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续油管测井光缆末端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37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纤密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连续油管测井光缆末端的密封结构,连续油管测井光缆从内之外依次包括:光纤层、第一金属保护层和第二金属保护层;第二金属保护层的末端设有通过高频感应加热密封的密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高频感应加热技术对光纤的端部进行密封,不增加外径的同时达到密封要求。不增加外径的同时达到密封要求。不增加外径的同时达到密封要求。

A sealing structure for the end of coiled tubing logging optical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连续油管测井光缆末端的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光纤密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连续油管测井光缆末端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穿连续油管光缆由于要下至井下几千米以下进行监测,对光缆末端的密封要求一直非常苛刻,末端密封通常需要通过压力测试,耐温测试;由于入井后连续油管与光缆环形空间内由水填充,下至几千米垂深后由水产生的液柱压力对光缆的密封有更高的要求;传统密封一般使用卡套进行密封,不仅增加了光缆外径,而且容易在下入过程中产生磨损,从而失去密封效果,导致光缆进水产生工程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续油管测井光缆末端的密封结构,其利用高频感应加热技术对光纤的端部进行密封,不增加外径的同时达到密封要求。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连续油管测井光缆末端的密封结构,从内之外依次包括:光纤层,第一金属保护层,第二金属保护层;第二金属保护层的末端设有通过高频感应加热密封的密封部。
[0005]进一步的,第一金属保护层为不锈钢制作而成。
[0006]进一步的,第二金属保护层为不锈钢制作而成。
[0007]进一步的,第一金属保护层和第二金属保护层之间还设有至少一层中间金属保护层。
[0008]进一步的,中间金属保护层为稀有金属制作而成。
[0009]进一步的,第二金属保护层的外部还设有至少一层钢丝层。
[0010]进一步的,密封部采用银焊膏进行加固填充。
[001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利用光缆的结构特点,即:第一层金属保护层满足对光纤层的保护,第二金属保护层配合高频感应加热技术,对光缆末端钢管结构进行加热密封,在端部形成密封部,解决了卡套密封不牢固的问题,满足耐温150℃、耐压70MPa的同时,大大减小了密封外径;同时高频感应加热中的高温对光纤末端加热,减少了测井过程中末端产生的菲涅尔反射,提高了数据录取质量。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连续油管测井光缆末端的密封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
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连续油管测井光缆末端的密封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标:1

光纤层,2

第一金属保护层,3

第二金属保护层,4

钢丝层,5

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1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
[0019]测井工程中,密封的思路通常有两种:第一种金属密封(传统的密封卡套结构),第二种O圈密封(挤压橡胶圈从而密封外界压力),由于这两种外径过大及耐温限制,在常常引用于浅井应用中。
[0020]对于深井应用要求是十分苛刻的,末端密封通常需要通过70MPa压力测试,150℃耐温;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如下设置来实现,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连续油管测井光缆末端的密封结构,从内之外依次包括:光纤层1,第一金属保护层2和第二金属保护层3;第二金属保护层3的末端设有通过高频感应加热密封的密封部5;其中光纤层1起主要数据传输的工作,由光纤和纤膏组成;第一金属保护层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主要用来保护光纤层1;第二金属保护层3也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如图2所示,在第二金属保护层3的末端使用高频感应加热技术设置密封部5,并辅以银焊膏进行加固,密封部5全包裹第二金属保护层3的端部,从而达到耐压70MPa,耐温150℃的使用需求。同时光纤本身为非晶体结构,熔接时产生的高温可以将光纤末端融化,从而减少光纤测井过程中的菲涅尔反射,同时可以增加油藏数据的录取质量。
[0021]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光纤的特殊要求:如增加强度或者提高反射率,还可以在第一金属保护层2和第二金属保护层3中设置一层镍保护层或者铝保护层。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抗拉强度,还可以在第二金属保护层3的外部还设有至少一层钢丝层4。
[002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续油管测井光缆末端的密封结构,所述连续油管测井光缆从内层到外层依次包括:光纤层(1)、第一金属保护层(2)和第二金属保护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保护层(3)的末端设有通过高频感应加热密封的密封部(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油管测井光缆末端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保护层(2)为不锈钢制作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油管测井光缆末端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保护层(3)为不锈钢制作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江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