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7933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包括悬挑机构以及设置在悬挑机构上的杠杆结构、压力传感器机构、悬挑机构、校验组件、接触网夹持;杠杆结构的两端连接接触网夹持和压力传感器机构,悬挑机构上悬空伸出杠杆结构,校验组件设在悬挑机构且可前后移动。杠杆结构设为棱形转轴杠杆:绝缘子连接杆依次轴承固定件、法兰横向撑杆和配重连接直法兰,绝缘子连接杆两侧连接绝缘子连接斜撑杆,绝缘子连接斜撑杆依次连接法兰横向撑杆、配重连接直法兰,形成附加对角线的四边形的棱形转轴杠杆,其以轴承固定件为旋转中心可绕转轴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维护和标定困难、绝缘子用量多、温度变化的干扰,其检测精度高。其检测精度高。其检测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车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的接触压力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车的行驶安全直接受到受电弓受流性能的影响,受电弓良好的受流性能要求受电弓和接触网之间需要合适的接触压力,当接触压力过大时,接触网向上移动过大,会造成接触网局部形变、甚至造成疲劳破坏;当接触压力过小时,会造成受电弓和接触网离线拉弧。因此机车在入库检修时,需要对机车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的接触压力进行检测。
[0003]目前常用的机车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接触压力的检测方法包括:(1)手工测量法:检测人员登到机车车顶用测力计进行手工测量。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多名操作人员合作配合,接触网需要局部断电,操作麻烦,费时费力,并且对检测人员的安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该种检测方法是静态的模拟检测,不是机车在线动态检测,不能反映受电弓和接触网的实际接触压力,因此,存在精度低、准确性差的缺点。(2)接触网夹子动态检测方法:受电弓和接触网下表面接触,接触网夹子夹在接触网上表面,检测机构从上面和接触网夹子相连。该方法虽然实现了动态检测,但是容易受到接触网预紧力干扰、温度变化干扰(冬夏温差大,接触网热胀冷缩导致预紧力发生变化)以及相邻的两弓之间的相互干扰,经过换算后误差较大,检测精度不高。(3)受电弓传感器检测方法:在每根受电弓上安装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的方法以实现动态实时检测,但是该方法中传感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可靠性降低、容易损坏且受到的干扰大,影响检测准确性;传感器距离高压接触网较近,对传感器的绝缘性能和抗干扰能力要求非常高,需要采用价格昂贵的传感器才能满足要求;每根受电弓上都需要加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和一个加速度传感器,数量巨大,总体成本非常之高。
[0004]市场上现有的接触式压力检测装置(如中国专利ZL201510495102X,一种弓网分离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其具有如下缺点:标定支架受空间限制,支架偏软标定不准确;维护不便;绝缘子用量太多;整体需要定制;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机车运行时实现实时动态检测,避免维护和标定困难、绝缘子用量多、温度变化的干扰,检测精度高的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包括悬挑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悬挑机构上的杠杆结构、压力传感器机构、悬挑机构、校验组件、接触网夹持;所述杠杆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接触网夹持和压力传感器机构,悬挑机构上悬空伸出所述杠杆结构,校验组件设置在悬挑机构且可前后移动进行校验;所述杠杆结构设为棱形转轴杠杆:绝缘子连接杆依次轴承固
定件、法兰横向撑杆和配重连接直法兰,绝缘子连接杆两侧连接绝缘子连接斜撑杆,绝缘子连接斜撑杆依次连接法兰横向撑杆、配重连接直法兰,从而形成附加对角线的四边形的棱形转轴杠杆;所述轴承固定件上穿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悬挑机构的外端两侧,棱形转轴杠杆以轴承固定件为旋转中心可绕所述转轴旋转。
[0008]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子连接杆与绝缘子连接斜撑杆上均套设有绝缘子。
[0009]进一步地,所述棱形转轴杠杆的后端,即绝缘子连接杆连接的配重连接直法兰的后端连接有配重杆,配重杆上安装配重。
[0010]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子连接杆通过绝缘子连接直法兰与高压弯头连接,高压弯头与所述接触网夹持接触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连接法兰、压力感应杆、压力感应器撑板、压力传感器保护壳和压力感应器挂板,其中,压力感应杆向下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感应杆向上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法兰连接,压力传感器连接法兰连接所述配重连接直法兰;压力传感器外设有压力传感器保护壳,压力传感器保护壳的底部设有压力感应器撑板;压力感应器挂板固定在所述悬挑机构的下方,且压力感应器挂板与压力感应器撑板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悬挑机构包括横向撑板以及位于横向撑板两侧的支撑板,横向撑板上留有腰型孔,可调节所述杠杆结构的伸出长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校验组件包括校验平台和校验机构,校验平台在所述悬挑机构上可前后滑动伸出;校验机构设置校验平台上且对所述压力传感器机构进行定期校验。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校验平台设为方管焊接件,校验平台的长轴上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上可通过螺栓固定限位。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接触网夹持设为左右两个组件合体并用螺丝连接夹紧,可调节左右两个组件之间的开口大小来锁紧下方的接触网。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本技术的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利用棱形转轴杠杆将受电弓施加在接触网夹持上的作用力传递至杠杆另一端的压力传感器部分,棱形转轴杠杆加对角线(四边形外加内部对角线的设计)形状更加稳定更加可靠,检测精度更高。
[0018](2)本技术的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中的绝缘子数目从五个减少至三个,从而减少绝缘子的用量,成本降低。
[0019](3)本技术的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中的标定支架(检验平台) 可推拉移动,即校验平台可在横向撑板右和横向撑板左上前后滑动,不受空间限制。而且校验平台长轴上开有限位孔位用于限位,校验时平台推到与接触网同一竖直平面,限位孔上穿过长螺栓使其固定,从而进行更精准的校验。
[0020](4)本技术的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利用接触网夹持使受电弓下移与接触网分离,在受电弓沿接触网夹持下表面滑动时,利用杠杆原理将受电弓施加在接触网夹持上的作用力传递至杠杆装置另一端的压力传感器部分,从而得到受电弓实际动态压力值,由于检测过程中,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分离,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的俯视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接触网夹持示意图1;
[0025]图5是接触网夹持示意图2;
[0026]图中各标号表示:1、牛角上方横向撑板;2、横向撑板右;3、横向撑板左; 5、压力传感器连接法兰;6、法兰横向撑杆;7、绝缘子连接直法兰;8、高压弯头;9、绝缘子连接斜法兰;12、压力感应器挂板;13、压力感应器撑板;14、转轴;17、上部斜法兰;18、接触网滑块连接法兰;19、配重杆;20、压力感应器保护壳;21、压力感应杆;22、轴套;25、校验平台;26、配重;27、绝缘子; 28、绝缘子连接撑杆;29、绝缘子连接斜撑杆;30、配重连接直法兰;31、电路板保护壳;32、电路板保护壳安装底板;33、接触网夹持;34、受电弓。
具体实施方式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悬挑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悬挑机构上的杠杆结构、压力传感器机构、悬挑机构、校验组件、接触网夹持;所述杠杆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接触网夹持和压力传感器机构,悬挑机构上悬空伸出所述杠杆结构,校验组件设置在悬挑机构且可前后移动进行校验;所述杠杆结构设为棱形转轴杠杆:绝缘子连接杆依次轴承固定件、法兰横向撑杆和配重连接直法兰,绝缘子连接杆两侧连接绝缘子连接斜撑杆,绝缘子连接斜撑杆依次连接法兰横向撑杆、配重连接直法兰,从而形成附加对角线的四边形的棱形转轴杠杆;所述轴承固定件上穿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悬挑机构的外端两侧,棱形转轴杠杆以轴承固定件为旋转中心可绕所述转轴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连接杆与绝缘子连接斜撑杆上均套设有绝缘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形转轴杠杆的后端,即绝缘子连接杆连接的配重连接直法兰的后端连接有配重杆,配重杆上安装配重。4.如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连接杆通过绝缘子连接直法兰与高压弯头连接,高压弯头与所述接触网夹持接触连接。5.如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接触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其昌梅劲松戚苏徽张兆贵吴松野魏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拓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