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免缝合扣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66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0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锁式免缝合扣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柔性扣带、卡勾、卡轴和锁紧件;卡轴和卡勾两者中的一者固定连接于柔性扣带的固定端,卡轴和卡勾两者中的另一者固定或一体连接于锁紧件;或者,卡轴和卡勾两者中的一者固定连接于柔性扣带的第一固定端,卡轴和卡勾两者中的另一者固定连接于柔性扣带的第三固定端,柔性扣带的第二固定端固定连接于锁紧件;卡轴能够卡固于卡勾内,以使柔性扣带闭合呈环形;柔性扣带的抽拉端被压紧锁定于锁紧件,柔性扣带的抽拉端能够在受到拖拽力的情况下相对锁紧件滑动,以改变柔性扣带的抽拉端被锁紧件压紧锁定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解了SIG手术中血管吻合操作时间长、以及吻合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差的技术问题。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锁式免缝合扣环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锁式免缝合扣环。

技术介绍

[0002]主动脉疾病,如主动脉瘤,特别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起病急、病程进展快、病情复杂、死亡率极高的特点。对于绝大多数主动脉瘤,包括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需使用人工大血管取代病变的动脉。由于绝大部分病变主动脉组织严重水肿且脆性高,使得人工大血管与患者病变主动脉吻合的手术操作极复杂,其技术难度大、吻合口极易出血、吻合时间比较长,这样就使得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时间延长,极易发生缺血性脑损伤或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心血管外科医师尝试利用非缝合的方法进行主动脉吻合,以减少吻合时间,降低吻合口出血的概率,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主动脉瘤患者外科手术成功率。
[0003]非缝合方法即非缝式人工血管腔内移植法(Sutureless intraluminal graft,SIG),以患者自体血管的需要与人工血管的两端吻合的位置为患者自体血管的两断端,其是将两端带有固定环的人工血管分别置入患者自体血管的两断端的内部,然后在自体血管的外侧对应于固定环的部位进行扎带打结,以完成固定吻合。
[0004]以往,在SIG手术中,往往是由医生在现场使用脐带线进行打结固定的方式完成血管吻合过程,存在有打结固定的力量不可控,且丝线过细力量过大容易对患者自体血管产生切割效应而力量小可能产生滑脱、漏血形成假性动脉瘤的缺点;目前,作为上述技术的改进,医生们开始使用具有一定宽度的丝带进行打结固定。但是,无论是使用丝线还是丝带,都需要多圈环绕,医生视野和操作方向要垂直于患者自体血管的轴线才可能让丝线或丝带的环绕距离最短,从而尽可能地延长丝线或丝带的脱落时间。但主动脉从心脏发出后有一个斜向后的主动脉弓,主动脉手术的医生的视野和操作空间相当有限,因而若想在手术过程中,尤其是在涉及主动脉弓部断口的结扎时,获得最利于打结的位置是非常困难的,此外,丝线和丝带为柔性线,通过性比较差,将丝线或丝带在吻合口位置的圆周方向穿过比较困难,穿过后将丝线或丝带两端打结也比较困难,打结完成后,丝线或丝带的位置往往不处在吻合口处血管的圆周面,而是呈非垂直于血管的位置,即丝线或丝带的打结位置最终呈现的是一个歪斜的状态,打结不稳定易滑脱漏血,且一旦打结完成,丝线或丝带会紧密贴合到患者自体血管上导致医生很难解脱重新调整。
[0005]也就是说,虽然医生们在SIG手术中以丝带代替丝线打结以进行血管吻合,达到了避免切割效应的效果,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有:打结的位置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操作者人为的影响,导致打结操作困难导致吻合时间长、人工打结凭感觉力度不可控且差异性较大、打结易滑脱造成漏血从而形成假性动脉瘤、以及打结完成后难以重新调整等吻合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式免缝合扣环,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SIG手术中血管吻合操作时间长、以及吻合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锁式免缝合扣环,包括柔性扣带、卡勾、卡轴和锁紧件;
[0009]所述柔性扣带具有一条,以所述柔性扣带的一端为所述柔性扣带的固定端,所述柔性扣带的另一端为所述柔性扣带的抽拉端,则:所述卡轴和所述卡勾两者中的一者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扣带的固定端,所述卡轴和所述卡勾两者中的另一者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于所述锁紧件;或者,所述柔性扣带包括第一扣带和第二扣带,以所述第一扣带的一端为所述柔性扣带的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一扣带的另一端为所述柔性扣带的抽拉端,所述第二扣带的一端为所述柔性扣带的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二扣带的另一端为所述柔性扣带的第三固定端,则:所述卡轴和所述卡勾两者中的一者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扣带的第一固定端,所述卡轴和所述卡勾两者中的另一者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扣带的第三固定端,所述柔性扣带的第二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锁紧件;
[0010]所述卡轴能够卡固于所述卡勾内,以使所述柔性扣带闭合呈环形;所述柔性扣带的抽拉端被压紧锁定于所述锁紧件,所述柔性扣带的抽拉端能够在受到拖拽力的情况下相对所述锁紧件滑动,以改变所述柔性扣带的抽拉端被所述锁紧件压紧锁定的位置。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件上设有并排的两个穿孔,以装配时靠近所述柔性扣带的抽拉端的一侧的所述穿孔为第一穿孔,另一个所述穿孔为第二穿孔,则:所述柔性扣带的抽拉端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后朝向所述第一穿孔折叠并穿过所述第一穿孔。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柔性扣带包括第一扣带和第二扣带的情况下: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重叠且交错放置;
[0013]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同一侧的环体均与所述柔性扣带的第二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扣带的抽拉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后反向折叠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之间的缝隙,以使所述柔性扣带的抽拉端被压紧锁定于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之间。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扣带的固定端设有固定套环。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勾包括卡勾本体和连接于所述卡勾本体两端的两个连接勾,所述卡轴包括轴杆和连接于所述轴杆两端的端部挡头;所述卡轴以所述轴杆的两端分别卡勾于两个所述连接勾内的方式卡固于所述卡勾内。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轴的长度方向上至少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操作孔。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孔的径向截面呈多边形。
[00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自锁式免缝合扣环还包括预定型弹性件,所述预定型弹性件沿长度方向弯曲呈开环形,且所述预定型弹性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柔性扣带,以使所述柔性扣带被所述预定型弹性件支撑呈开环形。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定型弹性件展开后呈矩形或椭圆形或W形或多个菱形依次连接而成的形状。
[00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扣带由涤纶膜或e

PTFE膜制成;和/或,所述预定型弹性件由镍钛合金丝热定型而成或由镍钛合金板激光雕刻后定型而成或由镍钛合金管激光雕刻后定型而成。
[0021]本技术实施例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锁式免缝合扣环,包括柔性扣带、卡勾、卡轴和锁紧件。具体地:柔性扣带具有一条,以柔性扣带的一端为柔性扣带的固定端,柔性扣带的另一端为柔性扣带的抽拉端,则:卡轴和卡勾两者中的一者固定连接于柔性扣带的固定端,卡轴和卡勾两者中的另一者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于锁紧件;或者,柔性扣带包括第一扣带和第二扣带,以第一扣带的一端为柔性扣带的第一固定端,第一扣带的另一端为柔性扣带的抽拉端,第二扣带的一端为柔性扣带的第二固定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免缝合扣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扣带(1)、卡勾(2)、卡轴(3)和锁紧件(4);所述柔性扣带(1)具有一条,以所述柔性扣带(1)的一端为所述柔性扣带(1)的固定端,所述柔性扣带(1)的另一端为所述柔性扣带(1)的抽拉端,则:所述卡轴(3)和所述卡勾(2)两者中的一者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扣带(1)的固定端,所述卡轴(3)和所述卡勾(2)两者中的另一者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于所述锁紧件(4);或者,所述柔性扣带(1)包括第一扣带(11)和第二扣带(12),以所述第一扣带(11)的一端为所述柔性扣带(1)的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一扣带(11)的另一端为所述柔性扣带(1)的抽拉端,所述第二扣带(12)的一端为所述柔性扣带(1)的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二扣带(12)的另一端为所述柔性扣带(1)的第三固定端,则:所述卡轴(3)和所述卡勾(2)两者中的一者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扣带(1)的第一固定端,所述卡轴(3)和所述卡勾(2)两者中的另一者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扣带(1)的第三固定端,所述柔性扣带(1)的第二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锁紧件(4);所述卡轴(3)能够卡固于所述卡勾(2)内,以使所述柔性扣带(1)闭合呈环形;所述柔性扣带(1)的抽拉端被压紧锁定于所述锁紧件(4),所述柔性扣带(1)的抽拉端能够在受到拖拽力的情况下相对所述锁紧件(4)滑动,以改变所述柔性扣带(1)的抽拉端被所述锁紧件(4)压紧锁定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免缝合扣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4)上设有并排的两个穿孔,以装配时靠近所述柔性扣带(1)的抽拉端的一侧的所述穿孔为第一穿孔(41),另一个所述穿孔为第二穿孔(42),则:所述柔性扣带(1)的抽拉端穿过所述第二穿孔(42)后朝向所述第一穿孔(41)折叠并穿过所述第一穿孔(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免缝合扣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扣带(1)包括第一扣带(11)和第二扣带(12)的情况下:所述锁紧件(4)包括第一连接环(401)和第二连接环(402),所述第一连接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贺陈聪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