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桥总成及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84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桥总成及收获机。该后桥总成包括水平设置的悬臂和分别安装于悬臂两端的两个转向臂悬臂的端部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套管,套管的轴线与悬臂的轴线在竖直平面上互相垂直;转向臂的一端穿过套管,并可相对于套管转动。该后桥总成的悬臂长度可调。该后桥总成可以实现0~360

A rear axle assembly and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桥总成及收获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桥总成及收获机。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的饲草作物(苜蓿、燕麦)、芦苇的传统收获方式主要为人工收割,整个过程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0003]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工劳动成本不断提高,提升收获机械效率势在必行。目前,拖拉机牵引式收获机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前后桥悬挂系统直接与机身连接的结构,具有结构紧凑、专业性强等优点。
[0004]在拖拉机牵引式收获机中,后桥机构为非机动式,后桥机构中的转向臂上安装的车轮为从动轮。拖拉机转向时,带动从动轮和转向臂转动,从而实现带动后桥整体转向。
[0005]然而,上述机构存在制作难度大、轴距相对固定、转场难度高、转向角度范围小、悬挂系统复杂、制作成本高、拆装不便等缺点。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后桥或转向桥,最大转角不大于40
°
,导致整车的转弯半径大、操纵机动性差、转场困难;同时,现有的后桥结构多为锻打或者管材整体焊接,结构复杂,生产困难,材料利用率低;另外,现有的后桥结构重,装配的后轮距不可调节,不能更好的满足工况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桥总成及收获机。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后桥总成,包括水平设置的悬臂和分别安装于所述悬臂两端的两个转向臂,所述悬臂的端部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套管,所述套管的轴线与所述悬臂的轴线在竖直平面上互相垂直;所述转向臂的一端穿过所述套管,并可相对于所述套管转动。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互相配合的套管和转向臂,转向臂相对于套管转动,可以实现转向臂能够相对于悬臂进行0~360
°
范围内转动,从而使安装该后桥总成的整车在作业时,具有更小的转弯半径,转场方便,从而提升整车的机动性。
[0010]本技术还可通过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实现:
[0011]进一步,所述转向臂的一端上固定套设有至少一个衬套;所述衬套位于所述套管内,并可相对于所述套管转动。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衬套作为滑动轴承,能够降低套管与转向臂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磨损,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0013]进一步,所述转向臂的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位于所述套管内;所述滚动轴承包括可相对转动的内圈和外圈,其中,所述内圈与所述转向臂固定,所述外圈与所述套管固定。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滚动轴承能够使转向臂相对于套管的转动更顺滑,同时,滚动轴承还能对转向臂实施定位,防止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径向位移。
[0015]进一步,所述转向臂上套设并固定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抵接在所述套管下侧。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套管的下侧安装固定套,能够有效防止套管向下掉落,从而保证了转向时整车的稳定性。
[0017]进一步,所述固定套与所述套管之间设有垫圈,所述垫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向臂上。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防止固定套与套管直接接触可能存在的磨损。
[0019]进一步,所述转向臂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离合器总成。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离合器总成可以控制转向臂的转动或停止,而且还能控制转向臂的具体转向角度,防止转角过大。这样,在不同的场地中,对于不同转动幅度的需求,本技术的转向臂均能实现,使本技术的后桥总成能够适用于多种场地条件和作业需求。
[0021]进一步,所述转向臂为转向弯臂或转向叉臂中的一种。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不同的转向臂结构可以使该后桥总成适应多种作业需求。
[0023]进一步,所述悬臂包括主悬臂和分别位于所述主悬臂两端的两个副悬臂;每个所述副悬臂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套管,每个所述副悬臂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主悬臂上;所述副悬臂可相对于所述主悬臂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并定位。
[00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主悬臂的两端设置可相对移动的副悬臂,可以实现对悬臂整体长度的调节,从而实现轮距的调节,满足多种工况需求,提高整车承载能力和生产效率。
[0025]进一步,所述主悬臂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安装孔;每个所述副悬臂上设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定位孔;所述副悬臂可水平移动至任一所述定位孔与任一所述安装孔对齐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使所述副悬臂与所述主悬臂固定。
[00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定位孔与安装孔配合固定,可减少焊接工序,降低焊接缺陷。
[002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收获机,具有如上述的后桥总成。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的后桥总成的主视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后桥总成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中A

A方向的剖面图;
[0030]图3为本技术的后桥总成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图1中A

A方向的剖面图;
[0031]图4为本技术的后桥总成的俯视图;
[0032]图5为本技术的后桥总成中,转向臂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4]1、轮毂;
[0035]2、转向臂;21、固定套;22、垫圈;23、安装臂;24、安装杆;
[0036]3、套管;31、衬套;32、滚动轴承;
[0037]4、主悬臂;41、安装孔;
[0038]5、副悬臂;51、定位孔;
[0039]6、离合器总成;
[0040]7、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42]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后桥总成,包括悬臂和位于悬臂两端的两个转向臂2,每个转向臂2的一端安装于悬臂的一端,每个转向臂2的另一端安装轮毂1,轮毂1用于安装车轮;悬臂的端部固定有套管3,套管3的轴线与悬臂的轴线在竖直平面上互相垂直;转向臂2的一端穿过套管3,并可相对于套管3转动。
[0043]本技术通过设置互相配合的套管3和转向臂2,通过转向臂2相对于套管3转动,可以实现转向臂2能够相对于悬臂进行0~360
°
范围内转动,从而使安装该后桥总成的整车在作业时,具有更小的转弯半径,转场方便,从而提升整车的机动性。
[0044]本技术中,转向臂2相对于套管3转动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至少一个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32。
[0045]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滑动轴承实现转向臂2相对于套管3的转动。具体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桥总成,包括水平设置的悬臂和分别安装于所述悬臂两端的两个转向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的端部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套管(3),所述套管(3)的轴线与所述悬臂的轴线在竖直平面上互相垂直;所述转向臂(2)的一端穿过所述套管(3),并可相对于所述套管(3)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臂(2)的一端上固定套设有至少一个衬套(31);所述衬套(31)位于所述套管(3)内,并可相对于所述套管(3)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臂(2)的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滚动轴承(32);所述滚动轴承(32)位于所述套管(3)内;所述滚动轴承(32)包括可相对转动的内圈和外圈,其中,所述内圈与所述转向臂(2)固定,所述外圈与所述套管(3)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臂(2)上套设并固定有固定套(21);所述固定套(21)抵接在所述套管(3)下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21)与所述套管(3)之间设有垫圈(22),所述垫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磊张作青李庆邦王佃广朱晓明张红叶李锐敏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