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适用于乳腺超声造影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280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适用于乳腺超声造影剂及其应用,具体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乳腺超声造影的氟碳脂质纳米微气泡,所述的氟碳脂质纳米微气泡包括脂质纳米微泡、和存在于脂质纳米微泡内的全氟化碳气体,所述的脂质纳米微泡的脂质壳含有以下组分:合成磷脂、合成磷脂聚乙二醇衍生物。磷脂聚乙二醇衍生物。磷脂聚乙二醇衍生物。

A new type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for breast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适用于乳腺超声造影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适用于乳腺超声造影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乳腺是女性的重要内分泌器官,其个体差异大,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和在月经周期中也有不同的变化。现今乳腺疾病已成为危害全球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女性身体、心理和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我国,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女性首发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居于恶性肿瘤第二位。近年来由于乳腺常规筛查项目的开展,进展期乳腺癌的数量从30%降至15%

20%,死亡率也降至21%

45%。乳腺钼靶摄影、常规超声成为评估乳腺肿瘤的主要手段,但其缺点是乳腺钼靶对边界不清晰的肿瘤以及致密性乳腺显示困难,常规超声对以微小钙化为主而无明显肿块的乳腺癌容易漏诊,而且只能显示直径大于100μm的血管,对速度量程小于3~5cm/s的低速血流及微血管显示困难。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检查方法,能够在手术前及各种治疗前后活体状态下评估肿瘤微血管的生成及预后。
[0003]随着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超声造影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人们希望通过此项技术弥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肿瘤新生血管方面的不足,使超声检查技术从单纯的形态学诊断向功能学的方向发展。超声造影使用的第一代造影剂是包裹空气的造影剂,因其增强效果微弱、持续时间短,诊断价值不大,相比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并没有更多的优势。随后,由于高分辨率超声仪器的不断发展,第二、三代超声造影剂的研发,超声造影软件的更新换代,尤其是第三代超声造影剂出现,使从微循环水平研究肿瘤的新生血管成为可能。但是目前市售造影剂主要针对深位脏器如肝脏显影效果较好,对于表浅器官造影检查,因为需要应用高频探头,应用市售造影剂显像效果及造影剂持续时间不佳。这可能因为高频探头和低频率造影剂微泡的共振频率不一样所致。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一种更适用于表浅器官如乳腺、甲状腺的造影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乳腺疾病诊断的超声造影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乳腺超声造影的氟碳脂质纳米微气泡,所述的氟碳脂质纳米微气泡包括脂质纳米微泡、和存在于脂质纳米微泡内的全氟化碳气体,所述的脂质纳米微泡的脂质壳含有以下组分:合成磷脂、合成磷脂聚乙二醇衍生物。
[000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氟碳脂质纳米微气泡的平均粒径为0.4

2.0μm。
[0008]作为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氟碳脂质纳米微气泡的平均粒径为0.4

0.7μm。
[0009]术语“粒径”与“平均粒径”具有不同的含义。术语“粒径”指的是单个颗粒的几何学
球形直径而并非平均值,当为范围时,指同一物料中的该种颗粒的粒径均落在该范围内;同时本专利技术允许一定的误差,即当占总数量不到5%的颗粒粒径不在要求的范围内时也视为满足要求。术语“平均粒径”指的是一个体系中所有颗粒的粒径的平均值。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全氟化碳气体包括但不限于全氟甲烷、全氟乙烷、全氟丙烷、全氟丁烷、全氟戊烷、全氟环丁烷。
[00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全氟化碳气体为全氟丙烷。
[00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合成磷脂与合成磷脂聚乙二醇衍生物的质量比为1:10

10:1。
[0013]作为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合成磷脂与合成磷脂聚乙二醇衍生物的质量比为5:3

5:2。
[001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合成磷脂包括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DPPG)、二棕榈酰磷脂酸(DPPA)、和/或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DPPE)。
[0015]作为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合成磷脂为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
[001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合成磷脂聚乙二醇衍生物包括聚乙二醇2000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酰胺(DSPE

PEG2000),聚乙二醇2000

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DPPE

PEG2000),聚乙二醇5000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酰胺(DSPE

PEG5000),和/或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酰胺(DSPE

MPEG2000)。
[0017]作为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合成磷脂聚乙二醇衍生物为聚乙二醇2000

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
[0018]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氟碳脂质纳米微气泡在制备用于检测乳腺疾病的超声造影剂中的应用。
[001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乳腺疾病包括先天性乳腺疾病、外伤性乳腺疾病、功能性乳腺疾病、炎症性乳腺疾病、乳腺肿瘤。
[002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乳腺肿瘤包括乳腺良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
[0021]作为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乳腺肿瘤为乳腺恶性肿瘤。
[0022]术语“乳腺恶性肿瘤”即乳腺癌,涉及一种癌症类型,其来源于乳腺组织,最常见地来源于乳腺导管或乳腺小叶。来源于乳腺导管的癌症被称为导管癌,而来源于乳腺小叶的被称为小叶癌。乳腺癌偶尔作为转移性疾病存在。转移的常见部位包括骨、肝、肺和脑。乳腺癌发生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中。尽管绝大多数人病例发生在女性中,但是也可发生男性乳腺癌。
[0023]如本文所用,乳腺癌可以处于乳腺癌的任何阶段,包括癌前阶段、早期癌症、非转移性癌症、转移前癌症、局部晚期癌症和转移性癌症的阶段。存在几种类型的乳腺癌。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乳腺癌包括但不限于导管原位癌(DCIS)、小叶原位癌(LCIS)、浸润性小叶癌(ILC)、浸润性导管癌(IDC)、微侵袭性乳腺癌(MIC)、炎性乳腺癌、ER阳性(ER+)乳腺癌、ER阴性(ER

)乳腺癌、HER2+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TNBC)、腺样囊性(腺囊性)癌、乳腺Paget

s病、乳腺血管肉瘤、低级腺鳞癌、髓样癌、粘液(或胶样)癌、乳头状癌、小管癌、化生性癌或微乳头状癌。单个乳腺癌肿瘤可以是这些类型的组合,或是侵袭性癌和原位癌的混合。
[0024]本说明书中所用术语“超声造影剂”指的是一种物质(固体、液体或气体),其能够
增强含造影剂的区域与周围组织之间在超声图像中的对比度。目前,商用超声造影剂为血池造影剂,为微气泡,其直径约1

8μm。在施加治疗超声束时所述微泡振荡和振动,并且可反射超声波。超声造影剂通常被静脉注射到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的血流中,且在其中保留有限的时间段。...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乳腺超声造影的氟碳脂质纳米微气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碳脂质纳米微气泡包括脂质纳米微泡、和存在于脂质纳米微泡内的全氟化碳气体,所述的脂质纳米微泡的脂质壳含有以下组分:合成磷脂、合成磷脂聚乙二醇衍生物,优选的,所述的氟碳脂质纳米微气泡的平均粒径为0.4

2.0μm,优选为0.4

0.7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碳脂质纳米微气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氟化碳气体包括全氟甲烷、全氟乙烷、全氟丙烷、全氟丁烷、全氟戊烷、全氟环丁烷,优选的,所述的全氟化碳气体为全氟丙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碳脂质纳米微气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磷脂与合成磷脂聚乙二醇衍生物的质量比为1:10

10:1,优选为5:3

5: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碳脂质纳米微气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磷脂包括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二棕榈酰磷脂酸、和/或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优选的,所述的合成磷脂为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碳脂质纳米微气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磷脂聚乙二醇衍生物包括聚乙二醇2000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酰胺,聚乙二醇2000

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5000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酰胺,和/或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酰胺,优选的,所述的合成磷脂聚乙二醇衍生物为聚乙二醇2000

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氟碳脂质纳米微气泡在制备用于检测乳腺疾病的超声造影剂中的应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腺疾病包括先天性乳腺疾病、外伤性乳腺疾病、功能性乳腺疾病、炎症性乳腺疾病、乳腺肿瘤,优选的,所述的乳腺疾病为乳腺肿瘤,优选的,所述的乳腺肿瘤包括乳腺良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优选的,所述的乳腺肿瘤为乳腺恶性肿瘤,优选的,所述的乳腺恶性肿瘤包括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炎性乳腺癌、乳腺Paget

s病、乳腺血管肉瘤。8.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王岳恒向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