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97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包括前保险杠本体和安装于前保险杠本体上的气帘组件;气帘组件包括左侧气帘和右侧气帘。左侧气帘和右侧气帘均包括进气构件,进气构件上具有进气口,进气构件固定连接于前保险杠本体上,进气构件沿前保险杠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一端延伸至汽车的进气格栅所在的位置并与进气格栅相接,另一端延伸至前保险杠本体的端部靠近端面的位置、并位于汽车的前雾灯的正下方,进气口沿进气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可使得设置于进气构件上的进气口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更大的布置空间,从而能够使得进气口的面积更大,使得气帘组件的导流效果更好,汽车采用该结构的前保险杠总成还具有降低汽车能耗的优点。汽车能耗的优点。汽车能耗的优点。

Front bumper assembly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居世界前列,且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环保问题引发人们的关注,探索节能环保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势在必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阻力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高速情况下,汽车受到的气动阻力占比更大,通常,造型为了美观,造型面往往设计的有层次感,尤其是汽车的前端造型,通常雾灯区域造型面做成兜风的设计,夸张的造型体现了个性的家族特征,然而,造型的夸张设计与空气动力学的流线型要求相悖。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增大整车的风阻,进而会增大汽车的耗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的气帘导流效果差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包括前保险杠本体和安装于所述前保险杠本体上的气帘组件;所述气帘组件包括左侧气帘和右侧气帘;其中,
[0005]所述左侧气帘和所述右侧气帘相对于一直线对称设置于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两端,所述直线为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垂线;
[0006]所述左侧气帘和所述右侧气帘均包括进气构件,所述进气构件上具有进气口,所述进气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保险杠本体上,所述进气构件沿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一端延伸至汽车的进气格栅所在的位置并与所述进气格栅相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端部靠近端面的位置、并位于所述汽车的前雾灯的正下方,所述进气口沿所述进气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技术提供的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中,由于进气构件沿前保险杠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一端延伸至汽车的进气格栅所在的位置并与进气格栅相接,另一端延伸至前保险杠本体的端部靠近端面的位置、并位于汽车的前雾灯的正下方。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使得设置于进气构件上的进气口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更大的布置空间,从而能够使得进气口的面积更大,使得气帘组件的导流效果更好。
[0008]将这种结构的气帘组件应用于汽车上,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消耗过多的能量客户汽车前端的风阻。因此,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前保险杠总成还具有降低汽车能耗的优点。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所述进气口的宽度自所述进气构件的一端至所述进气构件的另一端逐渐减小。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进气口设置为进气口的宽度自进气构件的一端至进气构件的另一端逐渐减小,通过该结构使得进气口靠近汽车中间的位置面积较大,位于边侧的面积较小。不仅能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导流效果,还能够提升汽车前脸的
美观性。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所述进气构件的内侧边缘形成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形成为:所述进气构件的内侧边缘朝所述进气构件的内部倾斜延伸的缩口结构。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进气构件设置为进气构件的内侧边缘朝进气构件的内部倾斜延伸的缩口结构,是的气流组件呈喇叭结构,其导流效果更好。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所述进气口的长度为240mm

260mm,所述进气口的宽度为40mm

80mm。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所述左侧气帘和所述右侧气帘还均包括气道;其中,
[0015]所述气道沿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前保险杠本体内,所述气道的一端壁部与所述进气构件的壁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气道的内部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气道的另一端具有出气口,并朝向所述汽车的轮罩。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气道的出气口设置为朝向汽车的轮罩,气流在从出气口流出时,汽车行驶时流出的气流能从轮子导出,其导流效果更好。
[001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所述气道的横截面呈“C”形结构,所述气道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端面与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流入所述进气口的气流经所述气道与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内壁面之间的通道从所述出气口排出。
[001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所述气道的长度设置为460mm

480mm,所述出气口的宽度设置为20mm

30mm,所述出气口的高度设置为140mm

160mm。
[001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所述气道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气道靠近进气口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加强筋,通过设置加强筋在提高导流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气帘组件的结构强度。
[002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所述多个加强筋沿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加强筋的长度自下而上依次减小。
[002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和上述结构的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其中,
[0023]所述前保险杠本体安装于所述汽车的前端,且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汽车的雾灯的位置。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上述结构的前保险杠本体设置的气帘组件具有导流效果好的优点,汽车采用上述结构的前保险杠本体。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消耗过多的能量客户汽车前端的风阻。因此,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汽车具有能耗低的优点。
[0025]本技术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技术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中的气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A、左侧气帘;10B、右侧气帘;
[0030]100、进气构件;110、进气口;120、导流部;130、气道;140、加强筋;
[0031]150、出气口;
[0032]20、前保险杠本体;
[0033]30、进气格栅;
[0034]40、前雾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技术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技术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技术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技术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技术也可以不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包括前保险杠本体和安装于所述前保险杠本体上的气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组件包括左侧气帘和右侧气帘;其中,所述左侧气帘和所述右侧气帘相对于一直线对称设置于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两端,所述直线为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垂线;所述左侧气帘和所述右侧气帘均包括进气构件,所述进气构件上具有进气口,所述进气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保险杠本体上,所述进气构件沿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一端延伸至汽车的进气格栅所在的位置并与所述进气格栅相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端部靠近端面的位置、并位于所述汽车的前雾灯的正下方,所述进气口沿所述进气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宽度自所述进气构件的一端至所述进气构件的另一端逐渐减小。3.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构件的内侧边缘形成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形成为:所述进气构件的内侧边缘朝所述进气构件的内部倾斜延伸的缩口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长度为240mm

260mm,所述进气口的宽度为40mm

80mm。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气帘和所述右侧气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新校辉刘昕
申请(专利权)人: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