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钻井平台用导流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9973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钻井平台用导流分流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连接有外径小于筒体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底部连接有法兰;所述筒体的外壁上平行的开设有两条环形的定位槽,每条所述定位槽的内底面中部均开设有环形的导流槽,所述筒体的筒壁上自顶部向下开设有与两条所述定位槽连通的气道;所述定位槽内套装有环形气囊,并且位于定位槽内还可拆卸连接有两条分别将环形气囊的上下端部紧固在定位槽内的环箍,所述环形气囊与导流槽和气道连通;所述筒体的筒壁上位于两条所述定位槽之间的部分开设有与筒体内腔连通的自动灌浆孔和反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加便于装配,并且装配后具有更好的密封性,从而保障稳定的作业。从而保障稳定的作业。从而保障稳定的作业。

A diversion and diversion device for offshore drill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钻井平台用导流分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钻井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钻井平台用导流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分流器是一种海上生产作业和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井控设备,该设备主要是控制从井口到地面的钻井液的流向,如专利号CN201821482826.6,公开的一种用于海洋钻井作业的泥浆气举回收装置中便是对分流器的一种应用。
[0003]传统的分流器呈筒状的结构,筒体上开设有自动灌浆孔和反流孔,使用时在筒状外壁的上下两端分别套装好密封圈后,用吊机直接落入钻盘下方的装配腔内,自动灌浆孔和反流孔分别与装配腔内的两条流道连通;
[0004]然而在将分流器落入装配腔时,套装在分流器外侧的两条密封圈与装配腔发生摩擦后容易错位,一旦错位后就导致密封效果差,甚至密封失效的问题出现,无法进行灌浆和反流作业。
[0005]另外,分流器的底部焊接有法兰盘,法兰盘上排布有一圈连接螺栓用的通孔,虽然不同装配腔内通孔的数量相同,但是螺纹孔的位置略有不同,这也导致分流器的法兰盘在螺栓固定时通用性差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海上钻井平台用导流分流装置,其更加便于装配,并且装配后具有更好的密封性,从而保障稳定的作业。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海上钻井平台用导流分流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连接有外径小于筒体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底部连接有法兰,所述筒体、管体和法兰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且筒体、管体和法兰的内腔连通;
[0009]所述筒体的外壁上平行的开设有两条环形的定位槽,每条所述定位槽的内底面中部均开设有环形的导流槽,所述筒体的筒壁上自顶部向下开设有与两条所述定位槽连通的气道;
[0010]所述定位槽内套装有环形气囊,并且位于定位槽内还可拆卸连接有两条分别将环形气囊的上下端部紧固在定位槽内的环箍,所述环形气囊与导流槽和气道连通;
[0011]所述筒体的筒壁上位于两条所述定位槽之间的部分开设有与筒体内腔连通的自动灌浆孔和反流孔。
[0012]优选的,所述环形气囊的上下两个端部的内径分别与定位槽适配,所述环形气囊的中部呈向外侧凸起的弧形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环箍为带有开口的环形结构,所述环箍开口处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螺纹孔和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插入有与螺纹孔连接的锁紧螺栓。
[0014]优选的,所述环箍由弹簧钢制成。
[0015]优选的,所述环箍由两个弧形片拼合而成,并且两个弧形片拼接的端部分别设有螺纹孔和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插入有与螺纹孔连接的锁紧螺栓。
[0016]优选的,所述管体的顶部环绕设有一组与筒体连接的第一加强肋板。
[0017]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底部环绕设有一组与法兰连接的第二加强肋板。
[0018]优选的,所述法兰上环绕设有一组长条形通孔,并且螺栓孔的长度方向沿着法兰的径向布置。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技术通过在筒体上设计装配的两条环形气囊,在没有充气的情况下本装置整体外径尺寸小,解决了之前在筒体外侧套装密封圈后装配时密封圈容易移位的情况发生,并且在装配完成后,对环形气囊内充气使环形气囊向外侧膨胀形成密封,密封效果更好。
[0021]另外,通过环箍将环形气囊可拆卸安装在筒体上的设计,更加方便将老化或者损坏的环形气囊进行更换。
[0022]通过在法兰上环绕设有一组长条形通孔,并且螺栓孔的长度方向沿着法兰的径向布置,使得法兰连接的通用性强,避免由于连接处的螺栓孔与法兰盘上螺栓孔稍有偏差,导致安装困难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筒体、管体和法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实施例2中环箍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实施例3中环箍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锁紧螺栓与环箍的连接示意图;
[0029]图7为第一加强肋板和第二加强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筒体,2、气道,3、环形气囊,4、环箍,5、法兰,6、管体,7、自动灌浆孔,8、导流槽,9、定位槽,10、螺纹孔,11、螺栓孔,12、台阶面,13、长条形通孔,14、反流孔,15、第一加强肋板,16、第二加强肋板17、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2]实施例1
[0033]参见图1至图3,一种海上钻井平台用导流分流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的底部连接有外径小于筒体1的管体6。
[0034]管体6的底部焊接有法兰5,筒体1、管体6和法兰5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且筒体1、管体6以及法兰5的内腔连通。
[0035]筒体1的外壁上平行的开设有两条环形的定位槽9,每条定位槽9的内底面中部均开设有导流槽8,筒体1的筒壁上自顶部向下开设有与两条定位槽9连通的气道2。
[0036]定位槽9内套装有环形气囊3,并且位于定位槽9内还可拆卸连接有两条分别将环形气囊3的上下端部抱紧固定在定位槽9内的环箍4,环形气囊3与导流槽8连通。
[0037]筒体1的筒壁上位于两条定位槽9之间的部分开设有与筒体1内腔连通的自动灌浆孔7和反流孔14。
[0038]环形气囊3的上下两个端部的内径分别与定位槽9适配,环形气囊3的中部呈向外侧凸起的弧形结构。
[0039]工作过程:
[0040]首先,使用吊机将改装置吊装至钻盘下方的装配腔内,将该装置与下方井口处的管道连通,再将法兰5通过螺栓连接在管道顶部;
[0041]下一步,调整该装置的位置,自动灌浆孔7和反流孔14与装配腔上的灌浆流道和返浆流道连通;
[0042]下一步,将连接在钻盘底部上的供气管路与筒体1上气道2的顶部开口处连通,再向气道2内注入气体使环形气囊3膨胀与装配腔之间形成密封;
[0043]下一步,将携带钻头的管柱自该装置的腔内向下落入作业位置,从而在管柱与井筒之间形成用于泥浆向上返回地面的环空上返流道,然后通过自动灌浆孔7将上返流道灌满钻井液,通过观察反流孔14有液体溢出表示上反流道灌满;
[0044]最后,启动钻盘带动钻头作业,并且钻井液由管柱输送至钻头的腔内,并由钻头上的喷孔喷出,喷出的钻井液携带钻头切削下的碎屑经过上反流道和反流孔14排出井筒外。
[0045]通过在筒体1上设计装配的两条环形气囊3,在没有充气的情况下本装置整体外径尺寸小,解决了之前在筒体1外侧套装密封圈后装配时密封圈容易移位的情况发生,并且在装配完成后,对环形气囊3内充气使环形气囊3向外侧膨胀形成密封,密封效果更好。
[0046]另外,通过环箍4将环形气囊3可拆卸安装在筒体1上的设计,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钻井平台用导流分流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连接有外径小于筒体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底部连接有法兰,所述筒体、管体和法兰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且筒体、管体和法兰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壁上平行的开设有两条环形的定位槽,每条所述定位槽的内底面中部均开设有环形的导流槽,所述筒体的筒壁上自顶部向下开设有与两条所述定位槽连通的气道;所述定位槽内套装有环形气囊,并且位于定位槽内还可拆卸连接有两条分别将环形气囊的上下端部紧固在定位槽内的环箍,所述环形气囊与导流槽和气道连通;所述筒体的筒壁上位于两条所述定位槽之间的部分开设有与筒体内腔连通的自动灌浆孔和反流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钻井平台用导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的上下两个端部的内径分别与定位槽适配,所述环形气囊的中部呈向外侧凸起的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钻井平台用导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波刘东章李晓明李联中孟祥卿李成军刘金岭乔俊福商红波张镖张晓国万克鹏王永笑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