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040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装置,包括搅拌结构、旋转结构、升降结构和流动度测试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灌浆设备的搅拌装置和流动度测试装置进行功能组合,提高了测试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难度,且通过多种传感器实现了对灌浆材料流动度的精确测量,有效降低了人工测试流动度的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提高了实验准确性。极大提高了实验准确性。极大提高了实验准确性。

A testing device for fluidity of grouting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装置,属于灌浆材料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灌浆材料是由特种水泥、细骨料、优质矿物掺合料和多种高性能外加剂复配制得的胶凝材料,具有高早强、大流动、无收缩的特点,灌浆材料的流动性能决定着灌浆材料的实际工作性能。因此在灌浆材料的研发生产过程中,准确表征灌浆材料的流动性能尤为重要。
[0003]目前灌浆材料的流动度测试装置存在许多不足,无法满足灌浆材料流动性的准确快速表征的需要。实际试验中,灌浆材料流动度通常采用Marsh筒法人工进行测试,Marsh筒法测试流动度通常需要操作人员在打开Marsh筒的同时,手动开始计时,取浆体流出时间表征流动度,这种方法工作量大,数据粗糙,并且全程手工操作,影响实验效率和实验准确度,难以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
[0004]现有技术人员已研发一种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设备,如专利CN 110987725A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压浆料流动度自动检测仪,包括自动搅拌系统、控制系统、流动度检测系统,在搅拌杯上下安装两个液位传感器以测试浆体流动度,但仅用液位传感器测量液位信息计算流动度,数据准确度仍较差,且搅拌杯为圆柱体,浆体从搅拌杯侧面开口流出时,测试结束后浆体残留较多,造成原材料浪费和清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目前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依据灌浆材料国家标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装置,本技术将搅拌装置和流动度测试装置进行功能组合,测试过程简便,测试效率高,单人即可完成全部操作,原材料浪费少;且可以实现流动度的精确测量,极大提高了实验准确性。
[0006]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包括搅拌结构、旋转结构、升降结构、流动度测试结构;其中,搅拌结构,包括盛放灌浆材料的搅拌料筒,搅拌料筒上方为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传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旋转结构与搅拌料筒相连,用于带动搅拌料筒在水平方向旋转;升降结构与传动电机相连,用于带动传动电机和搅拌桨上下移动;流动度测试结构用于测试灌浆材料的流动度,安装高度低于搅拌料筒。
[0008]进一步的,所述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底座、主支撑机架和副支撑机架,所述主支撑机架竖直设置在支撑底座上,所述副支撑机架为中空结构,副支撑机架竖直位于主支撑机架的上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料筒的底部具有开口,开口上设有搅拌料筒底盖,搅拌料筒底盖通过固定卡扣与搅拌料筒相连。
[001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活动转轴,活动转轴转动连接于主支撑机架和副支撑机架之间,副支撑机架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相连,传动轴纵向贯穿副支撑机架并与活动转轴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的下部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活动转轴内设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使传动轴带动活动转轴旋转。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副支撑机架上,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竖直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与升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螺纹杆上套有套筒连接件,螺纹杆与套筒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套筒连接件上设有滑孔,套筒连接件通过滑孔与导向杆滑动连接,导向杆安装在固定板上,导向杆、螺纹杆均与副支撑机架平行安装。
[0013]进一步的,所述流动度测试结构包括锥形筒,所述锥形筒固定在主支撑机架上,锥形筒底部设有阀门,锥形筒上设有液位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在锥形筒的下方设有沉降箱,用于接收锥形筒中流出的灌浆材料,沉降箱固定在支撑底座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流动度测试结构与搅拌结构安装在同侧或不同侧,优选的,流动测试结构安装在搅拌结构的相对侧,以保证整个装置安装稳定。流动度测试结构的锥形筒和搅拌料筒的高度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保证灌浆材料能够快速、简便的倒入锥形筒中。
[0015]进一步的,锥形筒的上部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锥形筒阀门附近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为锥形桶盛装1725ml水时水面所处的位置,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安装在略高于阀门的位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锥形筒底部由阀门控制开合,锥形筒内径大于搅拌料筒外径。
[0018]进一步的,所述沉降箱上设有出水口,用于连接排水管道。
[0019]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装置既可以手动操作,也可以自动化操作。为了可以更好的实现整个测试过程的自动化,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结构,控制结构分别与搅拌结构、旋转结构、升降结构和流动度测试结构连接。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升降控制系统、开关控制系统、转速控制系统、搅拌控制系统、旋转控制系统、流动度测试控制系统和计时控制系统,所述开关控制系统、转速控制系统、搅拌控制系统与传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流动度测试控制系统、计时控制系统与流动度测试结构电连接,所述升降控制系统与升降电机电连接,所述旋转控制系统与伺服电机电连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结构分别与升降电机、传动电机、伺服电机、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阀门电连接,控制结构上设置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具有搅拌按钮、搅拌速度按钮、升降按钮、旋转按钮、流动度测试按钮等按钮。
[0021]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安装在副支撑机架的左侧,所述控制结构安装在副支撑机架的右侧上部,所述流动度测试结构安装在主支撑机架的右侧下部。
[0022]本技术流动度测试装置的操作方法为:
[0023]步骤一:将适量物料和拌和用水放置于搅拌料筒内,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升降系统将搅拌桨降低至搅拌料筒内合适位置,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搅拌结构运转,将灌浆材料搅拌均匀。
[0024]步骤二:拌和完成后,通过控制面板控制传动电机和搅拌桨升至合适位置,并通过旋转控制系统将搅拌料筒旋转至锥形筒上方。
[0025]步骤三:开启搅拌料筒的底盖,使灌浆材料流入锥形筒内。
[0026]步骤四:打开锥形筒阀门,通过控制面板开启流动度测试功能,灌浆材料从锥形筒中流出后,控制面板显示流出时间,完成流动度测试工作。
[0027]步骤五: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装置,通过控制结构关闭设备电源。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灌浆材料倒入锥形筒后,打开阀门,锥形筒内灌浆材料自由流出,当液面刚好低于第一液位传感器时,满足流动度测试要求,传感器传输信息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开始计时,当液面刚好低于第二液位传感器、同时阀门处流量传感器检测到流出阀门的灌浆材料流量出现间断时,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传输信息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停止计时,此时所得时间即为所测物料流动度。本技术通过液位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共同检测灌浆材料流动度,有效提高了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的数据精度,并且将灌浆材料搅拌设备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搅拌结构(1),包括盛放灌浆材料的搅拌料筒(13)、搅拌桨和传动电机(11),所述搅拌桨与传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旋转结构(4),与搅拌料筒相连,用于带动搅拌料筒在水平方向旋转;升降结构(2),与传动电机相连,用于带动传动电机和搅拌桨上下移动;流动度测试结构(5),安装高度低于搅拌料筒,用于测试灌浆材料的流动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支撑结构(3),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底座(31)、主支撑机架(322)和副支撑机架(321),所述主支撑机架竖直设置在支撑底座上,所述副支撑机架为中空结构,副支撑机架竖直位于主支撑机架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结构包括活动转轴(43)、伺服电机(41)和传动轴(42),活动转轴转动连接于主支撑机架和副支撑机架之间,伺服电机安装在副支撑机架的顶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相连,传动轴纵向贯穿副支撑机架并与活动转轴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副支撑机架上,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4),所述螺纹杆的顶端与升降电机(21)的输出端相连,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套筒连接件(25),所述套筒连接件上设有滑孔,套筒连接件通过滑孔与导向杆滑动连接,导向杆安装在固定板上,导向杆、螺纹杆均与副支撑机架平行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浆材料流动度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的下部安装有主动齿轮(44),所述活动转轴内设有从动齿轮(45),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使传动轴带动活动转轴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牟长江程凯董帅贾恩达牛腾卢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