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牡荆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牡荆素的结构进行化学修饰,在其7,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荆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肿瘤药物
,尤其涉及一种牡荆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肺癌的治疗中中医药的研究与运用越来越来广泛,中医药能够在改善症状、减轻副作用、提高免疫力与生存质量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牡荆素能够抑制A549的增殖与迁移,并且能够促进相关抑癌基因的表达;牡荆素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
‑
7721细胞增殖,同时能够诱导细胞凋亡,也是因为其促进了抑癌基因的表达;还有研究表明牡荆素是促进肝癌细胞的一个诱导剂,其诱导机制是通过耗竭细胞中的GSH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牡荆素对于结肠癌直肠癌也具有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并且能够诱导结肠癌HCT
‑
116和LoVo细胞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也有研究显示牡荆素能够调控人结肠癌细胞SW480的蛋白表达,且与浓度大小有关,也说明了牡荆素具有抑制SW480人结肠癌细胞的作用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0003]综上所述,中药单体在癌症治疗方面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多,也有不少牡荆素对于各种不同的肿瘤细胞研究。但是,目前关于牡荆素的研究均仅限于直接将天然提取的牡荆素应用于癌症治疗,尚没有对牡荆素进行结构改性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牡荆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牡荆素的结构进行化学修饰,提供了一系列牡荆素衍生物,并对所得牡荆素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对牡荆素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牡荆素衍生物,结构式如式I所示:
[0007][0008]式I中:R为链烷基或环烷基;所述链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9,所述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为3~6;R1为甲基或H,且当R为甲基时,R1为甲基,当R为其余取代基时,R1为H。
[0009]优选的,所述链烷基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正己基、正辛基、正壬基、2
‑
甲基丙基或2
‑
甲基丁基。
[0010]优选的,所述环烷基包括环戊基或环己基。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牡荆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将牡荆素、碳酸钾、X
‑
R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取代反应,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牡荆素衍生物;所述X
‑
R表示卤代烷烃,其中X表示卤素,R的种类和式I中相同。
[0013]优选的,当R为链烷基时,所述取代反应的温度为
‑
10~80℃,时间为8~48h;当R为环烷基时,所述取代反应的温度为20~80℃,时间为8~48h。
[0014]优选的,所述取代反应完成后,还包括将所得产物料液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产物料液用甲醇抽滤,去除碳酸钾,然后将所得滤液浓缩后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牡荆素衍生物。
[0015]优选的,所述硅胶柱层析纯化采用的洗脱剂为二氯甲烷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所述混合溶剂中二氯甲烷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5:1~20:1。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牡荆素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17]优选的,所述肿瘤为肺癌、结肠癌或肝癌。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牡荆素衍生物,结构如式I所示。本专利技术对牡荆素的结构进行化学修饰,在其7,4
’
或5,7,4
’
位进行取代,所得牡荆素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高,在制备抗肿瘤药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实施例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牡荆素衍生物L1~L11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强于牡荆素本身L3、L4、L6、L7、L8、L9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抑制作用强于顺铂,L3、L6和L8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顺铂。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牡荆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容易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牡荆素衍生物,结构式如式I所示:
[0021][0022]式I中:R为链烷基或环烷基;所述链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9,所述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为3~6;R1为甲基或H,且当R为甲基时,R1为甲基,当R为其余取代基时,R1为H。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当R为甲基时,在牡荆素的5,7,4
’
位均进行取代,当R为其他基团时,由于5号位发生共轭,因而只在7,4
’
位进行取代。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链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8,更优选为3~6,所述链烷基优选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正己基、正辛基、正壬基、2
‑
甲基丙基或2
‑
甲基丁基。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5~6,所述环烷基优选包括环戊基或环己基。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R和R1均为甲基时,所述牡荆素衍生物的化学名称为8
‑
C
‑
β
‑
D
‑
葡萄糖基
‑
5,7,4
’‑
O
‑
三甲基黄酮碳苷,结构式如L1所示:
[0027][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R为乙基,R1为H时,所述牡荆素衍生物的化学名称为8
‑
C
‑
β
‑
D
‑
葡萄糖基
‑
7,4
’‑
O
‑
二乙基黄酮碳苷,结构式如L2所示:
[0029][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R为正丙基,R1为H时,所述牡荆素衍生物的化学名称为8
‑
C
‑
β
‑
D
‑
葡萄糖基
‑
7,4
’‑
O
‑
二正丙基黄酮碳苷,结构式如L3所示:
[0031][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R为异丙基,R1为H时,所述牡荆素衍生物的化学名称为8
‑
C
‑
β
‑
D
‑
葡萄糖基
‑
7,4
’‑
O
‑
二异丙基黄酮碳苷,结构式如L4所示:
[0033][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R为2
‑
甲基丙基,R1为H时,所述牡荆素衍生物的化学名称为8
‑
C
‑
β
‑
D
‑
葡萄糖基
‑
7,4
’‑
O
‑
二(2
‑
甲基丙基)黄酮碳苷,结构式如L5所示:
[0035][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荆素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式I所示:式I中:R为链烷基或环烷基;所述链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9,所述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为3~6;R1为甲基或H,且当R为甲基时,R1为甲基,当R为其余取代基时,R1为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荆素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烷基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正己基、正辛基、正壬基、2
‑
甲基丙基或2
‑
甲基丁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荆素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烷基包括环戊基或环己基。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牡荆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牡荆素、碳酸钾、X
‑
R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取代反应,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牡荆素衍生物;所述X
‑
R表示卤代烷烃,其中X表示卤素,R的种类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永恒,史海龙,谢允东,韩朝军,朱星枚,徐欣雅,王川,刘继平,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