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滑动中控台的安装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86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滑动中控台的安装结构及汽车,包括车身前地板和中控台,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安装在车身的前地板上,其包括用于滑动安装中控台的滑轨部,所述滑轨部的长度方向与车身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中控台与该滑轨部滑动配合连接;在所述滑轨部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滑轨部与连接部一体成型;在所述滑轨部或连接部上设有若干集成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的固定滑轨与中央通道加强件进行一体设计,使得重量、成本以及Z向空间得到明显改善。本加强件统筹考虑滑动中控及中央通道的功能需求,以及中央通道加强件的性能需求,由于精简了结构使得可靠性也有一定的提升。有一定的提升。有一定的提升。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sliding central console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滑动中控台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部件
,更具体涉及一种可滑动中控台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汽车品质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在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消费者对汽车功能需求的日益高涨背景下,滑动中控从曾经的高端MPV专属配置逐渐进行市场下沉,走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手中。
[0003]我国专利CN202010127567.0公开了一种滑动中控台,该滑动中控台可以包括安装构件、载架以及变速箱组件。该载架可以构造用以接纳容器并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平移。该载架可以包括多个齿。该变速箱组件可以固定到所述安装构件,并且包括小齿轮,该小齿轮构造成在第一旋转方向或者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使得所述载架从所述第一位置平移到所述第二位置。其主要是关于实现中控自身滑动结构的阐述,而忽略了滑动中控与车身本体的连接结构。在滑动中控的市场推广如中大型SUV普及过程中,常见方式为将一套基于MPV打造滑动中控的滑轨安装到基于SUV车型打造的车身前地板的中央通道加强件上。
[0004]在传统的开发过程中,中央通道加强件焊接在车身上,而中控再进行总装,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其中1#为固定滑轨,2#为中央通道加强件。这种传统开发模式,缺乏对于滑轨及中央通道加强件的统筹考虑,使得整车开发过程中存在重量、成本以及Z向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滑动中控台的安装结构及汽车,将传统的固定滑轨与中央通道加强件进行一体设计,使得重量、成本以及Z向空间得到明显改善。本加强件统筹考虑滑动中控及中央通道的功能需求,以及中央通道加强件的性能需求,由于精简了结构使得可靠性也有一定的提升。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可滑动中控台的安装结构,包括车身前地板和中控台,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安装在车身的前地板上,其包括用于滑动安装中控台的滑轨部,所述滑轨部的长度方向与车身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中控台滑动配合安装在该滑轨部上;在所述滑轨部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滑轨部与连接部一体成型;在所述滑轨部或连接部上设有若干集成支架。
[0007]作为优化,所述滑轨部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滑轨,并两条滑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
[0008]作为优化,所述滑轨包括底板和侧板,其断面整体呈U形。
[0009]作为优化,在所述滑轨的底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用于与车身的前地板连接。
[0010]作为优化,所述集成支架安装在滑轨远离连接部的侧板上。
[0011]作为优化,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
两个滑轨的侧板或底板连接。
[0012]作为优化,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加强结构。
[0013]作为优化,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由连接板弯折形成的断面呈矩形的凸筋结构。
[0014]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板为两个,并沿滑轨的高度方向平行分布,且两个连接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加强结构设置在远离滑轨底板的连接板上。
[0015]基于上述加强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在所述汽车上安装有所述用于滑动中空调的加强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技术由滑轨部、滑轨连接部以及一些集成支架组成。为了增加强度在连接部增加加强结构的特征。此外可根据需要在本加强件上集成一些支架满足安装的需求如一些车型的转向支撑需在中央通道处增加左右安装点等。本加强件与传统的固定滑轨加中央通道加强件相比,取消了冗余设计,主要是利用了滑轨的X向的传力路径取代了传统中央通道加强件。这使得本加强件从材料成本和重量都有明显的优势。在工艺方面,省去了传统中央通道焊接工序,使得工艺更加简洁且成本更低。在尺寸精度方面,集成度更高,累计误差更低,精度更能得到保证。在布置方面,节省了加强件的Z向空间,使得滑动中控的布置方式及空间大小开发更为灵活。以上优势,使得成本更低且工艺更加简便的本加强件在滑动中控市场运用普及中拥有更普遍的运用场景。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
技术介绍
中传统滑动中控车身匹配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与车身匹配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的A

A剖视图;
[0022]图中,1加强件,2前地板,3滑轨部,301底板,302侧板,4连接部,401连接板,402加强结构,5安装孔,6集成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2

图4
[0024]实施例:
[0025]一种可滑动中控台的安装结构,包括车身前地板2和中控台,还包括加强件1,所述加强件1安装在车身的前地板2上,其包括用于滑动安装中控台的滑轨部3,所述滑轨部3的长度方向沿车身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中控台滑动配合安装在该滑轨部3上;在所述滑轨部3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连接部4,所述滑轨部3与连接部4一体成型;在所述滑轨部3或连接部4上设有若干集成支架6。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为双滑轨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单滑轨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轨部3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滑轨,并两条滑轨通过所述连接部4连接。所述滑轨包括底板301和侧板302,其断面整体呈U形。在所述滑轨的底板301上或连接部4上开设有安装孔5,用于与车身的前地板2连接。所述集成支架6安装在滑轨远离连接部4的侧板302上。
[0026]所述连接部4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板401,所述连接板401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
个滑轨的侧板302或底板301连接。在所述连接板401上设有加强结构402。所述加强结构402包括由连接板401弯折形成的断面呈矩形的凸筋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连接部4为双层结构的连接板401,也可以采用单层或多层结构,根据具体强度需求设置。所述连接板401为两个,并沿滑轨的高度方向平行分布,且两个连接板401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加强结构402设置在远离滑轨底板301的连接板401上。
[0027]更为具体的,参见图2和图4,本技术可滑动中控的安装结构通过与车身匹配安装孔5直接与前地板2进行匹配安装,相比传统的中央通道加强件焊接在前地板2上,传统固定滑轨再与之匹配而言,在精度及可靠性上有明显的提升。此外,由于传统的中央通道加强件的存在使得滑动中控的Z向调节空间更小。
[0028]本技术可滑动中控的安装结构的滑轨部3拥有两个滑轨,通过连接部4的连接板401形成一体,这使得单体的精度也更容易的到保证。考虑到一定强度需求,本实施例的连接部4使用了双层连接板401结构,且在上层连接板401增加了加强结构402特征。在实际的项目开发过程中,可根据车型的重量和性能指标进行匹配,使用单层或者更加复杂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意在说明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滑动中控台的安装结构,包括车身前地板和中控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1)安装在车身的前地板(2)上,其包括用于滑动安装中控台的滑轨部(3),所述滑轨部(3)的长度方向与车身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中控台滑动配合安装在该滑轨部上;在所述滑轨部(3)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连接部(4),所述滑轨部(3)与连接部(4)一体成型;在所述滑轨部(3)或连接部(4)上设有若干集成支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滑动中控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部(3)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滑轨,并两条滑轨通过所述连接部(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滑动中控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包括底板(301)和侧板(302),其断面整体呈U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滑动中控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轨的底板(301)上开设有安装孔(5),用于与车身的前地板(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滑动中控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华王珂陈强江彬伍习敏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