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三腔喂养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262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三腔喂养管,包括储水箱和机箱,机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储水箱连通的导管,机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机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导管内壁接触的注入管,驱动马达的输出端穿过机箱并与注入管通过往复移动机构连接,带动注入管沿导管内壁往复移动,从而使储水箱中水进入导管中,导管的一侧设有喂养管,喂养管与导管通过矩形盒连通设置,矩形盒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设有用于注入食物的卡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启动驱动马达带动往复丝杆转动,带动注入管沿导管的内壁往复前后移动,进而便于将储水箱中的水推入喂养管中,进而便于自动对喂养管进行清洗,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

An intelligent three chamber feeding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三腔喂养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三腔喂养管。

技术介绍

[0002]三腔喂养管结构包括喂养腔、吸引腔和压力调节腔,其材质为聚氨酯,对人体刺激小,外观单根,内纵三腔,分别通向末端的三个开口,使临床上原来需要一根管减压、一根管肠鼻饲的“双管”,变成了“单管”,三腔喂养管具有双重功能:喂养管腔放置于空肠内进行肠内营养输注,负压吸引腔放置于胃内可进行胃肠减压,压力调节腔用于吸引腔调节压力。
[0003]然而,在使用时三腔喂养管时,在使用食管对患者进行喂食前后,需要医护人员定时对食管进行清洗,为了方便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中同时避免食物堵塞管道,清洗时需要医护人员使用注射管反复抽取水再注入管道内,反复的清洗操作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劳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三腔喂养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三腔喂养管。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三腔喂养管,包括储水箱和机箱,所述机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储水箱连通的导管,所述机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所述机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导管内壁接触的注入管,且驱动马达的输出端穿过机箱并与注入管通过往复移动机构连接,带动注入管沿导管内壁往复移动,从而使储水箱中水进入导管中,所述导管的一侧设有喂养管,且喂养管与导管通过矩形盒连通设置,所述矩形盒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设有用于注入食物的卡环。
[0007]优选地,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箱内壁的往复丝杆,且往复丝杆的一端与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侧壁上螺纹套接有滑块,且滑块的侧壁上固定套接有与注入管连接的推板。
[0008]优选地,所述注入管位于导管内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单向进气阀,且导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储水箱连通的第一软管。
[0009]优选地,所述注入管的侧壁与导管的内壁接触,且注入管的侧壁上固定套接有与导管内壁接触橡胶环。
[0010]优选地,所述机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穿过机箱并与注入管连通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卡环位于矩形盒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卡环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矩形孔对应的挡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通过设置的驱动马达、注入管和往复丝杆的配合使用,以达到通过启动驱动马达
带动往复丝杆转动的效果,有利于带动注入管沿导管的内壁往复前后移动,进而便于将储水箱中的水推入喂养管中,进而便于自动对喂养管进行清洗,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同时往复丝杆注入管移动一个来回的周期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从而形成脉冲式的水流不断对喂养管进行冲刷,提高了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矩形盒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的往复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储水箱、2机箱、3导管、4驱动马达、5注入管、6喂养管、7矩形盒、8卡环、9往复丝杆、10滑块、11推板、12单向进气阀、13第一软管、14橡胶环、15第二软管、16限位板、17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参照图1

3,一种智能三腔喂养管,包括储水箱1和机箱2,储水箱1中装有纯净水,机箱2为矩形结构并固定连接在储水箱1的下端,机箱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储水箱1连通的导管3,机箱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4,机箱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导管3内壁接触的注入管5,注入管5为圆柱形结构,且驱动马达4的输出端穿过机箱2并与注入管5通过往复移动机构连接,带动注入管5沿导管3内壁往复移动,从而使储水箱1中水进入导管3中,往复移动的注入管5将储水箱1中的水推入喂养管6中,喂养管6与现有的三腔喂养管结构相同,进而便于自动对喂养管6进行清洗,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
[0020]往复移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箱2内壁的往复丝杆9,且往复丝杆9的一端与驱动马达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往复丝杆9的侧壁上螺纹套接有滑块10,驱动马达4带动往复丝杆9转动。往复丝杆9带动滑块10沿其侧壁不断前后移动,滑块10带动推板10同步移动,从而使推板10带动注入管5沿导管3内壁移动,滑块10的侧壁上固定套接有与注入管5连接的推板11,推板11的一端与矩形盒7的内壁接触,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滑块10跟随往复丝杆9转动,注入管5位于导管3内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单向进气阀12,单向进气阀12只能使外界的空气通过第二导管15进入注入管5中,再从注入管5进入导管3内,避免导管3内产生负压将导管3中的水重新吸回;
[0021]导管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储水箱1连通的第一软管13,在重力的作用下储水箱1中的水通过第一软管13进入导管3中,注入管5的侧壁与导管3的内壁接触,且注入管5的侧壁上固定套接有与导管3内壁接触橡胶环14,通过橡胶环14与导管3内壁接触,提高了注入管5与导管3之间的密封性,机箱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二软管15,第二软管15的一端穿过机箱2并与注入管5连通设置,便于外界空气从第二导管15进入注入管5中,导管3的一侧设有喂养管6,且喂养管6与导管3通过矩形盒7连通设置,矩形盒7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设有用于注入食物的卡环8;
[0022]卡环8位于矩形盒7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6,且卡环8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矩形孔,矩形盒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矩形孔对应的挡板17,当需要对患者注入食物时,将注射管的输出端插入卡环8内,使其与卡环8插接,继续推动注射器将卡环8压入矩形盒7中,使卡环8侧壁上的矩形孔脱离挡板17,使其卡环8与矩形盒7连通,随后使用注射器将流食注入喂养管6中,使用完成后,拔出注射器时带动卡环8向外移动,使卡环8侧壁上的矩形孔重新与挡板17对应,使挡板17将矩形孔堵住,避免清洗喂养管6使水流从卡环8内漏出。
[0023]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导管3一端的矩形盒7与喂养管6上的食管连通,再将储水箱1中注入一定量的纯净水,随后启动驱动马达4使其输出端带动机箱2内的往复丝杆9转动,往复丝杆9带动滑块10同时移动,在推板11的限位下,使滑块10带动推板11沿往复丝杆9侧壁不断前后移动,推板11带动注入管5沿导管3内壁移动,当注入管5向导管3内移动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储水箱1中的水通过第一软管13进入导管3中,从而使注入管5将这一部分水推入矩形盒7中,再进入喂养管6中,往复丝杆9带动注入管5向机箱2中移动时,在单向进气阀12的作用下,避免导管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三腔喂养管,包括储水箱(1)和机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储水箱(1)连通的导管(3),所述机箱(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4),所述机箱(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导管(3)内壁接触的注入管(5),且驱动马达(4)的输出端穿过机箱(2)并与注入管(5)通过往复移动机构连接,带动注入管(5)沿导管(3)内壁往复移动,从而使储水箱(1)中水进入导管(3)中,所述导管(3)的一侧设有喂养管(6),且喂养管(6)与导管(3)通过矩形盒(7)连通设置,所述矩形盒(7)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设有用于注入食物的卡环(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三腔喂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箱(2)内壁的往复丝杆(9),且往复丝杆(9)的一端与驱动马达(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往复丝杆(9)的侧壁上螺纹套接有滑块(10),且滑块(10)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中彦石海燕马骁魏焱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