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背带式巨大脐膨出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060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背带式巨大脐膨出治疗装置,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底盘、医用硅胶袋、若干件弹性件以及腹带结构,所述底盘为环形,所述医用硅胶袋呈圆筒状且所述医用硅胶袋的开口端设于所述底盘的内环侧,具有弹性的所述弹性件活动连接在所述底盘的上部,所述弹性件还与所述医用硅胶袋远离所述开口端的密闭端连接,通过所述弹性件,以调节所述密闭端与所述开口端之间的距离,所述腹带结构设于所述底盘的侧面,通过所述腹带结构,以使所述底盘的下部表面能压抵在病患的腹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简易背带式巨大脐膨出治疗装置,结构简单,制作也简单,且能够在不对病患造成二次身体伤害的同时进行延期一期修补术。造成二次身体伤害的同时进行延期一期修补术。造成二次身体伤害的同时进行延期一期修补术。

A simple strap type huge omphalocele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mple strap type huge omphalocele treatment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supplies, including a chassis, a medical silicone bag, several elastic parts and a abdominal belt structure. The chassis is annular, the medical silicone bag is cylindrical, the open end of the medical silicone bag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ring side of the chassis, and the elastic parts with elasticity are movably connected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chassis, The elastic part is also connected with the closed end of the medical silicone bag away from the open end. Through the elastic par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losed end and the open end is adjusted. The abdominal belt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chassis. Through the abdominal belt structure,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hassis can be pressed against the abdomen of the patient. The simple strap type huge omphalocele treatment device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simple manufacture, and can carry out delayed primary repair without causing secondary physical injury to patients. Delayed primary repair is performed at the same time of causing secondary physical injury. Delayed primary repair is performed at the same time of causing secondary physical injury< b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背带式巨大脐膨出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简易背带式巨大脐膨出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先天性脐膨出为先天性腹壁畸形,指胚胎发育是脐环处发育缺损,腹腔内肠管或实质性脏器同时疝出。巨型脐膨出一般指脐环缺损直径>4cm,或者同时有肝脏疝出者;突出的脏器只覆盖着一层由羊膜和腹膜组成的透明薄膜。该病发病率约为1/3200~10000,常合并其他系统畸形,救治难度极高,据报道巨型脐膨出至今死亡率仍高达25%

35%。
[0003]巨型脐膨出外科处理的目的是回纳腹腔内疝出体外的脏器,修补腹壁缺损,目前外科手术方案有:
[0004]1.一期修补法:一次性修补腹壁缺损,是最理想的方法,但仅适用于膨出脏器较少,腹腔容积可满足脏器还纳者。而对于腹腔容积较小,无法满足膨出脏器还纳的巨型脐膨出患儿不适用。
[0005]2.二期修补法:可用于巨型脐膨出,分2次手术,第1次在新生儿时期,疝出的肝脏及肠管回纳腹腔困难,若强行操作,势必发生腹腔间隙综合征,腹腔压力极高,横膈上抬,严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只能游离两侧皮肤,将脏器暂时置于腹壁皮肤下,造成临时性腹壁疝,待孩子腹腔容积扩大后再做第2次手术,即关闭腹壁肌层。二期修补法需经历2次手术,2次呼吸机支持治疗,医疗风险大,家属经济及心理压力极大。
[0006]3.延期一期修补术:目前是较理想方案,但也有不足。方法是利用合成纤维膜缝合成袋形或者直接用SILO袋,将其边缘缝合于腹壁缺损边缘,逐日人工加压缩小袋顶,使疝出的脏器逐步回纳入腹腔。该过程快则1

2周内即可行修补术,若膨出物较大也可能需数月之后才能行根治性修补术。因该过程是逐步加压,新生儿的腹腔压力不至于过高,故对心肺功能影响极小,但目前方案不足之处有两点:

首次处理仍需缝合,且合成纤维膜为异物,存在感染风险,一旦感染应用抗生素也难以见效,必须去除,导致手术失败。

若膨出物较大,加压时间过长,现有装置护理较为困难,悬吊SILO袋影响患儿活动较为明显。

目前方案硅胶袋均为密闭式,对囊膜完整的患儿,不利于囊膜的干燥纤维化,反而容易增加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简易背带式巨大脐膨出治疗装置,结构以及制作均简单,且能够在不对病患造成二次身体伤害的同时进行延期一期修补术。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简易背带式巨大脐膨出治疗装置,包括底盘、医用硅胶袋、若干件弹性件以及腹带结构,所述底盘为环形,所述医用硅胶袋呈圆筒状且所述医用硅胶袋的开口端设于所述底盘的内环侧,具有弹性的所述弹性件活动连接在所述底盘的上部,所述弹性件还与所述医用硅胶袋远离所述开口端的密闭端连接,通过所述弹性件,以调
节所述密闭端与所述开口端之间的距离,所述腹带结构设于所述底盘的侧面,通过所述腹带结构,以使所述底盘的下部表面能压抵在病患的腹部。
[0009]进一步的,若干件所述弹性件呈圆周阵列在所述医用硅胶袋的外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密闭端的外沿设有若干个固定环,所述底盘的上部设有若干件固定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盘的上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环后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式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橡胶带,所述固定件为纽扣,所述橡胶带上间隔设置有供所述纽扣穿过的槽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橡胶带,所述固定件为挂钩,所述橡胶带上间隔设置有供所述挂钩勾连的槽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分为固定层和亲肤层,所述固定层和所述亲肤层之间通过热压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开口端通过热压的方式连接在所述亲肤层的内环侧,所述弹性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层。
[0014]进一步的,所述亲肤层用于与病患皮肤接触的一面上设有粘性涂层。
[001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层由塑料制成,所述亲肤层由医用硅胶制成。
[0016]进一步的,所述腹带结构包括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绑带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盘的外环两侧,所述第一绑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绑带的另一端之间通过魔术贴粘接固定,其中,所述第一绑带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二绑带的长度。
[0017]优选的,所述医用硅胶袋的外侧面设有网孔,所述网孔连通所述医用硅胶袋的内部。
[00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简易背带式巨大脐膨出治疗装置包括底盘、医用硅胶袋、弹性件以及腹带结构,底盘呈环形,呈圆筒状的医用硅胶袋的开口端固定于底盘的内环侧,通过底盘来对医用硅胶袋的开口端进行定型及固定,确保病患脐膨出的器脏能够从开口端进入到医用硅胶袋内收纳,具有弹性的弹性件活动连接在底盘的上部,弹性件还与医用硅胶袋远离开口端的密闭端连接,当底盘固定好且病患脐膨出的器脏全部进入到医用硅胶袋后,通过腹带结构将底盘的下部表面带紧压抵在病患脐膨出对应的腹部位置,避免底盘偏移影响医用硅胶袋内的器脏回到病患的腹部内,底盘固定完毕后,解开弹性件与底盘的连接,调节弹性件的长度,使弹性件具备弹力,再将弹性件固定于底盘上,通过弹性件的弹力慢慢复原的过程使医用硅胶袋的密闭端朝向开口端运动,实现慢慢加压的一个过程,以使原先收纳于医用硅胶袋的器脏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慢慢压回病患的腹腔内,如发现弹力不够,可以通过再次调节弹性件以实现继续加压的一个过程,这种方式对病患的腹腔压力不至于过高,故对心肺功能影响极小,也不用对病患进行二次的身体创伤,避免再次感染的风险。本技术的简易背带式巨大脐膨出治疗装置制作简单,医护人员操作起来也方便,方便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背带式巨大脐膨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0)、医用硅胶袋(20)、若干件弹性件(30)以及腹带结构,所述底盘(10)为环形,所述医用硅胶袋(20)呈圆筒状且所述医用硅胶袋(20)的开口端(21)设于所述底盘(10)的内环侧,具有弹性的所述弹性件(30)活动连接在所述底盘(10)的上部,所述弹性件(30)还与所述医用硅胶袋(20)远离所述开口端(21)的密闭端连接,通过所述弹性件(30),以调节所述密闭端与所述开口端(21)之间的距离,所述腹带结构设于所述底盘(10)的侧面,通过所述腹带结构,以使所述底盘(10)的下部表面能压抵在病患的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背带式巨大脐膨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件所述弹性件(30)呈圆周阵列在所述医用硅胶袋(20)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背带式巨大脐膨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端的外沿设有若干个固定环(23),所述底盘(10)的上部设有若干件固定件(11),所述弹性件(3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盘(10)的上部,所述弹性件(3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环(23)后与所述固定件(11)可拆卸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背带式巨大脐膨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0)为橡胶带,所述固定件(11)为纽扣,所述橡胶带上间隔设置有供所述纽扣穿过的槽孔(31)。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佳亮葛午平朱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