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87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其包括减振连接组件,减振连接组件包括具有朝上的第一安装口的第一连接壳体,第一连接壳体上侧固定连接有具有朝上的第二安装口的第二连接壳体,第二连接壳体上侧固定连接有具有朝下第三安装口的第三连接壳体,第二连接壳体的底部设有底板,第三连接壳体的顶部设有顶板;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包括连接在第二连接壳体下方的馈能减振电机,底板和顶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连接有第一传动凸轮,传动轴两端的底板和顶板之间可滑动地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传动杆,传动杆上下移动时,能带动第一传动凸轮转动,底板下方连接有馈能减振电机,传动轴和馈能减振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可靠,占用空间小。占用空间小。占用空间小。

A cylindrical cam energy feed shock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减振
,涉及液压系统油路中的部件,特别是一种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新能源的使用以及机械能量的回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今,电动汽车已经走进了大部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人们购买电动汽车的关注点之一就是续航里程,回收车辆行驶中的机械能量就是提高车辆续航里程的重要方式之一。
[0003]目前电动汽车上回收机械能的方式主要为制动能量回收与振动能量回收。制动能量回收的效率不高,很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方式释放,比较难以回收,而振动能量十分可观,可以将其回收并储存到超级电容中为电池供电。
[0004]现有技术中的馈能式减振器大多采用齿轮齿条的结构进行传动,将车辆的垂直振动转换成直流电机的旋转,实现能量回收,此种传动结构的横向占用空间大,齿轮齿条在传动时容易发生轮齿折断等疲劳破坏,造成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大大缩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馈能减振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7]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其结构简单可靠,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其包括,
[0009]减振连接组件,所述减振连接组件包括具有朝上的第一安装口的第一连接壳体,所述第一连接壳体上侧固定连接有具有朝上的第二安装口的第二连接壳体,所述第二连接壳体上侧固定连接有具有朝下第三安装口的第三连接壳体,所述第二连接壳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第三连接壳体的顶部设有顶板;
[0010]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连接在第二连接壳体下方的馈能减振电机,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有第一传动凸轮,所述传动轴两端的底板和顶板之间可滑动地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传动杆,传动杆上下移动时,能带动第一传动凸轮转动,所述底板下方连接有馈能减振电机,所述传动轴和馈能减振电机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传动凸轮经第一超越离合器和传动轴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传动凸轮下方的传动轴经第二超越离合器和第二传动凸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凸轮经第一超越离合器带动传动轴转动时,第二传动凸轮经第二超越离合器在传动轴上空转;所述第二传动凸轮经第二超越离合器带动传动轴转动时,第一传动凸轮经第一超越离合器在传动轴上空转。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传动凸轮的外周开有成螺旋形的第一传动槽,所述传动杆上连接有与第一传动轴相对设置的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朝向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插进对应的第一传动槽内。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传动凸轮的外周设有呈螺旋形的第二传动槽,所述传动杆上还连接有与第二传动轴相对设置的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朝向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插进对应的第二传动槽内,所述第一传动槽和第二传动槽的螺旋方向相反。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板和顶板上均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使传动杆竖直方向移动的导向组件。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块,所述传动杆可滑动地连接在导向块上,所述导向块的上部连接有上导向连接板,导向块的下部连接有下导向连接板,所述导向组件和底板连接时,所述上导向连接板的底侧连接在与底板上侧,所述下导向连接板的顶侧连接在底板下侧;所述导向组件和顶板连接时,所述上导向连接板的底侧连接在顶板上侧,上导向连接板的顶侧连接在顶板下侧。
[0017]作为本技术所述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板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支架,所述馈能减振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支架下侧,所述馈能减振电机上连接有向上伸出的馈能转动轴,所述馈能转动轴经联轴器和传动轴连接。
[0018]作为本技术所述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耳,所述传动杆向上伸出第三连接壳体外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耳。
[0019]作为本技术所述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杆向上伸出第三连接壳体外的一端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侧连接有传动盖板,所述第二连接耳固定在传动盖板上侧。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第二连接耳朝着第三连接壳体所在方向移动时,第二传动轮挤压第二传动槽处第二传动凸轮的外壁,第二传动凸轮转动,第一传动凸轮和第二传动凸轮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传动凸轮经第一超越离合器在传动轴上空转,第二传动凸轮经第二超越离合器带动传动轴转动;当第二连接耳远离第三连接壳体所在方向移动时,第一传动轮挤压第一传动槽处的第一传动凸轮的外壁,第一传动凸轮转动,第二传动凸轮经第二超越离合器在传动轴上空转,第一传动凸轮经第一超越离合器带动传动轴转动,不管第二连接耳是朝上还是朝下移动,传动轴均做同向转动,传动轴经联轴器带动馈能转动轴转动,馈能减振电机外接电能转换装置,馈能减振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占用空间小,结构更近紧凑,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5]图4为图3中的A

A向视图。
[0026]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6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中,100减振组件,101传动杆,102传动盖板,103第二连接耳,104第一连接耳,105联轴器,106第二传动凸轮,106a第二传动槽,107第一传动轮,108第一传动凸轮,108a第一传动槽,109第二移动块,110支撑支架,111馈能减振电机,112第一移动块,113馈能转动轴,114连接件,200导向组件,201下导向连接板,202导向块,203上导向连接板,300减振连接组件,301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减振连接组件(300),所述减振连接组件(300)包括具有朝上的第一安装口(303a)的第一连接壳体(303),所述第一连接壳体(303)上侧固定连接有具有朝上的第二安装口(302a)的第二连接壳体(302),所述第二连接壳体(302)上侧固定连接有具有朝下第三安装口(301a)的第三连接壳体(301),所述第二连接壳体(302)的底部设有底板(302b),所述第三连接壳体(301)的顶部设有顶板(301b);减振组件(100),所述减振组件(100)包括连接在第二连接壳体(302)下方的馈能减振电机(111),所述底板(302b)和顶板(301b)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有传动轴(115),所述传动轴(115)上连接有第一传动凸轮(108),所述传动轴(115)两端的底板(302b)和顶板(301b)之间可滑动地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传动杆(101),所述传动杆(101)上下移动时,能带动第一传动凸轮(108)转动,所述底板(302b)下方连接有馈能减振电机(111),所述传动轴(115)和馈能减振电机(111)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凸轮(108)经第一超越离合器(116)和传动轴(115)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凸轮(108)下方的传动轴(115)经第二超越离合器(117)和第二传动凸轮(106)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凸轮(108)经第一超越离合器(116)带动传动轴(115)转动时,第二传动凸轮(106)经第二超越离合器(117)在传动轴(115)上空转;所述第二传动凸轮(106)经第二超越离合器(117)带动传动轴(115)转动时,第一传动凸轮(108)经第一超越离合器(116)在传动轴(115)上空转。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凸轮馈能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凸轮(108)的外周开有成螺旋形的第一传动槽(108a),所述传动杆(101)上连接有与第一传动轴(115)相对设置的第一移动块(112),所述第一移动块(112)朝向传动轴(11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07),所述第一传动轮(107)插进对应的第一传动槽(108a)内。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辉田逸清关栋李竞张纯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