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井可变形接缝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不排水下沉沉井接缝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沉井可变形接缝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沉井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沉井结构较桩基、地连墙相比,具有施工简单、受力均匀、经济效果显著的优点。然而,当大型沉井结构较大、深度深时,由于无法实现同步开挖,下沉速率不可控,会产生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而沉井的不均匀沉降会导致井壁撕裂甚至倾覆,对沉井结构自身及周边建筑结构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一种沉井可变形接缝结构。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沉井可变形接缝结构,包括第一沉井分体、第二沉井分体、两个固定件和传力构件,所述第一沉井分体和第二沉井分体相邻布置,二者端部留有接缝;所述固定件沿两个沉井分体的高度方向通长布置,第一沉井分体的端部与一个固定件相连,第二沉井分体的端部与另一个固定件相连;两个固定件通过中间的传力构件相连;所述接缝的内外侧各设有挡水组件。
[0005]按上述方案,所述传力构件有多组,沿固定件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每组传力构件包括两根插杆和若干传力杆,两根插杆平行布置,且二者分别与两个固定件相连,插杆轴线方向与沉井井壁的厚度方向一致;沿插杆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若干传力杆,两根插杆上的传力杆位置对应,位置对应的传力杆上端相互铰接。
[0006]按上述方案,所述传力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为30~60
°
。 />[0007]按上述方案,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工字钢、若干内加强板和若干外加强板,两个工字钢并排布置,工字钢顶部与第一沉井分体和第二沉井分体的顶部平齐;一端部的工字钢与第一沉井分体或第二沉井分体的侧部相连,第一沉井分体或第二沉井分体的横向主筋插入该端部的工字钢内;另一端部的工字钢与插杆相连,插杆的轴线方向与该端部工字钢的腹板平行;若干内加强板沿工字钢的竖向间隔布置,内加强板与工字钢的内翼缘板相连;所述外加强板为L型,布置在工字钢的外侧,外加强板的横向段与两个工字钢的外翼缘板相连,外加强板的纵向段与自插杆端部向外延伸。
[0008]按上述方案,位于接缝内侧的挡水组件包括内挡板,所述内挡板的两端向工字钢方向延伸,内挡板端部与工字钢内翼缘板之间的缝隙采用麻丝填充。
[0009]按上述方案,位于接缝外侧的挡水组件包括外挡板,所述外挡板为U型结构,接缝位于外挡板的U型开口内;外挡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件的外加强板相连。
[0010]按上述方案,所述内挡板采用钢板制作。
[0011]按上述方案,所述外挡板为混凝土结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本技术所述接缝结构是在常规大型钢筋混凝土沉井的基础上,针对沉井分段布置进行设计的,沉井分体之间通过所述接缝结构进行连接,在沉井不均匀变形过程中得以协调、均衡下沉,既实现了结构的不均匀变形,又能保持结构之间牢靠、稳固的连接在一起。
[0014](2)本技术利用工字钢作为井壁连接端的受力骨架,通过焊接和锚固的方式将井壁主筋与工字钢相连,接缝之间灌入混凝土强化,确保了工字钢与沉井分体连接成一体。
[0015](3)本技术中传力构件采用两根传力杆铰接,这种活动式连接结构确保了接缝的可变形性,实现了相邻段沉井分体的差异性变形;传力构件在后期作为连接筋浇筑于混凝土中,提高了整个沉井的承载力。
[0016](4)本技术在接缝外侧混凝土结构的外挡板,内侧设置内挡板,确保下沉过程中接缝区域无泥水侵入,同时在水下沉结束后两挡板作为模板浇筑接缝区域混凝土,确保了结构的整体性。
[0017](5)本技术中所述接缝结构涉及到的工字钢、内外挡板、加强板等均采用常用建材,取材容易,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复式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施例的立面图。
[0020]图3为本实施例中传力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第一沉井分体;2、第二沉井分体;3、工字钢;4、内挡板;5、外挡板;6、内加强板;7、外加强板;8、插杆;9、传力杆;10、麻丝;11、传力构件;12、横向主筋;13、锁紧螺栓;14、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3]沉井设计为多段沉井分体拼接的形式,相邻两段沉井分体之间的接缝采用所述沉井可变形接缝结构相连。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沉井可变形接缝结构,包括第一沉井分体1、第二沉井分体2、两个固定件和传力构件11,所述第一沉井分体1和第二沉井分体2相邻布置,二者端部留有接缝;所述固定件沿两个沉井分体的高度方向(也即竖向)通长布置,第一沉井分体1的端部与一个固定件相连,第二沉井分体2的端部与另一个固定件相连;两个固定件通过中间的传力构件11相连;所述接缝的内外侧各设有挡水组件。
[0024]如图3所示,所述传力构件11有多组,沿固定件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每组传力构件11包括两根插杆8和若干传力杆9,两根插杆8平行布置,且二者分别与两个固定件相连,插杆8轴线方向与沉井井壁的厚度方向一致;沿插杆8 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若干传力杆9,两根插杆8上的传力杆9位置对应,位置对应的传力杆9上端通过连接螺栓14或销轴相互铰接。本实施例中,两根插杆8 分别与两个固定件对应连接,每根插杆8上连接3个传力杆9。
[0025]优选地,所述传力杆9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为30~60
°
。
[0026]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工字钢3、若干内加强板6和若干外加强板7,两个工字钢3并排布置,工字钢3顶部与第一沉井分体1和第二沉井分体2的顶部平齐;一端部的工字钢3与第一沉井分体1或第二沉井分体2的侧部相连,第一沉井分体1或第二沉井分体2的横向主筋12插入该端部的工字钢3内;另一端部的工字钢3与插杆8相连,插杆8的轴线方向与该端部工字钢3的腹板平行;若干内加强板6沿工字钢3的竖向(也即高度方向)间隔布置,内加强板6与工字钢3的内翼缘板相连;所述外加强板7为L型,布置在工字钢3的外侧,外加强板7的横向段与两个工字钢3的外翼缘板相连,外加强板7的纵向段与自插杆 8端部向外延伸。
[0027]优选地,位于接缝内侧的挡水组件包括内挡板4,所述内挡板4的两端向工字钢3方向延伸,内挡板4端部与工字钢3内翼缘板之间的缝隙采用麻丝10填充。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挡板4采用钢板制作。
[0028]优选地,位于接缝外侧的挡水组件包括外挡板5,所述外挡板5为U型结构,接缝位于外挡板5的U型开口内;外挡板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件的外加强板 7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挡板5为混凝土结构。
[0029]沉井设置多段沉井分体,每段沉井分体长20~30m;沉井井壁壁厚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井可变形接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沉井分体、第二沉井分体、两个固定件和传力构件,所述第一沉井分体和第二沉井分体相邻布置,二者端部留有接缝;所述固定件沿两个沉井分体的高度方向通长布置,第一沉井分体的端部与一个固定件相连,第二沉井分体的端部与另一个固定件相连;两个固定件通过中间的传力构件相连;所述接缝的内外侧各设有挡水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可变形接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构件有多组,沿固定件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每组传力构件包括两根插杆和若干传力杆,两根插杆平行布置,且二者分别与两个固定件相连,插杆轴线方向与沉井井壁的厚度方向一致;沿插杆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若干传力杆,两根插杆上的传力杆位置对应,位置对应的传力杆上端相互铰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可变形接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为30~60
°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可变形接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工字钢、若干内加强板和若干外加强板,两个工字钢并排布置,工字钢顶部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征兵,李胜强,柯文汇,祝玉亭,苏坤,柳意,向飞,王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