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腹海马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7991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水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膨腹海马的养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养殖方法通过选择驯化后的健康海马个体作为稳定亲本繁育子海马,提高养殖海马环境适应能力,根据繁育子海马不同规格控制合理养殖密度,通过人工延长光周期、简化饵料投喂方法、强化饵料营养、及时清理粪便等操作,降低了养殖环境水质污染和病害发病几率,海马的病害发病率一般低于5%,从而提高成活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由实施例可知,经过上述养殖方法养殖90天膨腹海马,能够显著提高其幼苗期、半成体期及成体期个体存活率。个体存活率。

A breeding method of bulging hippocamp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膨腹海马的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膨腹海马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鱼类人工养殖技术在渔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保护动物,海马的人工养殖技术的发展对于物种的延续尤为重要。目前海马养殖技术涉及三斑海马、日本海马和线纹海马等。近年来相关技术人员研究了野生海马的驯化养殖方法、美国线纹海马幼苗的大池仿真养殖方法、大海马种苗人工培育及养殖方法、线纹海马和日本海马的生态养殖方法、海马幼体的高效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产胶红藻与海马生态养殖方法、大规模灰海马低质苗、利用养殖背景和光照的灰海马低质苗、基于生物絮团原理的大规模灰海马、高温季节大规模灰海马、池塘大规模灰海马、大规模灰海马低质苗、提高灰海马硒含量和促进停产灰海马雄性亲鱼复产的养殖方法、黄金海马的亲本养殖及膨腹海马的苗种繁育和家系选育方法,但是现阶段相关技术人员对于膨腹海马的半成体海马和成体海马的养殖技术依然不够完善。
[0003]膨腹海马又名大腹海马,原产于太平洋西南部,大洋洲、新西兰附近海域,是所有已知海马属中最大的品种之一,栖息于深度可达100m的礁石区。目前膨腹海马的人工养殖逐渐开展,但是人工养殖技术尚不成熟,目前大多养殖技术涉及对象为三班海马、日本海马及灰海马(线纹海马),对膨腹海马的健康养殖技术尚不完善,而且由于不同地理环境条件和水质差异,人工养殖膨腹海马的技术与其他种海马有所差异,膨腹海马人工养殖面临低成活率和病害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膨腹海马的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养殖方法通过亲本驯化和优化养殖环境条件控制,重点解决膨腹海马人工养殖低存活率的技术问题,能够减少养殖海马病害发生率,同时,该养殖方法涵盖膨腹海马的完整生活史,限定了饵料来源,能够有效降低养殖成本,还能够简化养殖方法减轻劳动强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膨腹海马的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选择养殖场,限制养殖场用水的品质;
[0008](2)选择膨腹海马种鱼亲本;
[0009]所述膨腹海马种鱼亲本包括:选择状况良好的于海水中养殖的人工驯化亲本;所述海水的温度为17℃,所述养殖的时间≥2个月,所述养殖期间饲喂冷冻丰年虫;
[0010](3)膨腹海马种鱼亲本的繁育;
[0011]将经过步骤(2)饲养处理的膨腹海马种鱼雌雄亲本按1.5:1的数量比例置于繁育池中进行促熟繁育,待子海马产出后将子海马置于幼苗培育池进行培养;
[0012]所述繁育池中为自然过滤海水,所述自然过滤海水的温度为17℃~19℃;
[0013]所述促熟繁育期间投喂鲜活的丰年虫;
[0014](4)子海马的养殖密度:
[0015]当子海马为长度>1cm,≤2cm的幼苗时,养殖密度为800~1000尾/m3;
[0016]当子海马为长度>2cm,≤5cm的幼苗时,养殖密度为500~600尾/m3;
[0017]当子海马为长度>5cm,≤9cm的幼龄海马时,养殖密度为300~500尾/m3;
[0018]当子海马为长度>9cm,≤12cm的半成体海马时,养殖密度为200~300尾/m3;
[0019]当子海马为>12cm的成体海马时,养殖密度为40~50尾/m3;
[0020](5)子海马的饲喂;
[0021]子海马出生第0~7天投喂轮虫和初孵卤虫无节幼体;
[0022]子海马出生第7~15天投喂5日卤虫无节幼体;
[0023]子海马出生第16~30天投喂10日龄卤虫无节幼体;
[0024]子海马出生第31~60天投喂成体卤虫;
[0025]子海马出生≥61天投喂冰鲜糠虾和冷冻丰年虾;
[0026]按照培育水体体积计量,轮虫的投喂量为5个/mL,卤虫无节幼体的投喂量为3~5个/mL;
[0027]待海马体长1~8cm时每日投喂3~4次,待体长≥8cm时按海马体重的10%~50%投喂,每日投喂2次;
[0028](6)控制养殖环境的光照;
[0029]所述光照的强度为1000~5000lx,光照的周期为光照:黑暗=16h:8h;
[0030](7)控制养殖环境;
[0031]所述养殖场的水温为12℃~20℃,其中冬季水温≥12℃,夏季水温≤20℃;
[0032]所述养殖场用水的盐度为25

~32

,pH为7.8~8.3,微量充气,溶氧量≥为5mg/L,每个月倒池一次。
[0033](8)当水温>20℃时饵料投喂减半,每次投饵1.5~2小时后虹吸掉剩余残饵及粪便;保持光照、水温、盐度等环境稳定防止应激反应的发生,及时清理养殖池病害及死亡个体。
[0034]优选的,所述养殖场选择海流畅通无污染、交通运输便利的海域周边;养殖用水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的要求。
[0035]优选的,所述子海马出生第0~7天,每日补充新鲜海水不换水;
[0036]子海马出生第7~15天,每日新鲜海水的换水量为20%;
[0037]子海马出生第16~30天,每日鲜海水的换水量为50%~100%;
[0038]子海马出生第31~60天,使用新鲜海水常流水养殖;
[0039]子海马出生第61天后,使用新鲜海水常流水养殖。
[0040]优选的,中膨腹海马种鱼亲本在促熟繁育期间饲食的鲜活的丰年虫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1]所述培育水温约28℃,盐度为28~30,pH为8.0~8.4,光照强度约1000Lx,足量充气。
[0042]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子海马的饲喂中,认为子海马出生30天时,体长即可≥8cm;不同生长日龄的卤虫无节幼体的设置,是为了迎合不同时期子海马的适口饵料大小而设。
[0043]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轮虫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4]所述轮虫的培养密度为500个/mL,水温约28℃,盐度为28~30,pH为8.0~8.4,光照强度约1000Lx,足量充气;
[0045]所述轮虫在被饲喂前需进行轮虫营养强化处理,所述轮虫的强化剂为强化酵母,所述轮虫强化剂的用量以水体体积计为0.25g/L,所述轮虫营养强化的时间为12h。
[0046]优选的,中卤虫无节幼体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7]所述卤虫无节幼体的培养密度为150个/mL,水温约28℃,盐度为28~30,pH为8.0~8.4,光照强度约1000Lx,足量充气;
[0048]待卤虫的长度≥6mm时,即为成体卤虫;
[0049]所述卤虫无节幼体在被饲喂前需进行卤虫无节幼体营养强化处理,所述卤虫无节幼体的强化剂包括裂壶藻粉,所述卤虫无节幼体的强化剂的用量以水体体积计为的量为0.4g/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腹海马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养殖场,限制养殖场用水的品质;(2)选择膨腹海马种鱼亲本;所述膨腹海马种鱼亲本包括:选择状况良好的于海水中养殖的人工驯化亲本;所述海水的温度为17℃,所述养殖的时间≥2个月,所述养殖期间饲喂冷冻丰年虫;(3)膨腹海马种鱼亲本的繁育;将经过步骤(2)饲养处理的膨腹海马种鱼雌雄亲本按1.5:1的数量比例置于繁育池中进行促熟繁育,待子海马产出后将子海马置于幼苗培育池进行培养;所述繁育池中为自然过滤海水,所述自然过滤海水的温度为17℃~19℃;所述促熟繁育期间投喂鲜活的丰年虫;(4)子海马的养殖密度:当子海马为长度>1cm,≤2cm的幼苗时,养殖密度为800~1000尾/m3;当子海马为长度>2cm,≤5cm的幼苗时,养殖密度为500~600尾/m3;当子海马为长度>5cm,≤9cm的幼龄海马时,养殖密度为300~500尾/m3;当子海马为长度>9cm,≤12cm的半成体海马时,养殖密度为200~300尾/m3;当子海马为>12cm的成体海马时,养殖密度为40~50尾/m3;(5)子海马的饲喂;子海马出生第0~7天投喂轮虫和初孵卤虫无节幼体;子海马出生第7~15天投喂5日卤虫无节幼体;子海马出生第16~30天投喂10日龄卤虫无节幼体;子海马出生第31~60天投喂成体卤虫;子海马出生≥61天投喂冰鲜糠虾和冷冻丰年虾;按照培育水体体积计量,轮虫的投喂量为5个/mL,卤虫无节幼体的投喂量为3~5个/mL;待海马体长1~8cm时每日投喂3~4次,待体长≥8cm时按海马体重的10%~50%投喂,每日投喂2次;(6)控制养殖环境的光照;所述光照的强度为1000~5000lx,光照的周期为光照:黑暗=16h:8h;(7)控制养殖环境;所述养殖场的水温为12℃~20℃,其中冬季水温≥12℃,夏季水温≤20℃;所述养殖场用水的盐度为25

~32

,pH为7.8~8.3,微量充气,溶氧量≥为5mg/L,每个月倒池一次。(8)当水温>20℃时饵料投喂减半,每次投饵1.5~2小时后虹吸掉剩余残饵及粪便;保持光照、水温、盐度等环境稳定防止应激反应的发生,及时清理养殖池病害及死亡个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场选择海流畅通无污染、交通运输便利的海域周边;养殖用水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海水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暖蔡忠强王晓梅于涛李波郑言鑫任利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岛增殖实验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