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066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露水收集装置,包括多个相互可拆卸连接的露水收集组件,每一露水收集组件包括具有格网的第一露水收集单元、具有格网的第二露水收集单元、以及支架单元,第一露水收集单元的底部与第二露水收集单元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支架单元的第一端部与第一露水收集单元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支架单元的第二端部与第二露水收集单元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露水收集装置通过将组件分为第一露水收集单元、第二露水收集单元、支架单元,并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接口连接不同数量的露水收集组件形成露水收集装置,具有较大的便携性与可调节性,从而用户可自主选择单元组数,构建不同尺寸的露水收集装置,满足植被露水滴灌的要求。求。求。

A dew collec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露水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地修复相关
,特别是一种露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有关矿区土地修复领域的相关研究中,为进行干旱

半干旱区植被修复往往会用到露水收集装置。现有露水收集装置往往材质轻便却耐风化能力弱,或材质坚实却难以调节和携带。
[0003]当前,网状露水收集效果最好,具备通风透气性高、热惯性小、凝结面多的优点,是当前辐射效果最好,水汽条件最佳和凝结面积最有效的结构设计。且一定程度上拦截空气中的雾气,对干旱

半干旱区露水收集利用具有多重作用。
[0004]然而,现有的网状露水收集器以金属网居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呈形状固定的刚性结构,缺乏可调节性。且在布设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现场制作,耗费人力物力,不利于工作的快速推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露水收集器缺乏可调节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露水收集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露水收集装置,包括多个相互可拆卸连接的露水收集组件,每一所述露水收集组件包括具有格网的第一露水收集单元、具有格网的第二露水收集单元、以及支架单元,所述第一露水收集单元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露水收集单元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单元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露水收集单元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单元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露水收集单元的顶部可拆卸连接。
[0007]进一步地:
[0008]所述第一露水收集单元包括两条第一长边杆、第一顶杆、以及第一底杆,所述第一顶杆与两所述第一长边杆的上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底杆在两所述第一长边杆的下方与两所述第一长边杆连接,且所述第一底杆与所述第一长边杆的下端部之间留出预设距离,两所述第一长边杆、第一顶杆、第一底杆围出的空间内设置有与两所述第一长边杆分别连接的第一中间格网;
[0009]所述第二露水收集单元包括两条第二长边杆、第二顶杆、以及第二底杆,所述第二顶杆与两所述第二长边杆的上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底杆与两所述第二长边杆的下端部连接,两所述第二长边杆、第二顶杆、第二底杆围出的空间内设置有与两所述第二长边杆分别连接的第二中间格网。
[0010]更进一步地,至少一所述第一长边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侧边杆接口,每一所述侧边杆接口扣住相邻露水收集组件的第一露水收集单元的第一长边杆。
[0011]再进一步地,所述侧边杆接口为具有预设缺口的圆形扣环。
[0012]更进一步地:
[0013]所述第二顶杆设置有顶杆接口,所述第二底杆设置有底杆接口,所述底杆接口扣住所述第一底杆;
[0014]所述支架单元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支架接口,所述支架单元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架接口,所述第一支架接口扣住所述第一顶杆,所述第二支架接口与所述顶杆接口可拆卸连接。
[0015]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接口、所述底杆接口为具有预设缺口的圆形扣环。
[0016]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接口包括U字形接口本体,所述U字形接口本体的中部与所述支架单元的第二端部连接,所述U字形接口本体远离所述支架单元的末端与具有预设缺口的第二支架圆形扣环连接。
[0017]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杆包括第二上部顶杆和第二下部顶杆,所述第二上部顶杆的端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二长边杆连接,所述第二下部顶杆的端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二长边杆连接,顶杆接口包括多根固定杆,每一所述固定杆分别与所述第二上部顶杆的中部以及所述第二下部顶杆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圆形扣环插入相邻两所述固定杆之间留出的间隙,并扣住所述第二下部顶杆。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间格网以及所述第二中间格网均为倾斜格网状构造。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边杆为白色聚氯乙烯长边杆,所述第二长边杆为白色聚氯乙烯长边杆,所述第一中间格网为聚氯乙烯格网,所述第二中间格网为聚氯乙烯格网,所述支架单元为白色聚氯乙烯支架。
[0020]本技术的露水收集装置通过将组件分为第一露水收集单元、第二露水收集单元、支架单元,并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接口连接不同数量的露水收集组件形成露水收集装置,具有较大的便携性与可调节性,从而用户可自主选择单元组数,构建不同尺寸的露水收集装置,满足植被露水滴灌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露水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爆炸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支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二露水收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一露水收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露水收集装置使用说明图;
[0027]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露水收集装置效果图。
[0028]标记说明
[0029]1‑
第一露水收集单元;11

第一长边杆;12

第一顶杆;13

第一底杆;14

第一中间格网;15

侧边杆接口;16

接地口;2

第二露水收集单元;21

第二长边杆;22

第二顶杆;221

第二上部顶杆;222

第二下部顶杆;23

第二底杆;24

第二中间格网;25

顶杆接口;251

固定杆;26

底杆接口;3

支架单元;31

第一支架接口;32

第二支架接口;321

U字形接口本体;322

第二支架圆形扣环;4

植被树干。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31]实施例一
[0032]如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露水收集装置,包括多个相互可拆卸连接的露水收集组件,每一所述露水收集组件包括具有格网的第一露水收集单元1、具有格网的第二露水收集单元2、以及支架单元3,所述第一露水收集单元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露水收集单元2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单元3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露水收集单元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单元3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露水收集单元2的顶部可拆卸连接。
[0033]具体来说,将第一露水收集单元1的底部与第二露水收集单元2的底部连接,第一露水收集单元1的顶部通过支架单元3与第二露水收集单元2的顶部连接,将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露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可拆卸连接的露水收集组件,每一所述露水收集组件包括具有格网的第一露水收集单元(1)、具有格网的第二露水收集单元(2)、以及支架单元(3),所述第一露水收集单元(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露水收集单元(2)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单元(3)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露水收集单元(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单元(3)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露水收集单元(2)的顶部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露水收集单元(1)包括两条第一长边杆(11)、第一顶杆(12)、以及第一底杆(13),所述第一顶杆(12)与两所述第一长边杆(11)的上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底杆(13)在两所述第一长边杆(11)的下方与两所述第一长边杆(11)连接,且所述第一底杆(13)与所述第一长边杆(11)的下端部之间留出预设距离,两所述第一长边杆(11)、第一顶杆(12)、第一底杆(13)围出的空间内设置有与两所述第一长边杆(11)分别连接的第一中间格网(14);所述第二露水收集单元(2)包括两条第二长边杆(21)、第二顶杆(22)、以及第二底杆(23),所述第二顶杆(22)与两所述第二长边杆(21)的上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底杆(23)与两所述第二长边杆(21)的下端部连接,两所述第二长边杆(21)、第二顶杆(22)、第二底杆(23)围出的空间内设置有与两所述第二长边杆(21)分别连接的第二中间格网(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露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第一长边杆(11)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侧边杆接口(15),每一所述侧边杆接口(15)扣住相邻露水收集组件的第一露水收集单元(1)的第一长边杆(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露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杆接口(15)为具有预设缺口的圆形扣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露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杆(22)设置有顶杆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洋楠亢艳芬王旭雷少刚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