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水除锰除铁处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9266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水除锰除铁处理系统,包括磁絮凝沉淀单元和锰砂过滤除铁锰单元,所述磁絮凝沉淀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反应池、加载反应池、絮凝反应池、高效澄清池;所述絮凝反应池中设有用于避免絮体沉淀的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托板以及带动所述托板垂直升降的螺柱,所述托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槽,所述托板上还设有用于启闭所述通槽的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磁絮凝沉淀单元中添加聚合物吸附杂质成团以降低原水的浑浊度,再通过添加磁粉与絮团形成比重较大的絮体,使其在后续的高效澄清池中能够有效沉淀以与水分离。清池中能够有效沉淀以与水分离。清池中能够有效沉淀以与水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水除锰除铁处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原水处理
,特别的,涉及一种原水除锰除铁处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原水中往往会存在二价铁锰离子,含量过高时,会使这种原水具有很强的污染性,应用在生活中容易污染衣物、卫生器具等,也会导致管道内生成大量附着垢,滋生细菌导致管道腐蚀等问题。
[0003]现有的去除原水内的铁锰装置系统较为成熟,应用较广的有沉淀除杂以及锰砂过滤除铁锰的工艺,在沉淀除杂工艺中,有些是采用聚合物吸附杂质后,添加磁粉与聚合物形成絮体,再将水中的絮体分离的过程,但是由于磁粉的比重较大,形成絮体后非常容易在水中沉淀,而其中执行磁粉与聚合物充分结合的装置是与水体中去除絮体的装置分开的,絮体在结合装置内发生沉淀会产生堵塞之类的问题,因此如何避免结合装置内的絮体沉淀、絮体如何有序进入去除装置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水除锰除铁处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以在絮体生成装置中避免絮体沉淀,使絮体能够有效进入去除装置内,确保系统持续高效运行。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原水除锰除铁处理系统,包括磁絮凝沉淀单元和锰砂过滤除铁锰单元,所述磁絮凝沉淀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反应池、加载反应池、絮凝反应池、高效澄清池;所述絮凝反应池中设有用于避免絮体沉淀的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托板以及带动所述托板垂直升降的螺柱,所述托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槽,所述托板上还设有用于启闭所述通槽的挡板。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磁絮凝沉淀单元中添加聚合物吸附杂质成团以降低原水的浑浊度,再通过添加磁粉与絮团形成比重较大的絮体,使其在后续的高效澄清池中能够有效沉淀以与水分离。
[0007]其中,絮体在絮凝反应池中生成,在进入高效澄清池之前需要尽可能结合絮团与磁粉,因此絮体在絮凝反应池中停留时间较长,进而通过设置提升机构以有效地在絮凝反应池中抬升絮体使其便于进入高效澄清池,避免絮体在絮凝反应池中沉淀至底部,而堆积堵塞絮凝反应池的问题,确保了系统整体的持续高效运行。
[0008]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反应池包括腔室、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和所述出水端分别设于所述腔室的下部和上部,所述腔室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所述第一桨叶和所述第二桨叶均向上引流;所述絮凝反应池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桨叶和所述第二桨叶转动的驱动机构,充分搅拌的同时对液流提供向上的推送力,便于絮体的
上升。
[0009]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连接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螺柱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螺柱竖直设于所述腔室内,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螺柱螺纹连接,所述托板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托板的转动范围的限位结构;所述腔室的内壁竖直地设有滑动部,所述托板的周侧设有与所述滑动部滑动配合的缺口;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直接对絮体形成托举上升的效果,便于絮体在两个桨叶之间的上升,避免絮体沉淀,使其能够有序地进入高效澄清池。
[0010]进一步的,所述通槽和所述挡板均以所述连接件为对称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所述通槽的数量和所述挡板的数量相同,方便快速切换通槽的开放和封闭状态。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周壁上的限位槽,以及设于所述托板的内周壁上的拨杆,所述拨杆延伸入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托板在所述螺柱的转动中包括抬升状态和下降状态,抬升状态下,所述拨杆抵于所述限位槽的周向上的其中一壁,所述挡板与所述通槽重叠;下降状态下,所述拨杆抵于所述限位槽的周向上的另外一壁,所述通槽上下连通,上升时通槽封闭,有效托举絮体上升,下降时通槽开放,使絮体能够很好的穿过通槽至托板上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螺柱的上部外侧套设有与所述腔室的上壁转动连接的套筒,且所述套筒分别向所述絮凝反应池上方和所述腔室内延伸,所述絮凝反应池外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套筒转动的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套筒上的蜗轮以及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的蜗杆;所述第二桨叶连接于所述套筒上,确保螺柱与桨叶的动作驱动互不干涉。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托板和所述挡板上均开设有用于滤水的孔洞,稳定托板上下侧的液压。
[0014]进一步的,所述锰砂过滤除铁单元包括通过锰砂滤料接触氧化除铁锰的V型滤池以及反洗单元;所述磁絮凝沉淀单元和所述锰砂过滤除铁锰单元之间通过过滤器相连。
[0015]进一步的,所述V型滤池,包括上述的提升机构以防止锰砂滤料沉淀。
[0016]一种原水除锰除铁处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水通过自吸泵抽吸存储于取水池内,在线检测取水池内的进水水量、水质;S2.取水池内的原水通过管道接入所述混凝反应池内,向所述混凝反应池内添加PAC混凝剂以和原水进行化学和絮凝反应;S3.反应后的原水进入所述加载反应池内,向所述加载反应池内添加磁粉,搅拌使絮团和磁粉处于悬浮状态并均匀分布;S4.悬浮状态的原水进入所述絮凝反应池(1)内,向所述絮凝反应池(1)内添加聚合物PAM,使絮团与磁粉结合生成密实的絮体;所述提升机构持续工作,带动絮体在所述絮凝反应池(1)内向上提升避免沉淀;S5.絮体与原水进入所述高效澄清池,进行泥水分离以将絮体除去;S6.除去絮体后的原水进入锰砂过滤除铁锰单元内,进行接触氧化法的除锰除铁。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包括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下降状态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托板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托板部分的平面示意图。
[0018]图中:1、絮凝反应池;101、腔室;102、进水端;103、出水端;111、螺柱;112、托板;113、通槽;114、连接件;115、挡板;116、限位槽;117、拨杆;120、第一桨叶;130、第二桨叶;131、套筒;132、传动结构;21、滑动部;22、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原水除锰除铁处理系统,为达到出水水质标准,工艺流程设计分为两个工艺段。第一工艺段以降低浊度为主要目的,采用工艺为磁絮凝沉淀;第二工艺段以去除水中铁、锰为主要目的,采用工艺为锰砂V型滤池,采用不锈钢装配式滤池,产水池、反冲洗排水池采用地下水池。
[0021]本实施例包括磁絮凝沉淀单元和锰砂过滤除铁锰单元,其中,所述磁絮凝沉淀单元包括原水提升单元、磁絮凝水质净化单元、加药单元和电气控制单元;所述锰砂过滤除铁锰单元包括V型滤池以及反洗单元,相关流程参照图1。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水除锰除铁处理系统,包括磁絮凝沉淀单元和锰砂过滤除铁锰单元,所述磁絮凝沉淀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反应池、加载反应池、絮凝反应池(1)、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池(1)中设有用于避免絮体沉淀的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托板(112)以及带动所述托板(112)垂直升降的螺柱(111),所述托板(112)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槽(113),所述托板(112)上还设有用于启闭所述通槽(113)的挡板(1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水除锰除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池(1)包括腔室(101)、进水端(102)和出水端(103),所述进水端(102)和所述出水端(103)分别设于所述腔室(101)的下部和上部,所述腔室(101)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第一桨叶(120)和第二桨叶(130),所述第一桨叶(120)和所述第二桨叶(130)均向上引流;所述絮凝反应池(1)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桨叶(120)和所述第二桨叶(130)转动的驱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水除锰除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连接件(114)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螺柱(111)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螺柱(111)竖直设于所述腔室(101)内,所述连接件(114)与所述螺柱(111)螺纹连接,所述托板(112)套设于所述连接件(114)上,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连接件(114)与所述托板(112)的转动范围的限位结构;所述腔室(101)的内壁竖直地设有滑动部(21),所述托板(112)的周侧设有与所述滑动部(21)滑动配合的缺口(22);所述挡板(115)与所述连接件(11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原水除锰除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13)和所述挡板(115)均以所述连接件(114)为对称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所述通槽(113)的数量和所述挡板(115)的数量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原水除锰除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连接件(114)的周壁上的限位槽(116),以及设于所述托板(112)的内周壁上的拨杆(117),所述拨杆(117)延伸入所述限位槽(116)内;所述托板(112)在所述螺柱(111)的转动中包括抬升状态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翠平伍向东张海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钰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