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055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8: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桥梁施工结构,包括桥墩、主梁、横梁、以及预制行车道板;桥墩沿桥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主梁支撑于桥墩上,主梁和桥梁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主梁采用工字钢,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右两侧的主梁;预制行车道板间隔设置于主梁上,预制行车道板内的预应力为部分张拉状态,预制行车道板的两端设置有张拉槽;相邻两个预制行车道板之间为现浇湿接缝,现浇湿接缝处设置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临时模板,现浇湿接缝内设置有钢筋,现浇湿接缝内的钢筋和预制行车道板的环形主筋连接。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浇湿接缝施工完毕后存在预应力不均衡,而导致桥梁结构稳定性降低的问题,行车道板内的预应力张拉后受力更均衡。行车道板内的预应力张拉后受力更均衡。行车道板内的预应力张拉后受力更均衡。

A bridge constru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施工结构


[0001]本申请属于桥梁
,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预制行车道板是近年来逐渐推广的施工方法。预制行车道板是工厂标准化制作,钢筋与预应力管道定位精度高,通过预制静置存放3~6个月,使混凝土发生部分收缩变形,对减少行车道板收缩裂缝有较好的效果,后将成品预制板运输至施工现场,吊装至钢梁上。预制行车道板之间设置现浇湿接缝。预制行车道板预先张拉后会预先发生横向压缩变形,现浇湿接缝施工完毕后张拉现浇湿接缝中横向预应力,将导致预压力的扩散,即湿接缝处实际施加的预应力不足,进而影响了桥梁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桥梁施工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浇湿接缝施工完毕后存在预应力不均衡,而导致桥梁结构稳定性降低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施工结构,包括桥墩、主梁、横梁、以及预制行车道板;
[0005]所述桥墩沿桥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主梁支撑于所述桥墩上,所述主梁和所述桥梁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所述主梁采用工字钢,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右两侧的所述主梁;
[0006]所述预制行车道板间隔设置于所述主梁上,所述预制行车道板内的预应力钢束为部分张拉状态,所述预制行车道板的两端设置有张拉槽;
[0007]相邻两个所述预制行车道板之间为现浇湿接缝,所述现浇湿接缝处设置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临时模板,所述现浇湿接缝内设置有预应力钢束,所述现浇湿接缝内的钢筋和所述预制行车道板的环形主筋连接。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剪力钉群,所述预制行车道板上设置有剪力钉槽口,所述预制行车道板内的钢筋延伸至所述剪力钉槽口内,所述剪力钉群和所述剪力钉槽口内的钢筋错位套嵌。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预制行车道板的环形主筋相隔一个主筋间距紧贴搭接。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制行车道板的长度≤3m,所述现浇湿接缝的长度为50~70cm,所述预制行车道板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现浇湿接缝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桥梁的延伸方向平行。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制行车道板内位于中心处的1~2个预应力钢束为张拉状态。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盖梁,所述盖梁支撑于所述桥墩上,所述主梁支撑于所述盖梁上。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梁上设置有横向防落梁挡块,所述横向防落梁挡块的一侧与所述主梁抵接。
[0014]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施工结构,该施工结构在预制行车道板吊装前,参考计算数据尽可能少张拉预制行车道板内横向预应力,保证在吊装期间板内不出现拉应力即可,待全桥现浇湿接缝浇筑完毕后,一次张拉剩余横向预应力,从而保证桥梁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了预制行车道板板吊装时,预先张拉预制行车道板内横向预应力,而导致预制行车道板预先发生横向压缩变形,使得现浇湿接缝浇筑完毕后张拉现浇湿接缝中横向预应力,存在预压力扩散,即现浇湿接缝处实际施加的预应力不足。
[0016]预制行车道板安装就位后,在剪力钉槽口内浇筑高性能混凝土,使预制行车道板和主梁形成整体。错位套嵌的剪力钉群和剪力钉槽口内的钢筋能够形成更稳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桥梁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制行车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应力钢束的分布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

桥墩;2

主梁;3

横梁;4

预制行车道板;5

现浇湿接缝;6

剪力钉群;7

剪力钉槽口;8

盖梁;9

横向防落梁挡块;10

预应力钢束。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4]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桥梁施工结构,包括桥墩1、主梁2、横梁3、以及预制行车道板4。
[0025]桥墩1沿桥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主梁2支撑于桥墩1上,主梁2和桥梁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主梁2采用工字钢,横梁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右两侧的主梁2。
[0026]预制行车道板4间隔设置于主梁2上,预制行车道板4内的预应力钢束10为部分张拉状态,预制行车道板4的两端设置有张拉槽。
[0027]相邻两个预制行车道板4之间为现浇湿接缝5,现浇湿接缝5处设置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临时模板,现浇湿接缝5内设置有预应力钢束10,现浇湿接缝5内的钢筋和预制行车道板4的环形主筋连接。
[0028]本实施例中,预制行车道板4内位于中心处的1~2个预应力钢束10为张拉状态。
[0029]需要说明的是,横梁3包括端横梁3、中横梁3、小横梁3,端横梁3、中横梁3、小横梁3与主梁2横向连接,横梁3能够提高桥梁的结构稳定性。
[0030]如图3所示,对行车道板进行预应力钢束10张拉时,首先在行车道板两端设置张拉端锚具,施工时一端夹片卡死,另一端张拉,采用单端交错张拉的方式。预应力钢束10采用两批次张拉,行车道板吊装前首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墩(1)、主梁(2)、横梁(3)、以及预制行车道板(4);所述桥墩(1)沿桥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主梁(2)支撑于所述桥墩(1)上,所述主梁(2)和所述桥梁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所述主梁(2)采用工字钢,所述横梁(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右两侧的所述主梁(2);所述预制行车道板(4)间隔设置于所述主梁(2)上,所述预制行车道板(4)内的预应力钢束(10)为部分张拉状态,所述预制行车道板(4)的两端设置有张拉槽;相邻两个所述预制行车道板(4)之间为现浇湿接缝(5),所述现浇湿接缝(5)处设置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临时模板,所述现浇湿接缝(5)内设置有预应力钢束(10),所述现浇湿接缝(5)内的钢筋和所述预制行车道板(4)的环形主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剪力钉群(6),所述预制行车道板(4)上设置有剪力钉槽口(7),所述预制行车道板(4)内的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凯杨欣牛永喆傅震袁春莉张喆陈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