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发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发热杆和若干固定圈,所述发热杆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固定圈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杆的至少一端的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发热杆与所述固定圈至少两个连接处还设有进电框,所述进电框与所述发热杆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了发热杆与固定圈和进电框的连接关系,增加整个发热体的稳定性,另外改进进电框的体积和弧面的弯曲度,增大了每个发热杆之间的间距,减少了发热杆的数量,供热均匀度,解决超细颗粒产品发热体整体发热不均、局部打弧、寿命短等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及效率,降低了能源的浪费。降低了能源的浪费。降低了能源的浪费。
A new type of heat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发热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烧结炉发热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发热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发热体结构是烧结炉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对于产品的烧结加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之前的烧结炉工作运行中,存在着超细颗粒产品在温场不均匀不稳定的现象,会对整个烧结过程产生比较大的质量上的影响,由于超细颗粒产品对温场均匀条件比较敏感,所以为了提高超细颗粒烧结的稳定性,我们将对发热体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改善:通过调整发热体公差配合和装配的方式来解决发热体整体发热不均、局部打弧、寿命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发热体结构。
[0004]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发热体结构,包括若干发热杆和若干固定圈,所述发热杆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固定圈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杆的至少一端的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发热杆与所述固定圈至少两个连接处还设有进电框,所述进电框与所述发热杆可拆卸连接,所述进电框由连接部和凸起部构成,所述连接部与凸起部的表面可选设置为弧面或平面中的一种,所述连接部至少开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凸起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套接孔。
[0005]特别地,所述固定圈还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或通孔中的一种。
[0006]特别地,所述固定圈与所述发热杆的至少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或抵接连接中的其中一种连接在一起。
[0007]特别地,所述固定圈与所述连接部螺栓连接,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将所述固定圈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且所述螺栓穿过的所述连接孔设置有第二内螺纹。
[0008]特别地,所述发热杆的至少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且所述发热杆穿过的所述连接孔的孔径长度大于所述发热杆一端表面螺纹的长度,且所述发热杆穿过的所述连接孔也设置有第一内螺纹。
[0009]特别地,所述发热杆为由若干节杆体构成的可伸缩结构,且每节杆体可转动连接。
[0010]特别地,所述发热杆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位高于所述固定圈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位。
[0011]有益效果:改进了发热杆与固定圈和进电框的连接关系,从而增加整个发热体的稳定性,另外改进进电框的体积和弧面的弯曲度,从而增大了每个发热杆之间的间距,减少了部分发热杆的数量,提升发热的均匀度,解决超细颗粒产品发热体整体发热不均、局部打弧、寿命短等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及效率,降低了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发热杆与进电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发热杆与进电框连接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圈连接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发热杆与固定圈连接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的发热杆、进电框、固定圈的剖面连接示意图。
[0018]图中:1、发热杆;2、固定圈;3、进电框;31、连接部;32、凸起部;301、连接部的表面;302、凸起部的表面;33、套装孔;21、螺纹孔;22、发热杆一端表面螺纹;23、发热杆穿过的连接孔;24、螺栓穿过的连接孔;40、第一内螺纹;41、第二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
[0022]如图1
‑
6所示:一种新型发热体结构,包括若干发热杆1和若干固定圈2,单个发热体结构由18
‑
30根发热杆1和四个固定圈2构成,所有发热杆1呈环形分布于固定圈2上并和固定圈2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杆1为由三节杆体构成的可伸缩结构,且每节杆体可转动连接。
[0023]特别地,所述固定圈2还开设有用于连接发热杆1和进电框3的螺纹孔21,所述发热杆的两端的表面都设有螺纹用于连接固定圈2和进电框3,所述进电框3由连接部31和凸起部32构成,所述连接部的表面301与凸起部的表面302为弧面。
[0024]其中:所述发热杆1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圈2通过螺栓和固定圈上设置的螺纹孔2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进电框2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0025]具体地:所述发热杆1的其中一端穿过的连接孔与所述连接部31连接,且所述发热杆穿过的连接孔23的孔径长度为所述发热杆一端表面螺纹22的长度的一倍,且所述发热杆穿过的所述连接孔23也设置有第一内螺纹40,通过两根发热杆1的各一端分别旋转至连接孔23一半的位置,如此,两根发热杆1同时抵接在一起,完成发热杆1与连接部31的连接。
[0026]特别地,所述发热杆1与所述固定圈2至少两个连接处还设有进电框3,所述连接部31至少开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固定圈2与所述连接部31螺栓连接,且所述螺栓穿过的连接孔24将所述固定圈2与所述连接部31连接在一起,且所述螺栓穿过的连接孔24设置有第二内螺纹41。
[0027]所述发热杆1与所述连接部31的连接位高于所述固定圈2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位,防止固定圈2连接进电框3的区域和发热杆1与进电框3连接的区域相冲突。
[0028]所述凸起部32至少设置有一个套装孔33,用于外接石墨杆,完成进电。
[0029]本技术,改进了发热杆1与固定圈2和进电框3的连接关系,从而增加整个发热体的稳定性,另外改进进电框3的体积和弧面的弯曲度,从而增大了每个发热杆1之间的间
距,减少了发热杆1的数量,提升发热的均匀度,解决超细颗粒产品发热体整体发热不均、局部打弧、寿命短等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及效率,降低了能源的浪费。
[0030]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发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发热杆和若干固定圈,所述发热杆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固定圈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杆的至少一端的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发热杆与所述固定圈至少两个连接处还设有进电框,所述进电框与所述发热杆可拆卸连接,所述进电框由连接部和凸起部构成,所述连接部与凸起部的表面可选设置为弧面或平面中的一种,所述连接部至少开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凸起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套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还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或通孔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发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与所述发热杆的至少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或抵接连接中的其中一种连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赞,李应新,刘国华,侯新城,沈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瑞德尔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