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619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煮面装置,能够以更短的时间来高效地进行装置的启动,并且难以引起沉淀物向烹煮槽的粘附。煮面装置包括煮面单元以及对所述煮面单元供给经加热的水的供热水机构。所述煮面单元包含:烹煮槽,贮存水,将面煮熟;供热水管,将经加热的水供给至所述烹煮槽;以及排出管,将水从所述烹煮槽予以排出并送往所述供热水机构。所述供热水机构包含:热交换器,将水加热至所期望的温度;以及循环泵,将水压送至所述热交换器。所述供热水机构构成为,在烹煮所述面时,在所述烹煮槽与所述供热水机构之间始终进行水的循环。之间始终进行水的循环。之间始终进行水的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煮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煮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煮面装置包括贮存被加热至规定温度的水的烹煮槽(boiling tank),将被投入烹煮槽内的面煮熟。当对烹煮槽内的水进行加热时,已知有各种方法。
[0003]日本专利实公昭62

032485号公报所公开的煮面装置中,是通过设置在烹煮槽下方的燃气灶(gas burner)来对烹煮槽内的水进行加热。日本专利特公昭57

009339号公报所公开的煮面装置中,是通过设在烹煮槽内的电加热器来对烹煮槽内的水进行加热。日本专利第6433104号公报所公开的煮面装置中,是对烹煮槽内的水供给蒸气来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5]以往装置中,在烹煮槽内贮存常温的水之后,进行所述水的加热。因此,在装置的启动时,必须经过供水与加热这两个阶段,相对较耗费时间。而且,加热时的损耗相对较大,产生了能量上的损失。
[0006]而且,在煮面时,从面中溶出的淀粉质等的沉淀物会堆积在烹煮槽中。若所述沉淀物长时间堆积,则会附着于烹煮槽的底面或壁面,可能对面的品质造成影响,而且清洁的工夫变大。为了防止沉淀物的堆积,考虑增加对烹煮槽供给的水的量而增加水的循环量,但会导致水温的下降,因此供水量的增加存在限度。
[0007]本专利技术是有鉴于此种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煮面装置,能够以更短的时间来高效地进行装置的启动,并且难以引起沉淀物向烹煮槽的粘附。
[0008][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煮面装置,包括:煮面单元;以及供热水机构,对所述煮面单元供给经加热的水,所述煮面单元包含:烹煮槽,贮存所述水,将面煮熟;供热水管,将经加热的所述水供给至所述烹煮槽;以及排出管,将所述水从所述烹煮槽予以排出并送往所述供热水机构,所述供热水机构包含:热交换器,具有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所述第一路径具有供给蒸气的第一入口与排出所述蒸气的第一出口,所述第二路径具有供给所述水的第二入口与排出所述水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供给所述蒸气的蒸气供给源连接,所述第二入口与供给净水的净水供给源以及所述排出管连接,所述第二出口连接于所述供热水管,在所述第二路径中流通的所述水通过在所述第一路径中流通的所述蒸气来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至所期望的温度;以及循环泵,设在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排出管之间,将所述水压送至所述第二入口,且所述供热水机构构成为,在烹煮所述面时,在所述烹煮槽与所述供热水机构之间始终进行所述水的循环。
[0010][专利技术的效果][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煮面装置中,将预先经热交换器加热的水供给至烹煮槽。向烹煮槽的
供水与水的加热是平行地进行,因此能够以更短的时间且能量效率更好地进行装置的启动。而且,在烹煮面的期间,也能够对烹煮槽供给水而极力不引起烹煮槽的水温下降,因此能够构成为,在烹煮面时,在烹煮槽与供热水机构之间始终进行水的循环。甚而,能够防止沉淀物粘附于烹煮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煮面单元的概略结构图。
[0013]图2是烹煮槽周边的剖面图。
[0014]图3是供热水机构的电路图。
[0015]图4是热交换器的概略结构图。
[0016]图5表示开始热水的循环之前的启动工序时的流路。
[0017]图6表示开始热水的循环之后的启动工序时的流路。
[0018]图7表示煮面工序时的流路。
[0019]图8表示配管清洗工序时的流路。
[0020]图9表示槽清洗工序时的流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说明的各种变形例能够分别任意地组合而实施。
[0022]本实施方式的煮面装置包括:煮面单元1A,煮熟面;供热水机构1B,对煮面单元1A供给经加热的水;以及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煮面单元1A以及供热水机构1B。另外,本说明书中的面一般是指将食用粉与水等一同搅拌而成形的食品,包含乌冬、荞麦、挂面、冷面、中式面、面食类、米线、粉丝。即,本说明书中的面也包含将小麦粉以外的食用粉作为主原料者。而且,本说明书中,将由供热水机构1B加热至规定温度的水特别称作热水,将加热前的清洁的水、更具体而言为常温的自来水称作净水。而且,本说明书中,将水蒸气简称作蒸气。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煮面单元1A包含烹煮槽11、移送装置12、供热水管13、排出管15、溢出口16、排水供给管17以及水位计18。
[0024]在烹煮槽11中贮存热水,将投入热水内的面煮熟。本实施方式的煮面单元1A为所谓的连续式,一边通过移送装置12来移送规定量的面,一边通过烹煮槽11的热水内。具体而言,移送装置12具有链条121、链轮(sprocket)122、料斗(bucket)123以及未图示的供排装置,收容在料斗123内的面通过链条121以及链轮122而在烹煮槽11内受到引导,随后从料斗123予以排出。另外,煮面单元1A也可为一次煮熟大量的面的所谓的批量式。
[0025]供热水管13是对烹煮槽11供给热水的一个以上的配管。本实施方式中,供热水管具有主供热水管131、松解喷流管132与槽底喷流管133。主供热水管131具有被设在烹煮槽11的上部或上方的开口,成为从供热水机构1B供给的热水的主要的供给口。松解喷流管132以及槽底喷流管133构成为,可将从供热水机构1B供给的热水喷射为喷流,例如是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孔的导管(pipe)。根据需要,也可对导管的孔设置喷头(shower nozzle)。松解喷流管132对烹煮槽11的面喷射喷流以将面松解开。在连续式的煮面单元1A中,以喷流对准面的移送路径的方式而将松解喷流管132设于烹煮槽11内。槽底喷流管133被设在烹煮槽11的
下部,沿着烹煮槽11的底面来喷射喷流。由此,能够防止在煮面时产生的沉淀物堆积并粘附于烹煮槽11的底面。
[0026]在松解喷流管132以及槽底喷流管133的入口侧,分别设有开闭阀141、开闭阀142。根据需要,既可使用主供热水管131、松解喷流管132以及槽底喷流管133的全部来对烹煮槽11供给热水,也可仅从主供热水管131对烹煮槽11供给热水。
[0027]排出管15具有设在烹煮槽11下部的开口,从烹煮槽11排出热水而送往供热水机构1B。从排出管15排出的热水经供热水机构1B再加热并再次返回烹煮槽11。
[0028]烹煮槽11构成为保持规定的水位,从烹煮槽11超过规定的水位而溢出的热水从溢出口16排出至装置外。在煮面过程中,优选的是,对烹煮槽11的热水供给量比来自烹煮槽11的热水的排出量以及蒸发量多。换言之,优选的是,始终一边经由溢出口16而将烹煮槽11内的热水一点一点地排出至装置外,一边进行煮面。这样,能够将烹煮槽11内的沉淀物排出至装置外,并且热水的盐分浓度等也能够保持为均匀。
[0029]排水供给管17具有设在烹煮槽11内部的开口,将在供热水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煮面装置,包括:煮面单元;以及供热水机构,对所述煮面单元供给经加热的水,所述煮面单元包含:烹煮槽,贮存所述水,将面煮熟;供热水管,将经加热的所述水供给至所述烹煮槽;以及排出管,将所述水从所述烹煮槽予以排出并送往所述供热水机构,所述供热水机构包含:热交换器,具有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所述第一路径具有供给蒸气的第一入口与排出所述蒸气的第一出口,所述第二路径具有供给所述水的第二入口与排出所述水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供给所述蒸气的蒸气供给源连接,所述第二入口与供给净水的净水供给源以及所述排出管连接,所述第二出口连接于所述供热水管,在所述第二路径中流通的所述水通过在所述第一路径中流通的所述蒸气来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至所期望的温度;以及循环泵,设在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排出管之间,将所述水压送至所述第二入口,且所述供热水机构构成为,在烹煮所述面时,在所述烹煮槽与所述供热水机构之间始终进行所述水的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面装置,其中所述供热水机构构成为,在烹煮所述面时,以将进行煮面时所需的每一分钟的以kcal为单位的热量除以由所述热交换器带来的以℃为单位的温度上升量所得的值以上的以L/min为单位的水量,在所述烹煮槽与所述供热水机构之间进行所述水的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野久彦谷口正人村本和健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沙迪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