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装置以及电源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80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0 23:33
电源继电器部(140、240)具有:高电位侧继电器(142、242),被连接成寄生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位侧且阴极为低电位侧;以及低电位侧继电器(141、241),与高电位侧继电器(142、242)的低电位侧串联连接成寄生二极管的阴极为高电位侧且阳极为低电位侧。继电器间连接线(300)将第一高电位侧继电器(142)与第一低电位侧继电器(141)的中间点、和第二高电位侧继电器(242)与第二低电位侧继电器(241)的中间点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155、255)具有继电器驱动器(156、256)以及监视继电器中间电压的监视电路(157、158、257、258)。控制部(170、270)基于第一供给电压、第二供给电压以及继电器中间电压控制高电位侧继电器(142、242)的接通断开动作。242)的接通断开动作。242)的接通断开动作。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子控制装置以及电源系统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基于2019年12月1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19-227129号,并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控制装置以及电源系统。

技术介绍

[0004]以往,已知有具备2个通过从电池供给电力而动作的ECU的转向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2个ECU设置有切换向本系统的驱动电路的供电的接通断开的电源继电器、以及切换向其他系统的驱动电路的供电的接通断开的辅助电源继电器。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77832号公报
[0006]在专利文献1的电路构成中,在再生电力较大的情况下,根据辅助电源继电器的接通断开定时,有供给超过电池的允许量的电力之虞。若在接通辅助电源继电器之前暂时断开电力供给,以避免向电池侧的过度的电力再生,则向微机的供电也被切断,所以需要采取针对暂时断电的对策。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单侧的电源产生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继续动作的电子控制装置以及电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公开的电子控制装置具备第一电源继电器部、第二电源继电器部、继电器间连接线、第一继电器控制电路、第二继电器控制电路以及控制部。
[0008]第一电源继电器部具有:第一高电位侧继电器,被连接成寄生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位侧且阴极为低电位侧;以及第一低电位侧继电器,与第一高电位侧继电器的低电位侧串联连接成寄生二极管的阴极为高电位侧且阳极为低电位侧,该第一电源继电器部与第一外部电源连接。
[0009]第二电源继电器部具有:第二高电位侧继电器,被连接成寄生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位侧且阴极为低电位侧;以及第二低电位侧继电器,与第二高电位侧继电器的低电位侧串联连接成寄生二极管的阴极为高电位侧且阳极为低电位侧,该第二电源继电器部与和第一外部电源不同的第二外部电源连接。
[0010]继电器间连接线将第一高电位侧继电器与第一低电位侧继电器的中间点、和第二高电位侧继电器与第二低电位侧继电器的中间点连接。第一继电器控制电路具有:第一继电器驱动器,驱动第一高电位侧继电器;第一上侧监视电路,在第一高电位侧继电器的高电位侧监视第一供给电压;以及第一下侧监视电路,在第一高电位侧继电器的低电位侧监视继电器间连接线的电压亦即继电器中间电压。
[0011]第二继电器控制电路具有:第二继电器驱动器,驱动第二高电位侧继电器;第二上侧监视电路,在第二高电位侧继电器的高电位侧监视第二供给电压;以及第二下侧监视电
路,在第二高电位侧继电器的低电位侧监视继电器中间电压。
[0012]控制部基于第一供给电压、第二供给电压以及继电器中间电压,控制第一高电位侧继电器以及第二高电位侧继电器的接通断开动作。由此,即使在第一外部电源或者第二外部电源产生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继续动作。
附图说明
[0013]通过参照附图的下述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优点变得更明确。其附图为:
[0014]图1是表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转向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0015]图2是表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0016]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
[0017]图4是表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电路图。
[0018]图5是对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电源继电器部进行说明的电路图。
[0019]图6是对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电压下降判定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0020]图7是对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再生时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0021]图8是对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初始检查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0022]图9是表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电源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一实施方式)
[0024]以下,基于附图对根据本公开的电子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图1~图9示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电子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作为电子控制装置的ECU10应用于例如用于辅助车辆的转向操作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8。图1示出具备电动助力转向装置8的转向系统90的构成。转向系统90具备作为转向操纵部件的方向盘91、转向轴92、小齿轮96、齿条轴97、车轮98、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8等。
[0025]方向盘91与转向轴92连接。在转向轴92设置有检测转向操纵转矩的转矩传感器94。转矩传感器94具有第一传感器部194以及第二传感器部294,分别能够进行自身的故障检测的传感器被双重化。在转向轴92的前端设置有小齿轮96。小齿轮96与齿条轴97啮合。在齿条轴97的两端,经由转向横拉杆等连结有一对车轮98。
[0026]若驾驶员旋转方向盘91,则与方向盘91连接的转向轴92旋转。转向轴92的旋转运动通过小齿轮96转换为齿条轴97的直线运动。一对车轮98被转向操纵至与齿条轴97的位移量对应的角度。
[0027]电动助力转向装置8具备驱动装置40以及减速齿轮89等。驱动装置40具备马达80以及ECU10等。作为动力传递部的减速齿轮89将马达80的旋转减速后传递至转向轴92。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8是所谓的“柱辅助型”,但也可以是将马达80的旋转传递至齿条轴97的所谓的“齿条辅助型”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向轴92可以说是“驱动对象”。
[0028]如图2~图4所示,马达80输出转向操纵所需要的转矩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被从作为外部电源的电池191、291供给电力而被驱动,使减速齿轮89正反转。马达80是3相无刷马达,但也可以使用3相无刷马达以外的装置。
[0029]马达80具有作为绕组组的第一马达绕组180以及第二马达绕组280。马达绕组180、280的电气特性相同,相互错开电角30[deg]地抵消卷绕于共用的定子840(参照图2)。与此对应,控制为在马达绕组180、280通电相位φ偏移30[deg]的相电流。通过优化通电相位差,从而提高输出转矩。另外,能够减少6阶转矩脉动,能够减少噪声、振动。另外,由于电流也被分散而发热被分散、均衡化,所以能够减少各传感器的检测值、转矩等依赖于温度的系统间误差,并且能够增加能够通电的电流量。此外,马达绕组180、280也可以不是抵消卷绕,另外,电气特性也可以不同。
[0030]以下,将第一马达绕组180的通电控制所涉及的第一逆变器120以及第一控制部170等的组合作为第一系统L1,将第二马达绕组280的通电控制所涉及的第二逆变器220以及第二控制部270等的组合作为第二系统L2。另外,将第一系统L1所涉及的构成主要以100号段编号,将第二系统L2所涉及的构成主要以200号段编号。另外,在第一系统L1以及第二系统L2中,对相同或者类似的构成编号为后2位相同,适当地省略第二系统L2的构成等所涉及的说明。以下,适当地将“第一”记载为添标“1”,将“第二”记载为添标“2”。
[0031]驱动装置40在马达80的轴向的一侧一体地设置有ECU10,是所谓的“机电一体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具备:第一电源继电器部(140),具有:第一高电位侧继电器(142),被连接成寄生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位侧且阴极为低电位侧;以及第一低电位侧继电器(141),与上述第一高电位侧继电器的低电位侧串联连接成寄生二极管的阴极为高电位侧且阳极为低电位侧,上述第一电源继电器部与第一外部电源(191)连接;第二电源继电器部(240),具有:第二高电位侧继电器(242),被连接成寄生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位侧且阴极为低电位侧;以及第二低电位侧继电器(241),与上述第二高电位侧继电器的低电位侧串联连接成寄生二极管的阴极为高电位侧且阳极为低电位侧,上述第二电源继电器部与和上述第一外部电源不同的第二外部电源(291)连接;继电器间连接线(300),将上述第一高电位侧继电器与上述第一低电位侧继电器的中间点、和上述第二高电位侧继电器与上述第二低电位侧继电器的中间点连接;第一继电器控制电路(155),具有:第一继电器驱动器(156),驱动上述第一高电位侧继电器;第一上侧监视电路(157),在上述第一高电位侧继电器的高电位侧监视第一供给电压;以及第一下侧监视电路(158),在上述第一高电位侧继电器的低电位侧监视上述继电器间连接线的电压亦即继电器中间电压;第二继电器控制电路(255),具有:第二继电器驱动器(256),驱动上述第二高电位侧继电器;第二上侧监视电路(257),在上述第二高电位侧继电器的高电位侧监视第二供给电压;以及第二下侧监视电路(258),在上述第二高电位侧继电器的低电位侧监视上述继电器中间电压;以及控制部(170、270),基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见朋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