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板抛丸自动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783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履带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履带板抛丸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抛丸机输送线和设在抛丸机输送线输送末端的分料机构,分料机构上设有履带板抓取机构;抛丸机输送线的一侧设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输送起始端位于分料机构的下方,输送机构的中部设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的前后侧均设有挡板机构,输送机构的输送末端设有定位机构,输送机构的一侧设有取料机构,取料机构旁设有料框调节机构,用于放置履带板的料框设在料框调节机构中。通过自动化的生产线实现完成抛丸后的履带板自动收纳至料框中,避免了劳动者在恶劣环境下进行履带板下料作业,同时相对现有的人工下料,自动化的下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动化的下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动化的下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An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for crawler shoe shot bl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板抛丸自动下料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履带板
,具体涉及一种履带板抛丸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机械用履带板抛丸后多采用人工下料码放至料框或托盘中,对于228及以上节距的履带板由于较重原因需要借助行车进行下料,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现场环境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履带板抛丸自动下料机构,通过自动化的生产线实现完成抛丸后的履带板自动收纳至料框中,避免了劳动者在恶劣环境下进行履带板下料作业,同时相对现有的人工下料,自动化的下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履带板抛丸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抛丸机输送线和设在抛丸机输送线输送末端的分料机构,分料机构上设有履带板抓取机构;抛丸机输送线的一侧设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输送起始端位于分料机构的下方,输送机构的中部设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的前后侧均设有挡板机构,输送机构的输送末端设有定位机构,输送机构的一侧设有取料机构,取料机构旁设有料框调节机构,用于放置履带板的料框设在料框调节机构中。
[0005]进一步的,所述履带板抓取机构包含电永磁铁吸盘Ⅰ,电永磁铁吸盘Ⅰ通过伸缩臂连接在分料机构的Z轴直线运动机构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抛丸机输送线包含多个通道,抛丸机输送线上设有来料检测传感器。
[0007]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定位机构后方的输送机构上还设有挡板机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气缸Ⅰ和设在气缸Ⅰ伸缩杆上的压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六轴工业机器人和设在六轴工业机器人上的电永磁铁吸盘Ⅱ。
[0010]进一步的,所述料框调节机构包括气缸Ⅱ,气缸Ⅱ与料框活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料框调节机构还包括辊棒,所述料框设在辊棒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取料机构旁设有两套所述料框调节机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自动化的生产线实现完成抛丸后的履带板自动收纳至料框中,避免了劳动者在恶劣环境下进行履带板下料作业,还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同时相对现有的人工下料,自动化的下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分料机构,11、电永磁铁吸盘Ⅰ,2、抛丸机输送线,3、来料检测传感器,4、输送机构,5、翻转机构,5

1、框架本体,5

2、翻转回转支撑,5

3、输送滚筒,5

4、输送架,5

5、翻转电机,5

6、压紧机构,6、定位机构,61、气缸Ⅰ,7、取料机构,8、料框调节机构,81、气缸Ⅱ,82、辊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履带板抛丸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抛丸机输送线2和设在抛丸机输送线2输送末端的分料机构1。所述抛丸机输送线2包含多个通道,一般为4通道或8通道,每一通道均可作为完成抛丸工艺后履带板的输送通道,在抛丸机输送线2的输送末端设有来料检测传感器3,来料检测传感器3设在用于阻挡来料的挡板上,通过来料检测传感器3来检测判别履带板抓取优先级。为提高生产效率,来料检测传感器3设置有两套,两套来料检测传感器3间距2.5米,前后两套来料检测传感器3配合使用,避免抛丸机输送线2上造成堆料。分料机构1上设有履带板抓取机构,履带板抓取机构包含电永磁铁吸盘Ⅰ11,电永磁铁吸盘Ⅰ11通过伸缩臂连接在分料机构1的Z轴直线运动机构上,抛丸机输送线2的一侧设有输送机构4,输送机构4的输送起始端位于分料机构1的下方。在作业时,通过Z轴直线运动机构带动伸缩臂运动至需要抓取的履带板正上方,随后伸缩臂伸出,由电永磁铁吸盘Ⅰ11抓取履带板,抓取到履带板后伸缩臂收回,Z轴直线运动机构再带动伸缩臂运动至输送机构4正上方,伸缩臂伸出,电永磁铁吸盘Ⅰ11将抓取的履带板放置在输送机构4上,完成放料动作后,履带板抓取机构的伸缩臂再次回到抛丸机输送线2的上方,准备下一次的抓料。
[0020]输送机构4的中部设有翻转机构5,翻转机构5的前后侧均设有挡板机构,位于翻转机构5前侧的为挡板机构Ⅰ,位于翻转机构5后侧的为挡板机构Ⅱ。输送机构4的输送末端设有定位机构6,输送机构4的一侧设有取料机构7,取料机构7旁设有料框调节机构8,用于放置履带板的料框设在料框调节机构8中。来料到达挡板机构Ⅰ后,根据处于翻转机构5处的物料情况进行放料,当翻转机构5处有履带板时,则挡板机构Ⅰ处于闭合状态,待翻转机构5处无履带板时,挡板机构Ⅰ打开再放行一块履带板。挡板机构Ⅱ用于挡住需要通过翻转机构5的履带板,在翻转机构5根据编辑好的码料规则判定履带板是否需要翻转,履带板不需要翻转或完成履带板翻转后,挡板机构Ⅱ打开,对履带板放行。在定位机构6处,将履带板定位夹住,再由取料机构7将履带板取走并放置到位于料框调节机构8上的料框中。优选地,取料机构7与抛丸机输送线2均布置在输送机构4的同一侧,使得整体布局更为紧凑。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翻转机构5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设置在框架本体5

1上的翻转回转支撑5

2,带有双层的输送滚筒5

3的输送架5

4,输送架5

4与翻转回转支撑5

2连接。翻转回转支撑5

2由翻转电机5

5和主动轮进行驱动,输送架5

4与输送机构4传送配合。双层的输送滚筒5

3呈上下平行设置,无论输送架5

4是否翻转180
°
,位于输送架5

4下方的输送滚筒5

3始终与输送机构4传送配合。当履带板由前方的输送机构4送至输送架5

4下方的输送滚筒5

3上后,此时输送滚筒5

3不滚动,由码料规则判定履带板是否需要翻转,需要翻转则翻转电机5

5启动,驱动翻转回转支撑5

2带动输送架5

4翻转180
°
,完成翻转后,启动用于驱动输送滚筒5

3的电机,输送滚筒5

3将履带板再次输送至后方的输送机构4上。若不需要翻转,则
直接启动用于驱动输送滚筒5

3的电机,输送滚筒5

3将履带板再次输送至后方的输送机构4上。翻转回转支撑5

2上还包括位于输送架5

4两侧的压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板抛丸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抛丸机输送线(2)和设在抛丸机输送线(2)输送末端的分料机构(1),分料机构(1)上设有履带板抓取机构;抛丸机输送线(2)的一侧设有输送机构(4),输送机构(4)的输送起始端位于分料机构(1)的下方,输送机构(4)的中部设有翻转机构(5),翻转机构(5)的前后侧均设有挡板机构,输送机构(4)的输送末端设有定位机构(6),输送机构(4)的一侧设有取料机构(7),取料机构(7)旁设有料框调节机构(8),用于放置履带板的料框设在料框调节机构(8)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板抛丸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板抓取机构包含电永磁铁吸盘Ⅰ(11),电永磁铁吸盘Ⅰ(11)通过伸缩臂连接在分料机构(1)的Z轴直线运动机构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板抛丸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机输送线(2)包含多个通道,抛丸机输送线(2)上设有来料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贺刘阳陈元锋徐轲梁程淏王赛田云科冯聪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履带底盘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