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防壳芯漏砂洞穿的芯盒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形成的空腔为铸造空腔,射芯形成的砂芯位于铸造空腔内,下模上设有若干通孔一,通孔一内插有加热棒,上模和下模上设有若干与顶出砂芯的顶杆对应的通孔二,下模上设有砂芯防洞穿机构,且砂芯防洞穿机构与砂芯一侧的凹槽对应,砂芯防洞穿机构包括可拆卸安装在下模上的安装块、设于安装块一侧与凹槽对应的插柱、磁吸固定在插柱端部的金属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耐用,能很好的解决砂芯局部洞穿问题。能很好的解决砂芯局部洞穿问题。能很好的解决砂芯局部洞穿问题。
A core box mold for preventing sand leakage and perforation of shell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壳芯漏砂洞穿的芯盒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芯盒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壳芯漏砂洞穿的芯盒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芯盒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和上模之间放置有砂芯,砂芯与上模和下模之间的间隙为射芯空腔,产品在所述壳芯位置成型,由于产品上设有圆孔,相应的砂芯上设有与之匹配的凹槽,传统的砂芯为实心,制备砂芯是需要大量砂子,成本高,因此,为了降低砂子用量,将砂芯制备成空心的,但是为了提高砂芯的排气效果以及清理效果,砂芯凹槽位置的壁厚一般较薄,浇铸时铝液容易洞穿该位置,导致铝液进入砂芯内部,造成产品报废,合格率低,因此,一种制备不易漏砂洞穿的砂芯的模具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壳芯漏砂洞穿的芯盒模具。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壳芯漏砂洞穿的芯盒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形成的空腔为铸造空腔,射芯形成的砂芯位于铸造空腔内,下模上设有若干通孔一,通孔一内插有加热棒,上模和下模上设有若干与顶出砂芯的顶杆对应的通孔二,下模上设有砂芯防洞穿机构,且砂芯防洞穿机构与砂芯一侧的凹槽对应,凹槽即为砂芯易漏砂洞穿的位置,砂芯防洞穿机构包括可拆卸安装在下模上的安装块、设于安装块一侧与凹槽对应的插柱、磁吸固定在插柱端部的金属块,金属块埋在凹槽侧壁内部,插柱插入凹槽内。
[0005]特别的,下模顶部设有若干定位槽,上模底部设有与定位槽对应的定位柱,上模和下模合模时定位柱插入定位槽内。
[0006]特别的,下模内设有与安装块下部对应的卡槽一,上模上设有与安装块上部对应的卡槽二,安装块卡设于卡槽一和卡槽二内,且安装块磁吸固定在卡槽一和卡槽二内。
[0007]特别的,安装块上固设有一对固定柱,卡槽一内设有与固定柱对应的圆孔,固定柱插入圆孔内,固定柱外壁和圆孔内壁上设有相吸的磁铁片一,固定柱通过磁铁片一磁吸固定在圆孔内。
[0008]特别的,插柱端部设有磁铁片二,金属块通过磁铁片二吸住。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稳定耐用,通过设置防洞穿机构,便于对砂芯易洞穿漏砂位置进行保护,射芯时易洞穿漏砂位置的金属块被壳砂包裹,避免浇铸时铝液将此处洞穿,避免砂芯并进入砂芯内部,提高产品合格率,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下模和砂芯位置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上模和下模合模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的砂芯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的防洞穿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技术的金属块和砂芯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6]图中:1
‑
下模;2
‑
上模;3
‑
砂芯;4
‑
安装块;5
‑
插柱;6
‑
金属块;7
‑
定位槽;8
‑
通孔一;9
‑
凹槽;10
‑
通孔二;11
‑
固定柱;
[0017]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
‑
6所示,一种防壳芯漏砂洞穿的芯盒模具,包括上模2、下模1,上模2和下模1合模后形成的空腔为铸造空腔,射芯形成的砂芯3位于铸造空腔内,下模1上设有若干通孔一8,通孔一8内插有加热棒,浇铸完成后加热棒给模具加热,加快砂芯3成型,上模2和下模1上设有若干与顶出砂芯3的顶杆对应的通孔二10,下模1顶部设有若干定位槽7,上模2底部设有与定位槽7对应的定位柱,上模2和下模1合模时定位柱插入定位槽7内,上模2和下模1合模定位方便,合模准确。
[0020]下模1上设有砂芯防洞穿机构,且砂芯防洞穿机构与砂芯3一侧的凹槽9对应,凹槽9即为砂芯易漏砂洞穿的位置,砂芯防洞穿机构包括可拆卸安装在下模1上的安装块4、设于安装块4一侧与凹槽9对应的插柱5、磁吸固定在插柱5端部的金属块6,金属块6埋在凹槽9侧壁内部,插柱5插入凹槽9内,如图6所示,下模1内设有与安装块4下部对应的卡槽一,上模2上设有与安装块4上部对应的卡槽二,安装块4卡设于卡槽一和卡槽二内,且安装块4磁吸固定在卡槽一和卡槽二内,安装块4上固设有一对固定柱11,卡槽一内设有与固定柱11对应的圆孔,固定柱11插入圆孔内,固定柱11外壁和圆孔内壁上设有相吸的磁铁片一,固定柱11通过磁铁片一磁吸固定在圆孔内,插柱5端部设有磁铁片二,金属块6通过磁铁片二吸住。
[0021]射芯时,壳砂将金属块6包裹以便增加凹槽9处的强度,避免浇筑铝液时直接洞穿此处,安装块4固定稳定,拆装方便,砂芯3成型后,采用顶杆顶出,将砂芯顶出的同时将安装块4拔出,然后将安装块4上的插柱5脱砂芯3,继续加工下一个砂芯3即可。
[0022]本技术结构简单、稳定耐用,便于对砂芯3易洞穿漏砂位置进行保护,射芯时易洞穿漏砂位置的金属块6被壳砂包裹,避免浇铸时铝液将此处洞穿,避免铝液进入砂芯3内部,提高产品合格率,使用方便。
[002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壳芯漏砂洞穿的芯盒模具,包括上模(2)、下模(1),其特征在于,上模(2)和下模(1)合模后形成的空腔为铸造空腔,射芯形成的砂芯(3)位于铸造空腔内,下模(1)上设有若干通孔一(8),通孔一(8)内插有加热棒,上模(2)和下模(1)上设有若干与顶出砂芯(3)的顶杆对应的通孔二(10),下模(1)上设有砂芯防洞穿机构,且砂芯防洞穿机构与砂芯(3)一侧的凹槽(9)对应,砂芯防洞穿机构包括可拆卸安装在下模(1)上的安装块(4)、设于安装块(4)一侧与凹槽(9)对应的插柱(5)、磁吸固定在插柱(5)端部的金属块(6),金属块(6)埋在凹槽(9)侧壁内部,插柱(5)插入凹槽(9)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壳芯漏砂洞穿的芯盒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1)顶部设有若干定位槽(7),上模(2)底部设有与定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阳,方尹,王晖,白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航宇嘉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