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42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液晶盒、电致变色光栅层、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第一偏光片为半透半反膜,电致变色光栅层包括透明状态和偏振状态;显示面板在单一视场显示时,电致变色光栅层处于透明状态;显示面板在双视场显示时,电致变色光栅层处于偏振状态,电致变色光栅层的透过轴与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互相垂直态。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通过设置电致变色光栅层,可使电致变色光栅层处于偏振状态或透明状态,实现双视场显示和单一视场显示的切换,十分方便;同时,电致变色光栅层直接设于显示液晶盒上,可是显示面板超薄化,且制程简单、方便可更换。方便可更换。方便可更换。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双视场显示技术主要是利用在显示面板外侧贴合的光栅结构来实现的。在显示面板前设置狭缝光栅,狭缝光栅包括交替排列的遮光区域和透光区域;由于狭缝光栅的作用是使在屏幕左侧的左视区仅能看到显示面板的部分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显示区),在屏幕右侧的右视区仅能看到显示面板的另一部分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二显示区),其中,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交替排列,并分别对应于显示面板的多个显示单元,由此可实现双视场显示。
[0003]但是,在现有的双视场显示技术中,只能实现单一的双视场功能,造成了双视场透过率和实用性很低。而且一旦制成双视场显示面板,显示屏就失去了常规单一视场显示的功能,不能实现在双视场显示和单视场显示之间进行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双视场可切换的显示面板、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不能实现在双视场显示和单视场显示之间进行切换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液晶盒、电致变色光栅层、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和所述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显示液晶盒相同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设于所述显示液晶盒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偏光片为半透半反膜,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包括透明状态和偏振状态;
[0007]所述显示面板在单一视场显示时,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处于透明状态;所述显示面板在双视场显示时,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处于偏振状态,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互相垂直。
[0008]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在镜面显示时,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处于偏振状态,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反射轴互相平行。
[0009]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液晶盒包括彩膜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色阻层,所述色阻层包括多个第一色阻和多个第二色阻,所述第一色阻和所述第二色阻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所述阵列基板在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由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相互绝缘交叉限定形成多个像素单元,多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单元和多个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与所述第一色阻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与所述第二色阻一一对应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与扫描线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色阻和所述第二色阻
沿所述扫描线的延伸方向交替排列,多个所述第一色阻和多个所述第二色阻分别沿数据线呈列排布;或者,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数据线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色阻和所述第二色阻沿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交替排列,多个所述第一色阻和多个所述第二色阻分别沿所述扫描线呈行排布。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包括多个控制电极和多条电致变色光栅,所述控制电极用于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在透明状态和偏振状态之间切换,相邻所述电致变色光栅间隔设置;
[0012]其中,每条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均与一个所述控制电极导电连接,且每条所述电致变色光栅与一个所述控制电极对应设置;或者,多个所述电致变色光栅与一个所述控制电极导电连接,且多条所述电致变色光栅与一个所述控制电极对应设置。
[0013]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分为多组,每组电致变色光栅包括多个所述电致变色光栅。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在所述彩膜基板上的投影的大部分区域与每组电致变色光栅在所述彩膜基板上的投影重叠,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横向方向上,每组电致变色光栅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错开设置。
[0015]进一步地,相邻两组电致变色光栅之间的距离为12.5um,每组电致变色光栅的宽度为50um,每个所述像素单元的宽度为47um,相邻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黑矩阵的宽度为7um。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互相垂直;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和所述第一偏光片均设于所述显示液晶盒的出光侧,所述第二偏光片设于所述显示液晶盒的入光侧。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0018]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电致变色光栅层,可使电致变色光栅层处于偏振状态或透明状态,实现双视场显示和单一视场显示的切换,十分方便;同时,电致变色光栅层直接设于显示液晶盒上,可是显示面板超薄化,且制程简单、方便可更换。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在双视场显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分析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在单一视场显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在镜面显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在双视场显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图6所示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6]图8是图6所示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
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28]第一实施例
[0029]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在双视场显示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液晶盒10、电致变色光栅层30、第一偏光片50和第二偏光片70。电致变色光栅层30和第一偏光片50设于显示液晶盒10相同的一侧,第二偏光片70设于显示液晶盒10的另一侧,也就是说,电致变色光栅层30、第一偏光片50、显示液晶盒10和第二偏光片70依次层叠设置。第一偏光片50可为半透半反膜。电致变色光栅层30包括透明状态和偏振状态,当电致变色光栅层30为偏振状态时,电致变色光栅层30的透过轴与第一偏光片50的透过轴互相垂直。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电致变色光栅层30和第一偏光片50均设于显示液晶盒10的出光侧,第二偏光片70设于显示液晶盒10的入光侧,从而避免在反射模式时,外环境光被显示液晶盒10的彩膜基板滤色。
[0030]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通过设置电致变色光栅层,可使电致变色光栅层处于偏振状态或透明状态,实现双视场显示和单一视场显示的切换,十分方便;同时,电致变色光栅层直接设于显示液晶盒上,可是显示面板超薄化,且制程简单、方便可更换。
[0031]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粘接层80,粘接层80设于第一偏光片50与电致变色光栅层30之间,用于将电致变色光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液晶盒(10)、电致变色光栅层(30)、第一偏光片(50)和第二偏光片(70),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30)和所述第一偏光片(50)设于所述显示液晶盒(10)相同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70)设于所述显示液晶盒(10)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偏光片(50)为半透半反膜,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30)包括透明状态和偏振状态;所述显示面板在单一视场显示时,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30)处于透明状态;所述显示面板在双视场显示时,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30)处于偏振状态,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30)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一偏光片(50)的透过轴互相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在镜面显示时,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30)处于偏振状态,所述电致变色光栅层(30)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一偏光片(50)的反射轴互相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液晶盒(10)包括彩膜基板(11)、与所述彩膜基板(11)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2)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11)与所述阵列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13),所述彩膜基板(11)包括呈阵列排布的色阻层(112),所述色阻层(112)包括多个第一色阻和多个第二色阻,所述第一色阻和所述第二色阻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所述阵列基板(12)在朝向所述液晶层(13)的一侧上由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相互绝缘交叉限定形成多个像素单元,多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单元(P1)和多个第二像素单元(P2),所述第一像素单元(P1)与所述第一色阻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像素单元(P2)与所述第二色阻一一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扫描线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色阻和所述第二色阻沿所述扫描线的延伸方向交替排列,多个所述第一色阻和多个所述第二色阻分别沿数据线呈列排布;或者,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数据线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小祥杨丽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