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45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轨处理装置,中轨处理装置包括:中轨处理机架;以及安装于中轨处理机架的:中轨运输线,中轨运输线设有中轨传送方向;中轨装珠模具,中轨装珠模具设置于中轨运输线的前方,中轨装珠模具设置有中轨装珠放置槽和中轨装珠槽,中轨装珠槽与中轨装珠放置槽相连通;中轨推出机构;中轨装珠组件;中轨翻转组件,中轨翻转组件设置于中轨运输线和中轨装珠模具之间;中轨翻转组件包括中轨翻转驱动件和中轨翻转盘;中轨翻转盘设有多个中轨暂放槽。本方案对于中轨运输

A medium rail proces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轨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导轨组装设备
,特别是一种中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滑轨又称为导轨、滑道、是指固定在家具的柜体上,供家具的抽屉或柜板出入活动的五金连接部件。适用于橱柜、家具等的抽屉连接。
[0003]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隐藏式导轨,其包括上轨、中轨和下轨,中轨设置于上轨与下轨之间,上轨和中轨之间、下轨和中轨之间分别设置有滚珠架,以降低相邻的两个轨道的摩擦。
[0004]中轨在进行导轨整体装配时,需经过来料、运输、珠架串珠(装珠)、将中轨推动进入下轨等工序,导轨整体装配还需要对上轨进行处理,随后将组装好的中轨和下轨推入至上轨中,随后对各个轨道进行限位结构的形成工序。
[0005]在中轨运输过程中,中轨的放置方式为横向、水平延伸的方式放置,而在珠架串珠的过程中,则需要保持中轨以竖向、水平延伸的方式放置,两个工序之间需要对中轨的放置方式进行转换,随后才能将中轨置入串珠设备。目前对于中轨的放置方式的转换通常通过人工来进行,较为耗时耗力,不利于提高工厂的产能;并且人工成本逐年上升,通过人工的方式对中轨的放置方式进行转换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成本,导致工厂利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轨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8]一种中轨处理装置,设有相互正交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所述中轨处理装置包括:中轨处理机架;
[0009]以及安装于所述中轨处理机架的:
[0010]中轨运输线,所述中轨运输线设有中轨传送方向,所述中轨传送方向与X方向平行;
[0011]中轨装珠模具,所述中轨装珠模具设置于所述中轨运输线的前方,所述中轨装珠模具的一端设为中轨装珠端,所述中轨装珠模具设置有中轨装珠放置槽和中轨装珠槽,所述中轨装珠放置槽竖向设置且开口朝上,所述中轨装珠槽设置于所述中轨装珠端,所述中轨装珠槽与所述中轨装珠放置槽相连通,所述中轨装珠槽与所述中轨装珠放置槽相连通;
[0012]中轨推出机构,所述中轨推出机构设置于所述中轨装珠模具远离所所述中轨装珠端的一侧;
[0013]中轨装珠组件,所述中轨装珠组件与所述中轨装珠端连接;
[0014]中轨翻转组件,所述中轨翻转组件设置于所述中轨运输线和所述中轨装珠模具之间;所述中轨翻转组件包括中轨翻转驱动件和中轨翻转盘;所述中轨翻转驱动件驱动所述
中轨翻转盘绕平行于Y方向的轴线旋转,所述中轨翻转盘设有多个中轨暂放槽,多个所述中轨暂放槽绕所述中轨翻转盘圆周阵列排布。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轨运输线对中轨进行运输,在中轨沿中轨传送方向运输的过程中,中轨处于横向放置的状态,当中轨被运输到中轨运输线的最前端时,中轨落入中轨装珠放置槽,随后中轨翻转驱动件带动中轨翻转盘转动,带动中轨翻转的同时将中轨移动至中轨装珠模具处,当中轨被移动至中轨装珠模具处使,中轨会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落,落入至中轨装珠放置槽中,随后通过中轨推出机构将中轨向中轨装珠槽推动,以完成中轨珠架串珠的工序。本方案对于中轨运输

翻转

推料装珠的工序可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有利于工厂的产能提升,并且可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厂的利润。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轨翻转盘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中轨翻转盘沿Y方向排列。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中轨翻转盘能对中轨的不同部位起到承托作用,可有效避免中轨随中轨翻转盘转动的过程中稳定性不佳导致中轨偏移最终导致终归掉落的情况。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轨运输线包括:
[0019]中轨运输侧挡板,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或两个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与所述中轨处理机架沿Y方向滑移连接、剩余的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与所述中轨处理机架相对固定;
[0020]中轨输送驱动件,所述中轨输送驱动件安装于所述中轨处理机架;
[0021]中轨输送带,所述中轨输送带设置于两个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之间,所述中轨输送带通过所述中轨输送驱动件驱动;
[0022]中轨挡板调节机构,所述中轨挡板调节机构连接两个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所述中轨挡板调节机构驱动至少一个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以使两个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在Y方向上的距离发生改变。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生产不同型号或规格的隐藏轨式,工作人员可驱通过中轨挡板调节机构调节两个中轨运输侧挡板之间的间距,以适配不同长度的中轨。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设有盘体调位卡槽,所述中轨翻转盘位于所述盘体调位卡槽内。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盘体调位卡槽带动中轨翻转盘随中轨运输侧挡板的移动而移动,从而调节中轨翻转盘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长度的中轨,对中轨的不同位置进行支撑。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轨挡板调节机构包括:
[0027]中轨螺纹座,所述中轨螺纹座与所述中轨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中轨螺纹座的数量与可移动的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的数量相同,所述中轨螺纹座与对应的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相对固定;
[0028]中轨调节螺杆,所述中轨调节螺杆与所述中轨处理机架转动连接,所述中轨调节螺杆设有数量与所述中轨螺纹座的数量相匹配的外螺纹段,所述中轨调节螺杆与所述中轨螺纹座螺纹连接。
[00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转动中轨调节螺杆时,通过中轨螺纹座带动中轨运输侧挡板运动。
[003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轨输送带的数量与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
的数量相匹配,所述中轨输送带与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一一对应,所述中轨输送带固定安装于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
[00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轨输送带随中轨运输侧挡板运动,使两个中轨输送带能分别对中轨的两端进行支撑和运输。
[003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轨挡板调节机构还包括:
[0033]中轨导向杆,所述中轨导向杆与所述中轨处理机架固定连接;
[0034]中轨导向座,所述中轨导向座与所述中轨导向杆滑移连接,所述中轨导向座安装于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
[003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轨导向杆和中轨导向座配合可避免中轨运输侧挡板在滑移过程中发生倾斜。
[003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轨推出机构包括:
[0037]中轨推出水平驱动结构,所述中轨推出水平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中轨处理机架,所述中轨推出水平驱动结构设有中轨推出驱动端;
[0038]中轨推出件,所述中轨推出件与所述中轨装珠放置槽对应设置,所述中轨推出件安装于所述中轨推出驱动端。
[003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相互正交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所述中轨处理装置包括:中轨处理机架(1100);以及安装于所述中轨处理机架(1100)的:中轨运输线(1200),所述中轨运输线(1200)设有中轨传送方向,所述中轨传送方向与X方向平行;中轨装珠模具(1300),所述中轨装珠模具(1300)设置于所述中轨运输线(1200)的前方,所述中轨装珠模具(1300)的一端设为中轨装珠端,所述中轨装珠模具(1300)设置有中轨装珠放置槽(1321)和中轨装珠槽(1311),所述中轨装珠放置槽(1321)竖向设置且开口朝上,所述中轨装珠槽(1311)设置于所述中轨装珠端,所述中轨装珠槽(1311)与所述中轨装珠放置槽(1321)相连通;中轨推出机构(1700),所述中轨推出机构(1700)设置于所述中轨装珠模具(1300)远离所述中轨装珠端的一侧;中轨装珠组件(1400),所述中轨装珠组件(1400)与所述中轨装珠端连接;中轨翻转组件(1500),所述中轨翻转组件(1500)设置于所述中轨运输线(1200)和所述中轨装珠模具(1300)之间;所述中轨翻转组件(1500)包括中轨翻转驱动件(1510)和中轨翻转盘(1520);所述中轨翻转驱动件(1510)驱动所述中轨翻转盘(1520)绕平行于Y方向的轴线旋转,所述中轨翻转盘(1520)设有多个中轨暂放槽(1521),多个所述中轨暂放槽(1521)绕所述中轨翻转盘(1520)圆周阵列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轨翻转盘(1520)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中轨翻转盘(1520)沿Y方向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轨运输线(1200)包括:中轨运输侧挡板(1210),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121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或两个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1210)与所述中轨处理机架(1100)沿Y方向滑移连接、剩余的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1210)与所述中轨处理机架(1100)相对固定;中轨输送驱动件(1240),所述中轨输送驱动件(1240)安装于所述中轨处理机架(1100);中轨输送带(1220),所述中轨输送带(1220)设置于两个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1210)之间,所述中轨输送带(1220)通过所述中轨输送驱动件(1240)驱动;中轨挡板调节机构(1250),所述中轨挡板调节机构(1250)连接两个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1210),所述中轨挡板调节机构(1250)驱动至少一个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1210),以使两个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1210)在Y方向上的距离发生改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轨运输侧挡板(1210)设有盘体调位卡槽(1211),所述中轨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春潘承凯刘明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心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