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发动机滑油加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905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子发动机滑油加注装置,包括用于给滑油箱输送润滑油的输油管道、用于将润滑油从油源抽取到输油管道中的油泵、用于测量滑油箱重量的称重计、用于过滤输油管道中气体的滤气组件,所述油泵的出口与所述输油管道连接,所述输油管道将润滑油输入到所述滤气组件,所述滤气组件的出口与所述滑油箱的油口连接,所述称重计位于所述滑油箱的底部。通过在输油管道的末端设置滤气装置,将混合在润滑油中空气滤除,大大降低了滑油箱内的空气含量,保证了滑油加注质量;通过设置称重计,实时测量滑油箱内已加注润滑油的重量,节省了传统加注过程多次称重的时间,整个过程方便快捷,节省了人力。节省了人力。节省了人力。

A lubricating oil filling device for rotor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发动机滑油加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润滑油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子发动机滑油加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转子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马力容积比大、振动小的优点,在专业赛车、飞机等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发动机关键零件易磨损、寿命短的缺点使其对润滑设备具有极高的要求。某型设备配有转子发动机,所需润滑油存储在特定滑油箱内,发动机运行时,润滑系统将润滑油从滑油箱内泵入发动机,以减少零件磨损。
[0003]图1给出了现有滑油箱结构图,包括箱体11、滑油软袋12、油口 13、气口14和气口螺帽15。箱体用于固定、保护滑油软袋并限制滑油加注最大容量,滑油软袋用于存储润滑油并使得袋体外形随袋内剩余滑油量变化而变化,以保证袋内压强恒定无气体,油口为滑油加注和为发动机供给润滑油的通道,气口为排除气泡和溢出多余润滑油的通道。人工滑油加注时需将气口螺帽拧下,以便气泡和多余润滑油的排出。
[0004]目前,受到滑油箱特殊结构以及不能改造的限制,内部的润滑油须在设备运行前通过注射器人工加注,滑油加注过程需多次称重以保证注入量在规定范围内,同时,为避免滑油箱内存气泡影响发动机运行,加注过程需不断抖动滑油箱以确保气泡排尽。整个滑油加注过程工序繁琐、效率低下,且经常将润滑油洒到箱外,增加额外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便捷、高效可靠的自动完成设备运行前的滑油加注,提出了一种转子发动机滑油加注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转子发动机滑油加注装置,包括输油管道、用于将润滑油从油源抽取到输油管道中的油泵、用于连通油源与油泵的进油管道、用于测量滑油箱重量的称重计、用于过滤输油管道中气体的滤气组件,所述油泵的出口与所述输油管道连接,所述输油管道将润滑油输入到所述滤气组件,所述滤气组件的出口与所述滑油箱的油口连接,所述称重计位于所述滑油箱的底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滤气组件包括对所述输油管道的末端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用于储存经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后的润滑油的储油器,所述储油器的底部连接滑油箱的油口、所述储油器的顶端设有排气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用于开关排气口的电磁阀,所述储油器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储油器内油面高度的电液位开关,当电液位开关检测到储油器内油面高度下降到设定值后,所述电磁阀打开排气口。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电磁阀和电液位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电液位开关检测到储油器内油面高度下降到设定值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启进行排气。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外套于所述输油管道上的筒状加热棒,所述筒状加热棒的内径尺寸与所述输油管道上的外径尺寸相匹配。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在加注前排尽滑油箱中滑油软袋内空气的排气组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气泵、连接所述滑油箱油口和气泵入口的进气管道、连接气泵出口将抽出的气体排向外界的排气管道、以及用于测量所述进气管道内气压的气压计,当所述气压计测得的气压低于预设值时,所述气泵停止排气。
[0014]进一步地,所述气压计和气泵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气压计测得的气压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气泵停止运行。
[0015]进一步地,所述称重计包括用于盛放所述滑油箱的称架以及感应所述称架内滑油箱重量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称架的底座与所述滑油箱底座外形相匹配,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称架的底座上,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滑油箱的重量达到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油泵停止加注。
[0016]进一步地,将所述气泵和油泵合二为一统称为动力泵,在滑油箱的油口与储油器的底部连接管道上设置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具有加注状态和排气状态,加注状态时滑油箱的油口与储油器的底部连通,排气状态时油口与进气管道连通,在动力泵的进口处,设置第二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具有进气状态和进油状态,进气状态时进气管道与动力泵的进口连通,进油状态时油源与动力泵的进口连通,在动力泵的出口设置第三三通阀,第三三通阀具有出气状态和出油状态,出油状态时动力泵的出口与输油管道连通,出气状态时,泵的出口与排气管道连通。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子发动机滑油加注装置,通过在输油管道的末端设置滤气装置,将混合在滑油中空气滤除,大大降低了滑油箱内的空气含量,保证了滑油加注质量;通过设置称重计,实时测量滑油箱内已加注润滑油的重量,节省了传统加注过程多次称重的时间,整个过程方便快捷,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滑油箱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例说明
[0023]1、滑油箱,11、箱体,12、滑油软袋,13、油口,14、气口,15、气口螺帽;2、输油管道,3、油源,4、油泵,41、油泵进口,42、油泵出口,5、进油管道,6、称重计,61、称架,62、压力传感器, 63、底座,7、滤气组件,71、加热装置,72、储油器,73、电液位开关,74、排气口,75、电磁阀,8、控制器,9、排气组件,91、气泵,92、气泵入口,93、进气管道,94、气泵出口,95、排气管道,96、气压计;001、动力泵,0011、动力泵进口,0012、动力泵出口,002、第一三通阀,003、第二三通阀,004、第三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图1至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种转子发动机滑油加注装置的具体实施例,该装置包括输油管道2、用于将润滑油从油源3抽取到输油管道2中的油泵4、用于连通油源3与油泵进口41的进油管道5、用于测量滑油箱1重量的称重计6、用于过滤输油管道2中气体的滤气组件7,所述油泵4的出口42与所述输油管道2连接,所述输油管道2将润滑油输入到所述滤气组件7,所述滤气组件7 的出口与所述滑油箱1的油口13连接,所述称重计6位于所述滑油箱1的底部。本技术通过油泵4将油源3中的润滑油抽取到输油管道2中,将输油管道2中的润滑油输入到滤气组件7,从而滤除混合在润滑油中的空气,大大降低了滑油箱内的空气含量,保证了滑油加注质量;通过设置称重计6,实时测量滑油箱1内已加注润滑油的重量,节省了传统加注过程多次称重的时间,整个过程方便快捷,节省了人力。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滤气组件7包括对所述输油管道2的末端进行加热的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发动机滑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油管道、用于将润滑油从油源抽取到输油管道中的油泵、用于连通油源与油泵的进油管道、用于测量滑油箱重量的称重计、用于过滤输油管道中气体的滤气组件,所述油泵的出口与所述输油管道连接,所述输油管道将润滑油输入到所述滤气组件,所述滤气组件的出口与所述滑油箱的油口连接,所述称重计位于所述滑油箱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气组件包括对所述输油管道的末端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用于储存经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后的润滑油的储油器,所述储油器的底部连接滑油箱的油口、所述储油器的顶端设有排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用于开关排气口的电磁阀,所述储油器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储油器内油面高度的电液位开关,当电液位开关检测到储油器内油面高度下降到设定值后,所述电磁阀打开排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电磁阀和电液位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电液位开关检测到储油器内油面高度下降到设定值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启进行排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外套于所述输油管道上的筒状加热棒,所述筒状加热棒的内径尺寸与所述输油管道上的外径尺寸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加注前排尽滑油箱中滑油软袋内空气的排气组件。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林王东袁胜平陶成黄志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五三一六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