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44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梁架。其呈门字型结构,包括主梁、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两端下部的支墩、四个千斤顶,所述支墩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部固定设置有两根支撑钢管和一个砂筒,所述支撑钢管内填充有混凝土,两根所述支撑钢管上部设置有架板,所述架板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千斤顶,所述砂筒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固定筒体和可动的套装在固定筒体内的活动筒体,所述固定筒体内填装有沙子,所述固定筒体的筒壁下部设置有放沙口,所述活动筒体内填充有混凝土,所述主梁两端与所述支墩活动连接,所述千斤顶顶升后的高度大于所述砂筒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地实现梁体牵引装置的更换,操作方便,并可降低施工费用。并可降低施工费用。并可降低施工费用。

A beam lift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梁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起梁架,主要用于对梁体牵引设备更换时使用,属于桥梁施工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些施工项目受预制梁数量、临时用地、施工现场场地限制等因素影响,现场不具备设预制场的条件,因此会选择外部梁场进行预制,从而导致梁体需采用载重汽车完成长距离的运输。受预制箱梁至施工现场距离的影响,梁体均采用载重汽车进行运输,同时受施工场地的影响,喂梁通道转弯半径较小,不能满足汽车进行喂梁的要求。因此在梁体到达施工现场后需要对载重汽车更换为专业运梁炮车。
[0003]一般在梁体架设期间采用外部梁进行预制的情况下,受长途运输的影响,梁体架设速度较慢,并且受运输条件的情况,梁体供应不及时、单个工作日内梁体供应数量较少。采用大型吊车或提梁机进行梁体运输牵引装置更换时,会导致机械利用率较低,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梁体运输牵引装置更换便利、施工成本低的起梁架。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起梁架,其特征是:呈门字型结构,其包括主梁、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两端下部的支墩、四个千斤顶,所述支墩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部固定设置有两根支撑钢管和一个砂筒,所述支撑钢管内填充有混凝土,两根所述支撑钢管上部设置有架板,所述架板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千斤顶,所述砂筒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固定筒体和可动的套装在固定筒体内的活动筒体,所述固定筒体内填装有沙子,所述固定筒体的筒壁下部设置有放沙口,所述活动筒体内填充有混凝土,所述主梁两端与所述支墩活动连接,所述千斤顶顶升后的高度大于所述砂筒的高度。
[0006]本技术工作时,通过主梁两端的支墩上设置的千斤顶可将主梁进行顶升,此时可在砂筒顶部与主梁底部之间设置钢板进行同步支顶,当顶升高度满足载重汽车驶离、运梁炮车驶进时,可进行牵引装置的更换,即载重汽车驶离,运梁炮车驶入。牵引装置更换完成后,通过砂筒的放沙口放出砂筒内的沙子,在梁体自重的作用下,梁体随之下落至运梁炮车上。
[0007]进一步的,为保证起梁架的结构强度,所述主梁由45B工字钢双拼形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梁的两侧面焊接有沿主梁长度方向布置的加强板。
[0009]进一步的,为保证千斤顶的工作界面、增加顶升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主梁的两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端横梁,所述端横梁由45B工字钢双拼形成。
[0010]进一步的,为保证支墩的结构强度,所述固定筒体、所述支撑钢管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板。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千斤顶的顶升作用,能够方便地将主梁顶升至一定高度,能够方便地实现梁体牵引装置的更换,通过对砂筒进行放沙,可将梁体安全、稳定地落至运梁炮车上,其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快捷,而且采用本技术中的起梁架进行梁体牵引装置的更换,相对于采用其它设备,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可大大降低施工费用。本技术采用钢结构焊接而成,整体刚度大,荷载能力强,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可大幅度的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中的主梁的俯视图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中的主梁的纵断面图;
[0015]图4是本技术中的主梁的横断面图;
[0016]图5是本技术中的端横梁的横断面图;
[0017]图6是本技术中的支墩的主视图;
[0018]图7是本技术中的支墩的俯视图;
[0019]图8是图7中的C

C剖视图;
[0020]图9是图6中的B

B剖视图;
[0021]图10是本技术工作时的示意图;
[0022]图中,1、主梁,2、支墩,3、千斤顶,4、钢板,5、端横梁,6、箱梁,101、加强板,201、底板,202、加筋板,203、混凝土,204、支撑钢管,205、架板,206、砂筒,2061、活动筒体,2062、混凝土,2063、固定筒体,2064、沙子,2065、放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如附图所示,一种起梁架,其整体呈门字型结构,其包括主梁1、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1两端下部的支墩2、四个千斤顶3。主梁1采用45B工字钢双拼焊接形成,为提高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在主梁1的两侧面分别焊接有沿主梁1长度方向布置的加强板101进行加强,加强板101为钢板。为保证千斤顶的工作界面、增加顶升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在主梁1的两端各设置1处端横梁5,端横梁5也采用双拼45B工字钢焊接形成,端横梁5与主梁1端部焊接在一起。主梁1用于承载梁体,主梁1可根据梁体自身的重量选择相应规格的型钢。所述支墩2主要起传递荷载及提升及下降主梁1的作用。每个所述支墩2包括底板201,底板201为1200mm
×
1200mm的钢板,所述底板201上部固定设置有两根支撑钢管204和一个砂筒206,两根支撑钢管204采用φ220mm的钢管,两根支撑钢管204竖向设置并与底板201焊接在一起,所述支撑钢管204内填充有C50混凝土,两根所述支撑钢管204上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架板205,所述架板205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千斤顶3。千斤顶3的选用可根据箱梁的重量吨位的选择,千斤顶3的本体高度、油缸内径必须满足施工工序的要求,千斤顶高度宜低不宜高、外径宜与支撑钢管204相同。所述砂筒206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201上的固定筒体2063和可动的套装在固定筒体2063内的活动筒体2061,所述固定筒体2063内填装有沙子,所述固定筒体2063的筒壁下部设置有放沙口2065,所述活动筒体2061内填充有C50混凝土。为保证支
墩2的结构强度,所述固定筒体2063、所述支撑钢管204与底板201之间均焊接连接有加筋板202。所述主梁1两端与所述支墩2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千斤顶3顶升后的高度大于所述砂筒206的高度。
[0025]利用本技术施工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26](一)现场施工准备
[0027]现场可先进行起梁架的布置,两个支墩2位于行车方向两侧。主梁1放置一侧,在载重汽车驶至目标位置,采用叉车进行安装。
[0028](二)主梁的安装
[0029]采用叉车将主梁1放置在载重汽车梁体一端,采用手拉葫芦对主梁1进行提升,直至主梁1与箱梁梁底紧密贴合。
[0030]完成上述工作,载重汽车继续行驶,直到主梁1位于支墩2上方,重新调整主梁1至设计位置,到此完成起梁前的准备工作。
[0031](三)梁体顶升
[0032]先采用千斤顶3进行主梁顶升,顶升一定行程后,在砂筒206顶支垫钢板4,使主梁1荷载通过砂筒206传递至地面。此时进行千斤顶回油,在千斤顶下支垫钢板,再次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梁架,其特征是:呈门字型结构,其包括主梁(1)、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1)两端下部的支墩(2)、四个千斤顶(3),所述支墩(2)包括底板(201),所述底板(201)上部固定设置有两根支撑钢管(204)和一个砂筒(206),所述支撑钢管(204)内填充有混凝土,两根所述支撑钢管(204)上部设置有架板(205),所述架板(205)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千斤顶,所述砂筒(206)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201)上的固定筒体(2063)和可动的套装在固定筒体(2063)内的活动筒体(2061),所述固定筒体(2063)内填装有沙子,所述固定筒体(2063)的筒壁下部设置有放沙口(206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顺许峰冯永刚徐向阳刘东升江铖康达观江谭藏佳奇谢傲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