0010]优选的,所述卡垫设置有多个,在两侧以及中间部位,配合推动杆设置的数量相同,推动杆抵在推板的底部配合槽上,大小结构相互吻合,踩踏板设置在两侧,对称分布,呈方形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存储槽为包裹外壳围绕而成,包裹外壳的材料为降解材料,第一卡头与第一卡孔相互配合安装,第一卡头的形状结构为蘑菇形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林业育苗扦插装置,通过设置扦插机构,使用者可扶住横向杆,表面具有连接握把,可双手扶住,外壁具有防滑套可在拿取时,便于受力握住,扦插板的两侧具有第一刀块和第二刀块,用于切割土地,向内按压,扦插板的顶部具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内部可防止塑形外壳,表面具有圆形孔槽,包裹外壳的内部用于包裹树苗,将包裹外壳放入在圆形孔槽的内部进行塑形,在将塑形外壳放置在第一放置槽的内部,便于在放置在地面时位置的固定,防止树苗倾斜,放置槽设置有多个,对应的塑形外壳与其放置槽相互配合,便于同时放置多个树苗;
[0014]2、该林业育苗扦插装置,通过设置辅助机构,卡垫设置有多个,在两侧以及中间部位,配合推动杆设置的数量相同,推动杆抵在推板的底部配合槽上,大小结构相互吻合,旋转杆的外壁具有螺纹与螺纹槽相互配合,结合顶部的环形把手可进行便捷旋转,环形把手的外壁具有防护垫,防止手部受到挤压,旋转杆的底部具有旋转卡轴安装在推板的内部,不会带动推板进行旋转,旋转环形把手将旋转杆向下推进,挤压卡垫,将扦插板插在地面进行慢慢深入,进行打孔,使用者在进行打孔时将双脚踩在踩踏板上,踩踏板设置在两侧,对称分布,呈方形结构,表面的凸起纹路防止打滑,便于紧固设备,防止倾斜;
[0015]3、该林业育苗扦插装置,通过设置便捷机构,存储槽为包裹外壳围绕而成,内部用来填充泥土带有肥料的,包裹外壳的材料为降解材料,可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在泥土中进行降解,而外壁的表面具有涂层,为防虫材料,可防止泥土里虫进行是撕咬,第一卡头与第一卡孔相互配合安装,第一卡头的形状结构为蘑菇形状,便于嵌入在内部固定,可根据设置卡头的位置来进行确定内部存储槽大小,表面具有多个卡头与卡孔进行配合,使得设备的紧固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包裹外壳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支撑架;2、U形框架;3、横向杆;4、连接握把;5、防滑套;6、扦插板;7、第一刀块;8、第二刀块;9、第一放置槽;901、卡垫;10、第二放置槽;11、塑形外壳;12、圆形孔槽;13、包裹外壳;14、推动杆;15、推板;16、配合槽;17、旋转杆;18、螺纹槽;19、旋转卡轴;20、环形把手;21、防护垫;22、踩踏板;23、凸起纹路;24、存储槽;25、第一卡头;26、第一卡孔;27、第二卡头;28、第二卡孔;29、第三卡头;30、第三卡孔;31、涂层;32、降解表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林业育苗扦插装置,包括:1、支撑架;2、U形框架;3、横向杆;4、连接握把;5、防滑套;6、扦插板;7、第一刀块;8、第二刀块;9、第一放置槽;901、卡垫;10、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育苗扦插装置,包括支撑架(1)、U形框架(2)和横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U形框架(2),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向杆(3),其中,所述横向杆(3)的外壁嵌入连接有连接握把(4),所述连接握把(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套(5),所述U形框架(2)的底部嵌入连接有扦插板(6),所述扦插板(6)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刀块(7),所述第一刀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刀块(8),所述扦插板(6)的顶部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槽(9),所述第一放置槽(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槽(10),所述第一放置槽(9)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塑形外壳(11),所述塑形外壳(11)的表面贯穿连接有圆形孔槽(12),所述圆形孔槽(12)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包裹外壳(13);所述第一放置槽(9)的外壁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垫(901),所述卡垫(901)的顶部嵌入连接有推动杆(14),所述推动杆(14)的顶部嵌入连接有推板(15),所述推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合槽(16),所述推板(15)的表面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旋转杆(17),所述横向杆(3)的内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螺纹槽(18),所述旋转杆(17)的底部嵌入连接有旋转卡轴(19),所述旋转杆(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把手(20),所述环形把手(20)的外壁周围固定连接有防护垫(21),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踩踏板(22),所述踩踏板(22)的表面固定连接凸起纹路(23);所述包裹外壳(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存储槽(24),所述包裹外壳(13)的外壁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头(25),所述包裹外壳(13)的外壁表面另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一卡孔(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付荣周海霞李红菊王玉凤张碗婷李鸿儒祝建山郭自钰何靖李晓斐
申请(专利权)人:苏付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