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类零件底部挤压装置工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024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筒类零件底部挤压装置工装,为了解决传统头部梯形模冲冲压产品底部时,会造成产品外形冲压中心位置形成一个凹坑,而冲压加工位置的壁厚没有变化,出现性能数据无法测试问题,包括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1)、底部挤压装置产品定位套(2)、底部挤压装置上挤压冲(3);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1),为上端有盲孔的圆柱体结构;底部挤压装置产品定位套(2),为有中心孔的圆柱体结构;底部挤压装置上挤压冲(3),为头部为球面的圆柱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筒类底部挤压装置产品底部剪切工装,能实现产品底部壁厚挤压变薄加工,对产品不会造成损坏。损坏。损坏。

Tooling of extrusion device at the bottom of barrel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筒类零件底部挤压装置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筒类底部挤压装置工装,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产品底部挤压的加工在机械加工领域中是一种常见的零件加工类型,我们使用的工装是对园筒状产品底部进行局部挤压加工,传统采用的是头部梯形模冲,采用外部冲压的方法进行冲压加工,经过冲压加工后的产品,冲压位置不够完整,产品冲压中心位置形成一个凹坑,所以产品的底部壁厚变薄可见是无法保证的,产品在进行性能测试时,造成产品底部凹坑处,产品底部产生内压力冲击不开问题,造成性能数据无法检测,从而造成产品存在严重缺陷,致使产品无法投入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筒类零件底部挤压装置工装。零件是一种筒形薄壁件,使用时前需要在底部加工一个环形槽,并且使槽的位置壁厚变薄,现有的机械加工方法不能完成。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头部梯形模冲冲压产品底部时,会造成产品外形冲压中心位置形成一个4毫米凹坑,而冲压加工位置的壁厚没有变化,在产品性能测试时,出现性能数据无法测试问题,而提供一种产品底部挤压装置工装。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筒类零件底部挤压装置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1)、底部挤压装置产品定位套(2)、底部挤压装置上挤压冲(3);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1),为上端有盲孔的圆柱体结构;底部挤压装置产品定位套(2),为有中心孔的圆柱体结构;底部挤压装置上挤压冲(3),为头部为球面的圆柱体结构。
[0005]进一地步,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包括底座和其上端圆柱体结构。
[0006]进一步地,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的盲孔口部为刃口。
[0007]进一步地,挤压装置产品定位套外圆柱表面滚花。
[0008]进一步地,底部挤压装置上冲3下端半球面与挤压装置支撑底冲口部盲孔进行挤压。
[0009]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的一种筒类底部挤压装置产品底部剪切工装,能实现产品底部壁厚挤压变薄加工,对产品不会造成损坏,加工时能够保证产品的壁厚挤压变薄的稳定性,加工质量高,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筒类底部挤压装置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1、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2、底部挤压装置产品定位套,3、底部挤压装置上冲,4、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技术的一种筒类产品底部挤压装置工装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2、底部挤压装置产品定位套;3、底部挤压装置上挤压冲。
[0014]挤压装置工装是由底部剪切装置支撑底冲、底部剪切装置定位套和底部剪切装置上冲组成。
[0015]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为上端有盲孔的圆柱体结构,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底座下端直径为φ35mm圆柱体,高度为12mm,加工时与机床工作台面接触;上端为直径为φ6.2mm圆柱体,高度为33mm,加工时外圆柱表面与产品内表面接触,起给产品定位作用;φ6.2mm圆柱体上端面开一个深度10毫米深,直径为φ5mm口部锋利的盲孔,口部为产品剪切加工时的刃口。
[0016]底部挤压装置产品定位套为有中心孔的圆柱体结构,挤压装置产品定位套下端φ9.5mm孔,高度为8mm直口,起避让产品口部作用;挤压装置产品定位套φ7mm定位通孔,高度为35mm,挤压工作时内表面与产品外表面接触起定位作用;挤压装置产品定位套φ24mm圆柱体,高度为43mm外圆柱表面滚花,工作时起防滑作用。
[0017]底部挤压装置上挤压冲为头部为球面的圆柱体结构,底部挤压装置上冲下端半径为3mm半球面,工作时半径3mm半球面与挤压装置支撑底冲φ5mm 口部锋利的盲孔进行挤压,将中间位置产品底部壁厚挤压变薄;底部挤压装置上冲φ7.95mm圆柱体,高度为20mm,挤压工作时起传导压力和避让定位套上表面作用;底部挤压装置上冲φ15mm圆柱体,高度为10mm,上表面与液压设备上工作面接触起传导压力作用。
[0018]专利技术原理
[0019]采用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中心孔与底部挤压装置上挤压冲弧面挤压的方法,使同类零件底部形成环形凹面,并且环形凹面部位壁厚变薄。
[0020]工作过程
[0021]将产品从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上端装到工装上,将底部挤压装置产品定位套套到被挤压产品上,然后将底部挤压装置上冲装到底部挤压装置产品定位套φ7mm定位孔内,并推放入油压机工作台定位板内,开动油压机,底部挤压装置上冲缓慢下落,当底部挤压装置上冲头部半球面与挤压装置支撑底冲底座φ5mm口部锋利的盲孔挤压后,完成中间位置筒类产品底部壁厚挤压变薄,关闭油压机,从模具中取出产品,即完成了筒类产品底部壁厚挤压变薄加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筒类零件底部挤压装置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1)、底部挤压装置产品定位套(2)、底部挤压装置上挤压冲(3);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1),为上端有盲孔的圆柱体结构;底部挤压装置产品定位套(2),为有中心孔的圆柱体结构;底部挤压装置上挤压冲(3),为头部为球面的圆柱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类零件底部挤压装置工装,其特征在于,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包括底座和其上端圆柱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类零件底部挤压装置工装,其特征在于,底部挤压装置支撑底冲的盲孔口部为刃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类零件底部挤压装置工装,其特征在于,底座下端直径为φ35mm圆柱体,高度为12mm;加工时与机床工作台面接触;上端为直径为φ6.2mm圆柱体,高度为33mm,加工时外圆柱表面与产品内表面接触;圆柱体上端面开一个深度10毫米深,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国富岳伟孙大明高博洋倪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